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套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19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端套夹紧装置,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施力螺杆、本体、活动钳口和夹紧钳口,所述本体为门形结构,封闭的一端为端部,开口的一端为底部,所述活动前后和夹紧钳口设在所述端部和底部之间,所述施力螺杆穿过所述端部与所述活动钳口固定连接,所述施力螺杆与所述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紧钳口设在所述活动钳口远离所述施力螺杆的一端,所述夹紧钳口与所述活动钳口对应设置,对端套进行夹紧。本发明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对装配空间和装配地点没有限制,提高了航天器装配效率。

End sleeve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套夹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
,涉及端套夹紧装置,适用于钢丝绳、纺纶绳不锈钢端套压紧应用,尤其适用于装配空间和装配地点受制约的任务,具有便携性。
技术介绍
钢丝绳和纺纶绳在航天任务中经常使用,钢丝绳和芳纶绳的绳索连接方式主要用在航天机构中,例如太阳翼展开机构、转移机构、电连接器强脱装置、天线臂展开锁定机构等等。绳索端部采用金属端套夹紧固定形式。金属端套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结构,采用不同固定端套形式,确保牢固、可靠。直径较小的钢丝绳绳索采用了不锈钢圆柱端套结构,直径较大的钢丝绳采用了8字形结构端套。在装配过程中,圆柱端套和8字形端套采用机械夹紧的工艺方法。然而,常规端套的夹紧装置设备庞大、不能移动,因此已经不能满足机构装配空间和装配地点受到制约的装配夹紧需求。近年来,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对航天器的装配效率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同时航天器的装配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夹紧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现有航天器的装配条件,严重影响了航天器的装配效率。设计也越来越为了满足航天器的装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端套夹紧装置,占用空间小,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对装配空间和装配地点没有限制,提高了航天器装配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端套夹紧装置,包括施力螺杆、本体、活动钳口和夹紧钳口,所述本体为门形结构,封闭的一端为端部,开口的一端为底部,所述活动前后和夹紧钳口设在所述端部和底部之间,所述施力螺杆穿过所述端部与所述活动钳口固定连接,所述施力螺杆与所述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紧钳口设在所述活动钳口远离所述施力螺杆的一端,所述夹紧钳口与所述活动钳口对应设置,对端套进行夹紧。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钳口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本体的断面设置,所述夹紧钳口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对应设置,实现对端套的夹紧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断面对应厚形成半圆形或∞形。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钳口包括活动块和转接块,所述第一定位槽设在所述活动块上,所述活动块通过U形槽嵌设在所述转接块的一端,转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螺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紧钳口远离所述活动钳口的一端设在夹紧限位杆上,所述底部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夹紧限位杆之间设有感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通过限位销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限位块设在本体的中部,所述限位销贯穿所述本体和限位块设置,所述限位销突出所述本体的部分设有定位孔,在定位孔内设置R销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钳口的两端设有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凸起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二者间隙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夹紧限位杆的两端设有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凸起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二者间隙配合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两端设有第三导向凸起,所述第三导向凸起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二者间隙配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区域为圆形,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支撑座与夹紧限位杆固定,所述支撑座嵌设在所述夹紧限位杆内固定,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设有正多边形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伸入到所述压力传感器内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内嵌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施力螺杆通过梯形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施力螺杆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还设有操作手轮,所述操作手轮的外圈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波浪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利用已有的设备进行改装,实现了对传统的代替,并解决了现有装配任务中遇到的工艺难点,提高了装配效率;2、本专利技术本申请有效的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本装置的可操作性较强,携带方便,对安装空间没有要求,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解决了传统庞大设备的不便于携带的缺点;同时对于一些装配空间和装配地点有严格要求的装配任务,解决传统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装配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端套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夹紧钳口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夹紧钳口为圆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施力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夹紧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压力传感器及支撑座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限位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施力螺杆;11、操作手轮;2、本体;21、端部;22、底部;23、导向槽;3、活动钳口;31、活动块;32、转接块;33、第一定位槽;34、U形槽;35、第一导向凸起;4、夹紧钳口;41、第二定位槽;5、夹紧限位杆;51、第二导向凸起;6、压力传感器;61、支撑座;62、连接凸起;7、限位块;71、第三导向凸起;8、限位销;8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钢丝绳和芳纶绳等绳索连接方式在航天器各类机构中经常用到,探月二期某探测器的转移机构释放装置和悬梯展开联动装置中就采用钢丝绳连接方式,端部固定形式采用金属端套夹紧固定形式,端套采用机械夹紧的工艺方法,因机构装配空间和装配地点收到制约成为工艺难点,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钢丝绳和纺纶绳等绳索连接方式,绳索连接强度影响着机构产品的可靠性,在机构装配过程中,绳索固定方式和质量成为装配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为端套夹紧装置,包括施力螺杆1、本体2、活动钳口3和夹紧钳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端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螺杆、本体、活动钳口和夹紧钳口,所述本体为门形结构,封闭的一端为端部,开口的一端为底部,所述活动前后和夹紧钳口设在所述端部和底部之间,所述施力螺杆穿过所述端部与所述活动钳口固定连接,所述施力螺杆与所述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紧钳口设在所述活动钳口远离所述施力螺杆的一端,所述夹紧钳口与所述活动钳口对应设置,对端套进行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端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螺杆、本体、活动钳口和夹紧钳口,所述本体为门形结构,封闭的一端为端部,开口的一端为底部,所述活动前后和夹紧钳口设在所述端部和底部之间,所述施力螺杆穿过所述端部与所述活动钳口固定连接,所述施力螺杆与所述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紧钳口设在所述活动钳口远离所述施力螺杆的一端,所述夹紧钳口与所述活动钳口对应设置,对端套进行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钳口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本体的断面设置,所述夹紧钳口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对应设置,实现对端套的夹紧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断面对应厚形成半圆形或∞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钳口包括活动块和转接块,所述第一定位槽设在所述活动块上,所述活动块通过U形槽嵌设在所述转接块的一端,转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螺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套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钳口远离所述活动钳口的一端设在夹紧限位杆上,所述底部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夹紧限位杆之间设有感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生焦云雷冀巍吕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