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313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带有抬升机构的车架承载蓄电池,从而代替人力完成负重爬楼运动。具体来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础框架前端分别固定蓄电池托盘和蓄电池固定板,结合绑带对蓄电池起到固定作用;在基础框架后侧,两条S型支撑臂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交替旋转,从而模仿人体步行的方式,形成爬楼运动,与常规的直支撑臂竖直抬升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爬楼模式振动较小,稳定性更好。减速电机由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可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从而能在电量耗尽后卸下单独充电,因此,可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来保证本发明专利技术持续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的搬运工作,能有效节省人力并充分提高工程实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进一步涉及负重攀爬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变电站内直流系统的重要后备电源,在运行寿命到期后,会出现蓄电池容量不合格的现象,无法再作为直流系统后备电源继续使用,需要整组更换。以本申请人所面对的工程实际为例,一套蓄电池为104节,单节蓄电池重量达15公斤。主控楼内保护室一般位于2楼或3楼,蓄电池更换工程中,传统方式需人工将容量不足的104节蓄电池从保护室搬运至一楼,再将新的104节蓄电池从一楼搬运至保护室,工作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久,对工程进度影响大。为解决现有蓄电池人工搬运的缺陷,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搬运时间,有必要开发机械化的负重爬楼装置。此外,分析目前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举升机构可以发现,多数采用直支撑臂,竖直升降。这种模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势,但并不适于负载蓄电池进行爬楼搬运。经力学分析和现场试验表明,以传统的直支撑臂作为抬升机构的爬楼小车,在搬运蓄电池爬楼的过程中,易发生大幅度震荡,使所搬运蓄电池重心偏移、脱离载物托盘,对搬运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1),蓄电池托盘(2),蓄电池固定板(3),万向轮(4),车轮(5),S型支撑臂(6),减速电机(7),锂电池(8),框体(9),其中,在基础框架(1)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托盘(2)和蓄电池固定板(3),蓄电池托盘(2)位于蓄电池固定板(3)下方,蓄电池托盘(2)与蓄电池固定板(3)相互垂直;在基础框架(1)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万向轮(4)和车轮(5);S型支撑臂(6)与基础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的转轴由减速电机(7)驱动,在基础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锂电池(8),锂电池(8)连接在减速电机(7)的供电电路上;在基础框架(1)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1),蓄电池托盘(2),蓄电池固定板(3),万向轮(4),车轮(5),S型支撑臂(6),减速电机(7),锂电池(8),框体(9),其中,在基础框架(1)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托盘(2)和蓄电池固定板(3),蓄电池托盘(2)位于蓄电池固定板(3)下方,蓄电池托盘(2)与蓄电池固定板(3)相互垂直;在基础框架(1)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万向轮(4)和车轮(5);S型支撑臂(6)与基础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的转轴由减速电机(7)驱动,在基础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锂电池(8),锂电池(8)连接在减速电机(7)的供电电路上;在基础框架(1)的顶端设置有框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框体(9)与基础框架(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蓄电池搬运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框体(9)与基础框架(1)转动连接,框体(9)与基础框架(1)之间的转动连接是通过以下结构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阳袁文海刘彪赛涛郭江徐浩何镇宇卢诗特马轩郑毅张怡帆赵星陈至军王喆于一三吴玉兰王永霞徐天米热克董腾华黄新民邢占礼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