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90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样开口;样本承载板,用于承载微流控试剂卡;进样机构,与样本承载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样本承载板经进样开口伸出到壳体外的进样工位或者驱动样本承载板经进样开口缩回壳体内的检测工位;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向位于检测工位的微流控试剂卡发出光线照射到微流控试剂卡后获取检测图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自动实现微流控试剂卡的进样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米量级的结构中处理微量(10-9L-10-18L)样本的反应体系,目前广泛应用于细胞筛选、免疫检测、细胞检测分析等;传统的微流控芯片是以微管道网络微结构特征,通过微加工技术将微管道、微泵、微阀、微储液器加工在微流控试剂卡上。目前对于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在进行样本检测时,是用户将微流控试剂卡插在壳体内的检测工位处,操作极其不便,且容易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能够自动实现微流控试剂卡的进样和检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样开口;样本承载板,用于承载微流控试剂卡;进样机构,与样本承载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样本承载板经进样开口伸出到壳体外的进样工位或者驱动样本承载板经进样开口缩回壳体内的检测工位;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向位于检测工位的微流控试剂卡发出光线照射到微流控试剂卡后获取检测图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样开口;样本承载板,用于承载微流控试剂卡;进样机构,与样本承载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样本承载板经进样开口伸出到壳体外的进样工位或者驱动样本承载板经进样开口缩回壳体内的检测工位;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向位于检测工位的微流控试剂卡发出光线照射到微流控试剂卡后获取检测图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自动实现微流控试剂卡的进样和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从第一侧壳所在一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和装置从后壳所在一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进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的电连接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从第一侧壳所在一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微流控样本分析和装置从后壳所在一侧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可包括:壳体10、样本承载板11、进样机构12、光学检测装置13、主控电路板14、显示屏15、夹持件16、电源模块17以及开关模块18。壳体10上开设有进样开口a。可选地,壳体10包括底壳101、顶壳102、前壳103、后壳104、第一侧壳105以及第二侧壳106。例如,第一侧壳105为从前壳一侧观看时的左侧壳,第二侧壳106为从前壳一侧观看时的右侧壳。底壳101、顶壳102、前壳103、后壳104、第一侧壳105以及第二侧壳106共同围成容置空间。顶壳102与底壳101相对设置,前壳103与后壳104相对设置,第一侧壳105与第二侧壳106相对设置,进样开口a设置于前壳10上。可选地,前壳103包括靠近顶壳102的第一子部103a和靠近底壳101的第二子部103b,进样开口a设置于第二子部103b上。显示屏15设置于第一子部103a上,第一子部103a靠近顶壳102的一端倾向后壳104。顶壳102的内表面与第一子部103形成的角度为钝角。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便于用户对显示屏的观看。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壳103的第二子部103b、后壳104、第一侧壳105、第二侧壳106均可以为垂直于底壳101设置。请结合以上各图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前壳203的第二子部203b可以相对于底壳101倾斜设置,第二子部203b靠近底壳101的一端倾向后壳104。第一子部203a在底壳10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进样开口a在底壳10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底壳101与第二子部203b形成的角度α为钝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进样开口a不直接向上暴露,避免灰尘经进样开口a到达壳体10内部造成污染。样本承载板11用于承载微流控试剂卡b。进样机构12与样本承载板11连接,且用于驱动样本承载板11经进样开口a伸出到壳体10外的进样工位或者驱动样本承载板11经进样开口a缩回壳体10内的检测工位。可选地,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盖体(图未示),盖体与壳体10通过弹性件弹性铰接。具体可以是盖体通过弹簧与前壳103内侧连接,盖体在样本承载板11在检测工位时在弹性件(例如,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盖进样开口a,进样机构12用于驱动样本承载板11克服弹力并顶开盖体以经进样开口a伸出到壳体10外。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进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进样机构12包括支撑柱31、固定板32、导向件33、滑动件34以及动力组件35。支撑柱31支撑于固定板32和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的底壳101之间。可选地,支撑柱31的数量可以四个,四个支撑柱31分别支撑于固定板32的四个角落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31的数量和支撑位置还可以为其他,例如两个或者和三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导向件3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2上,且导向件32与固定板32的板面具有一定间距。可选地,导向件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件33并排且间隔设置,导向件33平行于固定板12设置。导向件33的两端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样开口;/n样本承载板,用于承载微流控试剂卡;/n进样机构,与所述样本承载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样本承载板经所述进样开口伸出到所述壳体外的进样工位或者驱动所述样本承载板经所述进样开口缩回所述壳体内的检测工位;/n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向位于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微流控试剂卡发出光线照射到所述微流控试剂卡后获取检测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样开口;
样本承载板,用于承载微流控试剂卡;
进样机构,与所述样本承载板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样本承载板经所述进样开口伸出到所述壳体外的进样工位或者驱动所述样本承载板经所述进样开口缩回所述壳体内的检测工位;
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向位于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微流控试剂卡发出光线照射到所述微流控试剂卡后获取检测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从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接收所述检测图像并根据所述检测图像获取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顶壳、前壳、后壳、第一侧壳以及第二侧壳,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相对设置,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壳与所述第二侧壳相对设置,所述进样开口设置于所述前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顶壳上,且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的发出所述光线的出光面和获取所述检测图像的入光面均朝向所述检测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样本分析装置进一步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通过弹性件弹性铰接,所述盖体在所述样本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工位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封盖所述进样开口,所述进样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样本承载板克服所述弹力并顶开所述盖体以经所述进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龙陆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