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屈强比、高韧性及优良焊接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屈强比、高韧性及优良焊接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低碳(高强度)低合金钢是最重要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管线、海洋平台、船舶制造、桥梁结构、锅炉压力容器、建筑结构、汽车工业、铁路运输及机械制造之中。低碳(高强度)低合金钢性能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制造过程的工艺制度,其中强度、韧性和焊接性是低碳(高强度)低合金钢最重要的性能,它最终决定于成品钢材的显微组织状态。随着科技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对钢的强韧性、焊接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维持较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钢板的综合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以减少钢材的用量而节约成本,减轻钢构件自身重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发展新一代高性能钢铁材料的研究高潮,通过合金组合设计、革新控轧/TMCP技术及热处理工艺获得更好的显微组织匹配,从而使钢板得到更优良强韧性、强塑性匹配、耐海水腐蚀性、更优良的焊接性及抗疲劳性能。现有制造屈服强度≥420MPa、-60℃的低温冲击韧性≥3 ...
【技术保护点】
1.低屈强比、高韧性及优良焊接性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nC:0.08%~0.12%/nSi:≤0.20%/nMn:1.30%~1.60%/nP:≤0.013%/nS:≤0.0040%/nCu:≤0.13%/nNi:≤0.13%/nMo:≤0.10%/nNb:0.008%~0.025%/nTi:0.008%~0.014%/nN:≤0.0060%/nCa:0.0010%~0.0040%/nB:≤0.0004%/n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且,同时满足如下关系:/n55≤[H×(t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屈强比、高韧性及优良焊接性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C:0.08%~0.12%
Si:≤0.20%
Mn:1.30%~1.60%
P:≤0.013%
S:≤0.0040%
Cu:≤0.13%
Ni:≤0.13%
Mo:≤0.10%
Nb:0.008%~0.025%
Ti:0.008%~0.014%
N:≤0.0060%
Ca:0.0010%~0.0040%
B:≤0.0004%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且,同时满足如下关系:
55≤[H×(t弛豫)×ξ]/[(T终轧)×1.4DI]≤150:第二阶段采用未再结晶控制轧制;
其中,H为成品钢板厚度,单位为mm;
t弛豫为轧后弛豫时间,单位为s;
T终轧为未再结晶终轧温度,单位为℃;
ξ为未再结晶控轧累计压下率,单位为%;
DI为钢板的淬透性指数,DI=0.311C1/2[1+0.64(%Si)]×[1+4.10(%Mn)]×[1+0.27(%Cu)]×[1+0.52(%Ni)]×[1+2.33(%Cr)]×[1+3.14(%Mo)];
Ca处理,且,Ca/S比在1.0~3.0之间及(%Ca)×(%S)0.28≤2.5×10-3;
CEV≤0.395%,CEV=C+Mn/6+(Cr+Mo+V)/5+(Cu+Ni)/15;
Ti/N在1.5~2.5之间,且Als/(N-0.292Ti)≥1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屈强比、高韧性及优良焊接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弥散分布的贝氏体,显微组织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成,王鹏建,顾晔,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