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80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旋流单元,所述旋流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待分离流体管连通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待分离流体出口,以向所述壳体内供应含有外引颗粒及细小垢片的待分离流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段圆柱段;所述旋流单元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圆柱段同轴设置的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用于引起待分离流体的旋流;所述旋流叶片占据其所处空间的整个截面,从而使得通过所述旋流叶片的所有待分离流体均被迫产生旋流;所述旋流单元还包括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圆柱段的出液管;且至少所述出液管的进口段与所述壳体的圆柱段同轴设置,所述出液管用于引出分离了外因颗粒后的待分离流体的主体流;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渣口,用于排出外引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传热作为三传一反及化学工程单元操作之一,在整个化学工业,甚至通用工业中均占据重要位置。传热过程在工业中的实际表现形式主要为换热器,例如板式、套管、列管换热器等。通常情况下,对参与换热的冷热流体均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降低其在换热器内结垢的可能性,进而确保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以保持长期稳定。但是某些情况下,对易结垢物料的换热是必须的,例如对浓缩结晶料液的加热。循环流化床换热器即是针对此类易结垢物料的换热过程而开发的一种设备,其通过引入外引颗粒,使颗粒随料流进入换热器,并在所述换热器内流化,从而不断冲击、摩擦换热表面,从而避免换热器表面结垢。然后利用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将料流中的外引颗粒与料流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外引颗粒再次送入循环流化床换热器,实现对外引颗粒的循环利用。目前,在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系统中使用的分离器主要为单切向入口的旋流分离器,通过将待分离流体自分离器的切向入口引入,从而产生旋流,进而将外引颗粒与流体分离。但在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旋流单元,所述旋流单元包括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通过待分离流体管(8)连通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待分离流体出口,以向所述壳体(3)内供应含有外引颗粒及细小垢片的待分离流体;所述壳体(3)包括至少一段圆柱段(31);所述旋流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切向进口或包括与所述壳体(3)的圆柱段(31)同轴设置的旋流叶片(4),所述旋流叶片(4)用于引起待分离流体的旋流;所述旋流单元还包括延伸到所述壳体(3)的圆柱段(31)的出液管(5);且至少所述出液管(5)的进口段(51)与所述壳体(3)的圆柱段(31)同轴设置,所述出液管(5)用于引出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旋流单元,所述旋流单元包括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通过待分离流体管(8)连通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待分离流体出口,以向所述壳体(3)内供应含有外引颗粒及细小垢片的待分离流体;所述壳体(3)包括至少一段圆柱段(31);所述旋流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切向进口或包括与所述壳体(3)的圆柱段(31)同轴设置的旋流叶片(4),所述旋流叶片(4)用于引起待分离流体的旋流;所述旋流单元还包括延伸到所述壳体(3)的圆柱段(31)的出液管(5);且至少所述出液管(5)的进口段(51)与所述壳体(3)的圆柱段(31)同轴设置,所述出液管(5)用于引出分离了外引颗粒后的待分离流体的主体流;所述壳体(3)的底部设有排渣口(7),用于排出外引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切向进口在所述壳体上部相同高度处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顶端形成为进液口(1),底端连通排渣口(7);所述出液管(5)贯穿所述壳体(3)的侧壁设置,且所述出液管(5)位于所述旋流叶片(4)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至少两个旋流单元,每个所述旋流单元的进液口(1)分别通过一进料支管(13)连通于待分离流体管(8);每个所述旋流单元的排渣口(7)分别通过一排渣支管(14)连通于排渣管(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至少两个旋流单元,还包括外壳(12)和固定设在所述外壳(12)内的上孔板(17)和下孔板(18),所述外壳(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待分离流体管(8)及排渣管(10),所述外壳(12)的侧壁上还连通有分离后流体管(11);所述的上孔板(17)和下孔板(18)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且所述上、下孔板上安装孔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旋流单元流体密封的卡设在上下孔板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