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由若干扁管、连接于扁管之间的翅片以及连接于扁管两端的两根集流管组成。微通道流换热器由于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较普通铜管翅片式换热器更具有优势,已作为单冷机冷凝器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上。然而,当这种结构的换热器作为冷暖机冷凝器使用时会出现以下问题: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由于受重力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气液分层现象,气态制冷剂易于向集流管的上部空间集聚,液态制冷剂向集流管的下部空间堆积,集流管内的制冷剂呈气液分层现象会导致进入到各扁平管内的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匀,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能够使得制冷剂流量分配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和集气管,集流管和集气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扁管,换热扁管的第一端与集流管连通,换热扁管的第二端与集气管连通,集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1)和集气管(2),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集气管(2)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扁管(3),所述换热扁管(3)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流管(1)连通,所述换热扁管(3)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气管(2)连通,所述集流管(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片(4),所述隔片(4)将所述集流管(1)分隔为至少两个分流管(5),每个分流管(5)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集液支管(6),所述集气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集气支管(7),所述分流管(5)与所述集气支管(7)一一对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1)和集气管(2),所述集流管(1)和所述集气管(2)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扁管(3),所述换热扁管(3)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流管(1)连通,所述换热扁管(3)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气管(2)连通,所述集流管(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片(4),所述隔片(4)将所述集流管(1)分隔为至少两个分流管(5),每个分流管(5)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集液支管(6),所述集气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集气支管(7),所述分流管(5)与所述集气支管(7)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竖向设置,沿着由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分流管(5)连通的所述换热扁管(3)的数量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竖向设置,所述集液支管(6)包括连通孔(8)和喷射孔(9),所述喷射孔(9)位于所述分流管(5)内,所述喷射孔(9)的孔口朝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支管(6)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分流管(5)设置有螺纹孔(10),所述集液支管(6)通过所述外螺纹(11)螺接在螺纹孔(10)上;或,所述集液支管(6)焊接固定在所述分流管(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支管(6)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喷射孔(9)的孔口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支管(6)连接段(12)和折弯段(13),所述喷射孔(9)设置在所述连接段(12)上,所述折弯段(13)的折弯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如好,蔡正永,于艳翠,杨玉生,王永立,顾思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