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80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包括发动机管段、组合式喷油嘴和溅油环,发动机管段包括大直径段和第一小直径段,组合式喷油嘴设置于第一小直径段内并位于缩径段与第一小直径段连接处,组合式喷油嘴包括若干直射喷油嘴和雾化喷油嘴,直射喷油嘴设置于同一发动机管段截面位置并且以发动机管段截面的径向为喷油方向,雾化喷油嘴周向喷油并位于直射喷油嘴的下游,溅油环与所述发动机管段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直射喷油嘴和发动机管段之间,溅油环与发动机管段间留有第一气流间隙,溅油环与直射喷油嘴之间留有第二气流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低油压下兼顾燃油质量流量和雾化效果,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喷油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
技术介绍
吸气式脉冲爆轰发动机在实际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需要使用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存储性能的液体燃料,而液体燃料必须经过雾化、蒸发以及与气相氧化剂掺混的过程。直射式雾化喷嘴虽然能够在较低的供油压力条件下提供足够质量流量的燃油,但雾化效果较差,造成点火段的点火困难,且最终的起爆效果不理想。精细雾化喷嘴虽然雾化效果好,能够保证点火起爆的成功率,但燃油质量流量较小,造成吸气式脉冲爆轰发动机尾部燃油供应不足,影响发动机的起爆效果;如果一味提高精细雾化喷嘴的供油压力,增大燃油的质量流量,又会导致喷嘴供油开始时间提前以及停止供油时间滞后的问题,不利于发动机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解决较低的供油压力条件下需要同时保证燃油质量流量与燃油雾化效果的问题,提高吸气式脉冲爆轰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气式爆轰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管段、组合式喷油嘴和溅油环,所述发动机管段包括大直径段和第一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和第一小直径段由缩径段连接,所述组合式喷油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小直径段内并位于所述缩径段与所述第一小直径段连接处,所述组合式喷油嘴包括若干直射喷油嘴和雾化喷油嘴,所述直射喷油嘴设置于同一发动机管段截面位置并且以发动机管段截面的径向为喷油方向,所述雾化喷油嘴在所述发动机管段的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直射喷油嘴的下游并且以发动机管段的轴向为喷油方向,所述直射喷油嘴和所述雾化喷油嘴由同一供油管路供油,所述溅油环与所述发动机管段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直射喷油嘴和所述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管段、组合式喷油嘴和溅油环,所述发动机管段包括大直径段和第一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和第一小直径段由缩径段连接,所述组合式喷油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小直径段内并位于所述缩径段与所述第一小直径段连接处,所述组合式喷油嘴包括若干直射喷油嘴和雾化喷油嘴,所述直射喷油嘴设置于同一发动机管段截面位置并且以发动机管段截面的径向为喷油方向,所述雾化喷油嘴在所述发动机管段的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直射喷油嘴的下游并且以发动机管段的轴向为喷油方向,所述直射喷油嘴和所述雾化喷油嘴由同一供油管路供油,所述溅油环与所述发动机管段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直射喷油嘴和所述发动机管段之间,所述溅油环与所述发动机管段间留有第一气流间隙,所述溅油环与所述直射喷油嘴之间留有第二气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射喷油嘴以所述发动机管段截面周向等分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式爆轰发动机的组合式雾化喷油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焰彬孟杰林玲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