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杂十一元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
,具体为一种氮杂十一元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中环结构所构成的独特分子骨架一直为化学家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的中环内酯仅仅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当中环内酯中存在内酯基时其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尽管其独特的3D结构能够为非药用目标而提供新的参考,然而,在流行的前200位著名药物和其他已经批准的活性药物中,很少发现这些骨架。其主要原因是难以制定有效的合成策略,建立多种用于药用材料筛选的中环内酯库。中环结构由于不利的焓和熵因素,常规的中环内酯化方案受到阻碍。近年来,人们探索了其他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复分解关环反应,稠合双环系统的断裂,自由基介导的环扩展和σ重排。但是,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仍然严重依赖于特殊底物的固有性质,并且总体合成收率普遍不高。因此,利用市售试剂和易于获得的材料在一步反应中开发用于中环内酯的快速且面向多样性的合成的通用方案将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杂十一元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杂十一元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所述R1包括氢、卤族元素、甲基、以及甲氧基;
所述R2包括甲基、乙基、烯丙基、苄基;
所述R3包括苯环、萘环、被取代的苯环。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氮杂十一元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方法的化学反应式为: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在氩气条件下,以甲苯1-2ml为溶剂,首先将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氯仿加合物(0.025eq)和(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膦配体(0.01eq)配位,在室温下搅拌,待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后,加入底物1(1eq)和底物2(1.5eq),反应12小时,点板监测待反应完成后,浓缩有机层,组装层析柱,依次加入脱脂棉花和70-100倍上样量硅胶,二氯甲烷(0.5-1ml)溶解样品,滴管上样,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20:1-5:1)洗脱,薄层色谱法监测分离过程,浓缩产物点,固化、干燥,即得产物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1中R2为甲基或乙基时,合成方法包括:
该方法的化学反应式为:
所述制备底物1-1的方法具体包括:以10-30mlDMF为溶剂,再加入靛红酸酐(1eq),再加入碳酸钾(1.2eq),碘甲烷或碘乙烷(1.2eq),搅拌16小时,反应完成后,加入反应后混合溶液3倍量的水,搅拌10分钟,过滤得到固体,烘干,组装层析柱,依次加入脱脂棉花和70-100倍上样量硅胶,二氯甲烷(0.5-1ml)溶解样品,滴管上样,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10:1-5:1)洗脱,薄层色谱法监测分离过程,浓缩产物点,固化、干燥,即得底物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2为烯丙基或苄基,制备底物1的方法包括:
该方法的化学反应式:
所述制备底物1-2方法法具体包括:加入靛红酸酐(1eq)和10-20mlDMF,在冰浴下搅拌15min,称取氢化钠(2eq)或(1.1eq)使用DMF(2-5ml)稀释后加入烧瓶,反应30min,将溴化苄(1.05eq)或烯丙基溴(1.1eq),使用2-5mlDMF稀释后加入恒压漏斗缓慢滴加,反应完成后,3倍量的加水析出固体,过滤得到固体,烘干,组装层析柱,依次加入脱脂棉花和70-100倍上样量硅胶,二氯甲烷(0.5-1ml)溶解样品,滴管上样,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10:1-5:1)洗脱,薄层色谱法监测分离过程,浓缩产物点,固化、干燥,即得底物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2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龙,戴青松,陶应茂,张翔,冷海军,向朋,黄华,李青竹,刘悦,漆婷,黄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