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8848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是由亲水性共聚物CSU‑1或亲水性共聚物CSU‑2与助剂混合而成,是根据聚四氟乙烯、聚氨酯两类材料的特点和表面改性要求,合成的两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亲水性共聚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性剂在医用导管表面进行涂布处理,在湿润后,动摩擦系数在0.5以下,且在水中浸泡一个月后,动摩擦系数没有明显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高分子材料润滑改性剂,具体涉及一种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改性

技术介绍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品种繁多,主要有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等。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些材料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分子医疗器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医用介入导管为例,对于血管内导管材料其基本要求为:1)优良的血液相容性;2)优良的可操作性,包括扭矩传导性和抗扭结性;3)适当的柔软性和良好的润滑性,以减少对血管壁和血细胞的损伤。导管留置期间,由于血液与材质的相互作用,容易出现凝血、细胞增生、血管内感染等问题。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尼龙是最早用于制作介入导管的材料。尽管这些材料现在仍然用于制作某些血管内介入导管,但存在血液相容性差、或材料太硬等问题。聚四氟乙烯(PTFE)可用作某些介入导管的内管层,但是PTFE弹性差,抗扭结性差且太硬。相反,硅橡胶又太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组分:/n共聚物CSU-1或共聚物CSU-2;/n助剂;/n其中共聚物CSU-1是通过将丙烯酸单体逐渐滴加到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获得的,其中丙烯酸单体与环氧树脂的用量比,以重量计为:1:0.5~0.9;/n共聚物CSU-2是通过将丙烯酸类单体、引发剂滴加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进行反应而获得,其中丙烯酸类单体、引发剂和聚乙烯醇的用量比,以重量计为:3~9:0.05~0.5: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组分:
共聚物CSU-1或共聚物CSU-2;
助剂;
其中共聚物CSU-1是通过将丙烯酸单体逐渐滴加到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获得的,其中丙烯酸单体与环氧树脂的用量比,以重量计为:1:0.5~0.9;
共聚物CSU-2是通过将丙烯酸类单体、引发剂滴加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进行反应而获得,其中丙烯酸类单体、引发剂和聚乙烯醇的用量比,以重量计为:3~9:0.05~0.5: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共聚物CSU-1或共聚物CSU-2,与助剂的用量比,以重量计为:5~1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上述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20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助剂选用交联剂、粘度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或三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自润滑聚合物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共聚物CSU-1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1)选用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加入胺类催化剂,在100~150℃下不断搅拌进行环氧扩链反应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校康潘春跃刘青山田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