一种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94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根据正常运行时段汇集的FTU信息,对接入DG后的配电网生成拓扑图;确定电流的正方向,并对故障电流进行编码;根据拓扑图,构造馈线与节点间的开关函数和评价函数;根据FTU上传的故障电流信息,对馈线区段信息进行编码,形成算法中的寻优粒子,基于综合反向学习法和混沌映射法的万有引力算法进行故障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配电网发生单点故障、多点故障和伴有部分开关信息畸变的情况下,均能够得到准确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配电网引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后,直接影响到了系统的负荷增长模式,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波动。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由于DG的并入,配电网结构变得复杂,故障的定位也产生一定困难。针对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方法可以分为测距类和定位类两大类。测距类有阻抗法、行波法等,定位类有矩阵法、人工智能法等。其中,人工智能法具有较高的容错率,能够很好的解决FTU上传信息畸变等问题进而完善配电网SCADA系统。当前已有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主要有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存在寻优过程中处理的数据较多,快速性差等缺点;遗传算法也存在着早熟收敛、计算量大从而导致定位速度慢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根据正常运行时段汇集的FTU信息,对接入DG后的配电网生成拓扑图;/n步骤2:确定电流的正方向,并对故障电流进行编码;/n步骤3:根据拓扑图,构造馈线与节点间的开关函数和评价函数;/n步骤4:根据FTU上传的故障电流信息,对馈线区段信息进行编码,形成算法中的寻优粒子,基于综合反向学习法和混沌映射法的万有引力算法进行故障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正常运行时段汇集的FTU信息,对接入DG后的配电网生成拓扑图;
步骤2:确定电流的正方向,并对故障电流进行编码;
步骤3:根据拓扑图,构造馈线与节点间的开关函数和评价函数;
步骤4:根据FTU上传的故障电流信息,对馈线区段信息进行编码,形成算法中的寻优粒子,基于综合反向学习法和混沌映射法的万有引力算法进行故障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规定从母线流向短路点的故障电流方向为正方向,那么部分分段开关上流过相反方向的短路电流,记为负方向故障电流,用“-1”表示,相应的,流过正方向过电流用“1”表示,无过电流用“0”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含DG配电网的结构特点,以网络中某一开关节点j为分断点,将配电网分成上半区与下半区,其中包含系统电源的部分称为该开关的上半区,其余部分称为该开关的下半区,节点j上的FTU检测到的电流故障信号为正时显示1,为负时显示-1,没有则显示0,得到开关函数为:



式子中:是第j个分段开关的开关函数,K1代表j号开关上游DG接入配电网的馈状态,K2代表j号开关下游DG接入配电网的馈状态,若是并网运行时则取“1”,否则取“0”;ΠT1表示j号开关到上游电源K1所有馈线状态的或运算,ΠT2表示j号开关到下游电源K2所有馈线状态的或运算;ΠTj(l)表示j号开关下游所有馈线状态的或运算,ΠTj(m)表示j号开关上游所有馈线状态的或运算,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值为1,正常运行值为0;M、L分别为第j号开关上、下半区的馈线区段总数;
评价函数为:



式子中:N为配电网中的开关总数;M为配电网馈线个数;Ij为配电网中馈线的故障电流编码;为各开关期望的状态值;ω为修正系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本文中ω取值为0.8;xb(j)为第b个粒子在第j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含DG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利用开关函数将馈线区段信息转换成对应的故障电流信息,再利用评价函数评价各粒子的位置优劣程度,在多次迭代中找到粒子的全局最优位置,即找到故障发生区段,具体步骤为:
步骤4.1、设定算法具体参数,包括:种群规模N、混沌映射参数a、空间维度D及迭代次数T,其中空间维度D就是FTU的个数;
步骤4.2、进行反向学习初始化;
采用加入扰动因子的反向映射规则公式为:
xi=ai+bi-randγxi
式中,randγ作为扰动因子加入,是在(0,1)之间的随机数;
步骤4.3、计算个体的惯性质量;
惯性质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Mi(t)为第i个粒子的惯性质量;mi(t)表示t时刻,第i个粒子在某一维的惯性质量;fiti(t)表示t时刻,粒子i的适应度值;Low(t)为适应度最小值;High(t)为适应度最大值;
步骤4.4、计算个体的合力;
t时刻第i个粒子受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富辉周立赏高知林谢鑫秦华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