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55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灌装进液管,所述灌装进液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灌装连接仓盖,所述灌装连接仓盖下方螺合连接有灌装连接仓,所述灌装连接仓下方固定连接有灌装头,所述灌装连接仓下方中部设置有灌装定位杆,所述灌装连接仓内部设置有硅藻土过滤层,所述硅藻土过滤层下方设置有纤维过滤层,所述灌装头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嵌设有钢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使用灌装装置,能够起到过滤酒体的效果,且降低酒体的流速防止酒液冲出,配件更换便捷,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装
,具体是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观赏、食用、茶用和药用价值高的宿根花卉。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根据记载,唐朝人已开始有喝菊花茶的习惯。藏菊花是菊花家族的重要成员,他主要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因为它在国内主要出产在西藏境内的高原雪山上,所以被人们称为藏菊花,藏菊花是所有菊花中保健功效最为出色的存在,菊花为常用中药,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秘方传加特林历史记载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菊酒在酿造过程中需要灌装,但是现有的灌装装置使用时流速快经常出现酒液冲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灌装进液管,所述灌装进液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灌装连接仓盖,所述灌装连接仓盖下方螺合连接有灌装连接仓,所述灌装连接仓下方固定连接有灌装头,所述灌装连接仓下方中部设置有灌装定位杆,所述灌装连接仓内部设置有硅藻土过滤层,所述硅藻土过滤层下方设置有纤维过滤层,所述灌装头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嵌设有钢网。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装头和锥形头数量均设置有多组,所述灌装头和锥形头与所述灌装连接仓之间贯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和钢网数量均设置有多组,所述固定环为中空环状钢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藻土过滤层和纤维过滤层固定连接与所述灌装连接仓内侧仓壁。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装进液管贯通所述灌装连接仓盖与所述灌装连接仓。之间贯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在灌装进液管一端连接进液管,酒液通过灌装进液管流入灌装连接仓内,通过硅藻土过滤层和纤维过滤层的过滤后流入灌装连接仓内部下方,通过多组灌装头,同时进行多组灌装,灌装时酒液通过灌装头前端的钢网,能够降低酒液的流速使灌装时酒液不会冲出瓶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硅藻土过滤层和纤维过滤层能够对酒体灌装前最后一遍过滤,提升酒体的保存时间,所述固定环内部固定的钢网能够降低酒液灌装时的流速,使酒液不会冲出瓶体,且可拆卸的固定环能够在钢网出现堵塞时随时更换,本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使用灌装装置,能够起到过滤酒体的效果,且降低酒体的流速防止酒液冲出,配件更换便捷,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的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中灌装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灌装进液管、2-灌装连接仓盖、3-灌装连接仓、4-灌装头、5-灌装定位杆、6-硅藻土过滤层、7-纤维过滤层、8-锥形头、9-固定环、10-钢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灌装进液管1,所述灌装进液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灌装连接仓盖2,所述灌装连接仓盖2下方螺合连接有灌装连接仓3,所述灌装连接仓3下方固定连接有灌装头4,所述灌装连接仓3下方中部设置有灌装定位杆5,所述灌装连接仓3内部设置有硅藻土过滤层6,所述硅藻土过滤层6下方设置有纤维过滤层7,所述灌装头4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所述锥形头8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内部嵌设有钢网10,所述灌装头4和锥形头8数量均设置有多组,所述灌装头4和锥形头8与所述灌装连接仓3之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环9和钢网10数量均设置有多组,所述固定环9为中空环状钢圈,所述硅藻土过滤层6和纤维过滤层7固定连接与所述灌装连接仓3内侧仓壁,所述灌装进液管1贯通所述灌装连接仓盖2与所述灌装连接仓3。之间贯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在灌装进液管1一端连接进液管,酒液通过灌装进液管1流入灌装连接仓3内,通过硅藻土过滤层6和纤维过滤层7的过滤后流入灌装连接仓3内部下方,通过多组灌装头4,同时进行多组灌装,灌装时酒液通过灌装头4前端的钢网10,能够降低酒液的流速使灌装时酒液不会冲出瓶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进液管(1),所述灌装进液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灌装连接仓盖(2),所述灌装连接仓盖(2)下方螺合连接有灌装连接仓(3),所述灌装连接仓(3)下方固定连接有灌装头(4),所述灌装连接仓(3)下方中部设置有灌装定位杆(5),所述灌装连接仓(3)内部设置有硅藻土过滤层(6),所述硅藻土过滤层(6)下方设置有纤维过滤层(7),所述灌装头(4)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所述锥形头(8)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内部嵌设有钢网(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进液管(1),所述灌装进液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灌装连接仓盖(2),所述灌装连接仓盖(2)下方螺合连接有灌装连接仓(3),所述灌装连接仓(3)下方固定连接有灌装头(4),所述灌装连接仓(3)下方中部设置有灌装定位杆(5),所述灌装连接仓(3)内部设置有硅藻土过滤层(6),所述硅藻土过滤层(6)下方设置有纤维过滤层(7),所述灌装头(4)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8),所述锥形头(8)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内部嵌设有钢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4)和锥形头(8)数量均设置有多组,所述灌装头(4)和锥形头(8)与所述灌装连接仓(3)之间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菊酒加工用的灌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军泽仁达瓦吴宗耀张建峰欧霞扎西措姆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藏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