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63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头,其包括多个透镜;一基座,其包括取景筒和底座,底座内部形成一容置部;一电路板,其上表面设有影像感应芯片,该芯片正对取景筒;其中,该镜头固定在取景筒中,从而使入射光线经多个透镜而射至影像感应芯片上;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和容置部相配合,并可在容置部内上下移动,该镜头模组还包括一控制该电路板在容置部内上下移动之传动结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数码相机调焦的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相机已被人们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移动电话及PDA(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也在快速向高性能、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数码相机和该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结合已成为发展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因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的数码相机体积较小且结构简单,因此多采用定焦结构,即其透镜组的焦距不变,其透镜组与影像感应器的距离保持不变,如中国知识产权局在2001年12月5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01202112.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定焦结构的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中的影像感应芯片位于其透镜组的焦点位置。根据透镜成像原理,当物位于无穷远处(物距大于等于焦距的五十倍)的情况下,成像面位于焦平面上。因此,上述的定焦镜头模组用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时不会影响成像质量,但其拍摄近距离景物时,由于物距较小,像距增大,造成成像面和焦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导致焦平面上的成像不清晰。为改善此种情况,就需要调整像距,即透镜组与影像感应芯片的距离。请参照图1所示,中国知识产权局在2003年2月26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像距的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主要包括镜头21、调焦环22、弹性装置23及基座24。其中镜头21和调焦环22通过螺纹相配合,调焦环22和基座24之间由弹性装置23连接,该调焦环下方设有调节槽221,基座24上设有和调节槽221相配合的凸点241。扳动调焦环22,使其相对于基座24转动,由于基座24的凸点241与调焦环的调焦槽221的不同台面接触,带动镜头21沿光轴方向做直线运动,从而改变透镜组与影像感应芯片的间距。该镜头模组的调焦环的转动仅能够在调节槽内不同的台面上停顿,即仅能分段调焦,从而影响调焦精度,且该镜头模组的结构复杂,尤其对调焦环的材料要求较高,增加制造成本及难度。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调焦精度高且结构简单的镜头模组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的调焦精度高且结构简单。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头,其包括多个透镜;一基座,其包括取景筒和底座,底座内部形成一容置部;一电路板,其上表面设有影像感应芯片,该芯片正对取景筒;其中,该镜头固定在取景筒中,从而使入射光线经多个透镜而射至影像感应芯片上;该电路板和容置部相配合,并可在容置部内上下移动,该镜头模组还包括一控制该电路板在容置部内上下移动之传动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镜头模组通过传动结构进行连续渐进的调焦,从而提高了镜头模组的调焦精度,该镜头模组的调焦机构仅由一弹性组件和传动结构构成,其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镜头模组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镜头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1,其包括一镜头12、一基座14,一电路板16、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影像感应芯片166及一承载该电路板的平台17,以及一调焦机构18。该镜头12包括镜筒122和多个透镜124,该多个透镜124装配并固定于镜筒122内,组成具有一定焦距的透镜组,用于汇聚入射光线。该镜筒122前端设有具透光部的顶盖126,用于保护透镜124,镜筒122外壁设有螺纹(图未示),用于将镜头12和基座14螺合。该基座14包括取景筒142和底座144,取景筒142的内径和镜筒122的外径相配合,且其内壁设有和镜筒122的外壁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以便镜筒122旋入取景筒142。该镜筒122和取景筒142的衔接亦可采用粘贴或热熔接等其它方式。底座144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置部146,用于容置电路板16。该容置部146的高度适宜,且其内壁表面光滑,便于电路板16上下移动。该电路板16的形状、尺寸和底座144的容置部146相配合,其具有侧面160、上表面162及下表面164。其侧面160表面光滑,与底座144的内壁相配合并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电路板16上表面162为一水平面,其上设有一影像感应芯片166,该芯片166正对于取景筒142,从而使经透镜组汇聚后的入射光线射至该芯片166,该芯片166将所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芯片166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6,从而将芯片166所感应的电信号传送给影像处理器进行影像处理。平台17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承载电路板16,其呈楔型,其上表面为一水平面并和电路板16的下表面164相连接并相对固定,其下表面172是一斜面且光滑。调焦机构18包括弹簧182、滑块184及螺杆186。该滑块184呈和平台17相配合的楔型,其包括第一侧面1842、第二侧面1844及上表面1845。该上表面1845是和平台17的下表面172相配合的斜面且表面光滑,其可相对于平台17滑动。该第二侧面1844上设有定位槽185,其与螺杆186相配合,从而使滑块184和螺杆186组成一传动结构,用于控制电路板16的运动。该弹簧182是一螺旋弹簧,其一端固定在一适当位置,例如容置该调焦机构18的外壳,另一端和滑块184的第一侧面1842相连接,使该弹簧182产生水平方向的弹性势能。该螺杆186一端穿过一和其相配合的定位通孔20,插入第二侧面1844上的定位槽185,从而使该螺杆186保持水平,且可在定位槽185中自由转动。螺杆186的一端设有便于旋转螺杆186的螺帽188。该螺杆186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未标号),该定位通孔20可设置在一固定壳壁30上,例如容置该调焦机构18的外壳上,该定位通孔20的内壁设有和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从而该螺杆186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配合推动和阻止滑块184运动,从而达到控制滑块184运动的目的。螺帽188暴露于壳壁30外,以便拍摄过程中进行调焦。根据透镜成像原理(物距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当物位于无穷远处,成像面位于焦平面处,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小则像距越大,故该透镜模组的影像感应芯片166位于焦平面时,弹簧182应处于压缩状态,以便调焦时利用弹簧182释放弹性势能时所产生的弹力推动滑块184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电路板16在基座的容置部中上下运动。拍摄时,根据与拍摄物的距离,通过螺帽188旋转螺杆186,从而控制该镜头模组1的像距,以达到调焦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近距离拍摄质量的功效。向内旋进螺杆186时,推动滑块184向左运动,弹簧182储存弹性势能,长度缩短,电路板16向上移动,像距减小。向外旋出螺杆186时,弹簧182释放弹性势能,长度增加,推动滑块184向右移动,电路板16向下移动,从而像距增加。可以理解,本技术的镜筒122可以省略,而将多个透镜124装配并固定在取景筒142内。弹簧182可用其它具有弹性势能的弹性组件代替。亦可用其它传动结构,可达到控制电路板16的运动的功效即可。该弹簧182亦可省略,此时,螺杆186相对于滑块184可旋转的固连在一起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头,其包括多个透镜;一基座,其包括取景筒和底座,底座内部形成一容置部;一电路板,其上表面设有影像感应芯片,该芯片正对取景筒;其中,该镜头固定在取景筒中,从而使入射光线经多个透镜而射至影像感应芯片上;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和容置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佑蔡明江江宗韦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