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震珽专利>正文

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36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包括第一打码运输段及第二打码运输段;所述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还包括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和第二打码运输段通过所述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一姿态调整器,所述第二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二姿态调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通过一条流水线实现物料的双面打码运输,打码效率高、精度高,且所需的设备成本低、人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码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
技术介绍
激光打码设备用于对物料进行打码,实现在物料上标印数字编码、二维矩阵、条形码、符号等。在对物料进行激光打码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待打码的物料逐一放置在激光打码的流水线的前端实现上料。流水线的传送皮带将物料传输至激光打码器的激光头的下方后暂停下来;激光打码器对其激光头下方的物料进行打码;打码完毕后流水线再次对物料进行传输直至将物料传输至流水线的末端并进行下料。现有技术中,在流水线的前端设置一个上料工位,在上料工位上,工人通过人工手动将上料周转车上的物料逐一放置在流水线上;在流水线的末端设置一个下料工位,在下料工位上,工人通过人工手动将流水线上的打码完成的物料逐一收集并叠放于下料周转车。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双面打码时,则需要两条流水线来实现物料的双面打码。即上一流水线对物料的其中一面完成打码后,通过人工将物料从上一流水线转移至下一流水线进行另一面的打码。这样就使得,物料的双面打码需要使用到两条流水线,且两条流水线需要三个工作人员进行持续的上料、转线或下料工作。因此,现有的双面打码方式设备成本高,打码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此外,人工上料、转线的方式,需要在激光打码处另外设置定位装置对物料和激光头进行准确对位,以确保激光打码的准确性。当物料和激光头的对位精度达不到要求时,则激光打码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从而使得废品率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通过一条流水线实现物料的双面打码运输,打码效率高、精度高,且所需的设备成本低、人工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包括第一打码运输段及第二打码运输段;所述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还包括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和第二打码运输段通过所述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一姿态调整器,所述第二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二姿态调整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器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物料调整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引导轮,所述第二限位条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和所述第二引导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调整通道的内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料调整通道具有第一入料端和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一入料端的开口外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姿态调整器包括第三限位条和第四限位条,所述第三限位条和所述第四限位条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物料调整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条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引导轮,所述第四限位条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引导轮,所述第三引导轮和所述第四引导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物料调整通道的内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物料调整通道具有第二入料端和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入料端的开口外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激光打码设备,所述激光打码设备包括所述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激光打码工艺,所述激光打码工艺采用所述激光打码设备进行激光打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激光打码设备、激光打码工艺,通过一条流水线实现物料的双面打码运输,打码效率高、精度高,且所需的设备成本低、人工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物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打码运输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第一姿态调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第一姿态调整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的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的右视图;图7为图5中的第一夹持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10,包括:第一打码运输段20、第二打码运输段30、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50。第一打码运输段20和第二打码运输段30通过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50连接。第一打码运输段20的上方和第二打码运输段30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打码装置40(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打码运输段20远离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50的一端具有上料口311,第二打码运输段30远离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50的一端具有下料口321。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10还包括两个打码装置40,两个打码装置40分别与第一打码运输段20和第二打码运输段30一一对应,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打码运输段20和第二打码运输段30的上方。如图3及图4所示,具体的,第一打码运输段20设置有第一姿态调整器340,第二打码运输段30设置有第二姿态调整器350。具体的,第一姿态调整器340包括第一限位条360和第二限位条370,第一限位条360和第二限位条370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物料调整通道341。第一限位条360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引导轮361,第二限位条370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引导轮371,第一引导轮361和第二引导轮371分别设置在第一物料调整通道341的内侧壁。具体的,第一物料调整通道341具有第一入料端342和第一出料端343,第一入料端342的开口外扩,对物料100具有引导作用,将物料100准确地引导至第一物料调整通道341中。如图2所示,具体的,第二姿态调整器350包括第三限位条380和第四限位条390,第三限位条380和第四限位条390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二物料调整通道351。第三限位条380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打码运输段及第二打码运输段;/n所述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还包括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和第二打码运输段通过所述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连接;/n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一姿态调整器,所述第二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二姿态调整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打码运输段及第二打码运输段;
所述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还包括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和第二打码运输段通过所述夹持式物料180度翻转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一姿态调整器,所述第二打码运输段设置有第二姿态调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器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相对设置并形成第一物料调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引导轮,所述第二限位条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和所述第二引导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调整通道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打码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调整通道具有第一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震珽
申请(专利权)人:毛震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