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列车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31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列车及电子设备,列车设置有车载定位终端,该方法包括确定进站方向,并获取屏蔽门相对于进站方向的第一位置数据;获取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进站方向的第二位置数据,第二位置数据是结合目标数学模型得到的,目标数学模型为多面体模型;根据第一位置数据和第二位置数据的差值对列车进行停车控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地面定位基站和车载定位终端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在保障停车控制精准度的同时,提升停车控制算法适用性,提升停车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列车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列车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列车
,云巴为一种不占用道路资源、具有独立路权的小运量胶轮有轨电车系统,属于现代有轨电车中的一种新系统。相关技术中对有轨电车系统进行停车控制时,是根据一个平面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屏蔽门和列车车门的位置数据以进行停车控制。这种方式下,整体计算过程较为简单,使得地面定位基站和车载定位终端的安装位置较为受限制,停车控制算法适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列车及电子设备,能够使得地面定位基站和车载定位终端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在保障停车控制精准度的同时,提升停车控制算法适用性,提升停车控制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所述列车设置有车载定位终端,包括:确定进站方向,并获取屏蔽门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所述列车设置有车载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进站方向,并获取屏蔽门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一位置数据;/n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二位置数据,所述第二位置数据是结合目标数学模型得到的,所述目标数学模型为多面体模型;/n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位置数据的差值对所述列车进行停车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所述列车设置有车载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进站方向,并获取屏蔽门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一位置数据;
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二位置数据,所述第二位置数据是结合目标数学模型得到的,所述目标数学模型为多面体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位置数据的差值对所述列车进行停车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二位置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与至少两个的地面定位基站之间的第一距离;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的地面定位基站与所述车载定位终端之间垂直距离差并作为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建立所述目标数学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数学模型,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二位置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位置数据的差值对所述列车进行停车控制,包括:
确定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列车的车门中轴线的第三距离;
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在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位置数据的差值为零时对所述列车进行停车控制;
若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计算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位置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所述第三距离之间的目标差值,并在所述目标差值为零时,对所述列车进行停车控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与至少两个的地面定位基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
采用超宽带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与至少两个的地面定位基站之间的第一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进站方向后,包括:
以所述进站方向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获取屏蔽门相对于所述坐标轴的第一位置数据,并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坐标轴的第二位置数据。


6.一种列车停车控制装置,所述列车设置有车载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进站方向,并获取屏蔽门相对于所述进站方向的第一位置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载定位终端相对于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唯吴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