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吸波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当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辐射和干扰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电磁辐射和干扰一方面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还会对电磁设备造成干扰,以及给电磁设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和干扰,人们一直在努力研发高效的具有薄匹配厚度、宽吸收带宽、轻量化、强吸收能力的电磁吸收材料。根据电磁波损耗特性,电磁吸收材料可分为导电材料、介电材料和磁性材料三大类。迄今为止,碳材料、磁性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制备电磁吸收材料。在磁性材料中,虽然有关于磁性吸波材料的大量工作报道,但是磁性材料的吸收带宽窄、厚度大、密度大等多方面问题限制了磁性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等具有硬度高、密度小、质量轻、吸收带宽等优点,但其相对较高的复介电常数和较差的磁导率导致阻抗失配严重地限制了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波材料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在金属纳米颗粒表层包裹多孔碳层的纳米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波材料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在金属纳米颗粒表层包裹多孔碳层的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中的金属元素选自镍、铁、钴、锰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方式发生原位反应,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在金属纳米颗粒表层包裹多孔碳层的纳米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500-7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大于70m2/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金属盐、有机配体、氢氧化钠、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混合,获得均一混合液;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向震,张香,朱晓洁,严海,张百鸣,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