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义学专利>正文

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17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包括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焊接封护修复和阻锈耐候修复,属于铸铁文物修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修补材料为同材质的白口薄壁可煅铸铁,其机械性能同时具有可焊接性,耐蚀性,与原文物材料化学成份相近,使得焊接处具有很高的强度,焊后容易打磨,特别适用于室外薄壁铸铁文物局部焊接修复。本发明专利技术焊接方法具有良好的铺展性,确保焊接后不产生热裂和冷裂,使焊缝处具有较好的强度与刚度,经整理成形加工后,喷刷防锈油剂可确保恢复文物原貌与原形状。

A restoration method of outdoor thin wall cast iron cultural rel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制文物修复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很早就专利技术了冶炼与铸造技术,唐宋时期铸造技术更是达到了鼎盛,匠人们用聪明智慧掌握了白口铸铁采取退火的技术方法,铸造的铁经幢历经近二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蚀,未成锈蚀,仍保持黝黑、光亮,比如上世纪80年代前一直安放在湖南省常德市德山古乾明寺前的铁经幢,就是常德匠人选用白口生铁浇铸而成的薄壁铁经幢。在上世纪80年代,该铁经幢因天灾人祸造成了一定的损坏,为了使这个受损的铁制文物能够继续让人们观赏、研究和保存,必须对其进行修补复原。然而,由于40年前该铸铁文物附近的工厂,排放了近十种化学物质对文物造成了侵蚀,改变了铁经幢自身的防锈功能,加之被人为破损的文物碎片达30余块,进一步加快了受损文物的氧化趋势与锈蚀速度,锈壳加厚,给修补焊接修复铁质文物留下腐蚀隐患,不利于室外薄壁铁质文物长期保存。此外,如果采用现有的铸铁制材料和传统的方法进行填补和焊接,则会因为填补材料与母体材质不匹配,局部填补、焊接边沿还会炸裂,不能满足接头处的强度要求。所以,很有必要研究一种与文物母体材料元素相吻合的耐锈、防蚀和封护耐候材料,以及一种新型焊接方法,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最终恢复文物的原貌和原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铸铁制材料与焊接母体材料的化学元素物质含量不同,以及利用现有焊接技术与母体焊接后,会导致焊接处出现热裂与冷裂的问题,焊接处退火变薄,改变了铸铁的氧化途径,导致氧化趋势加速锈蚀反映速度。同时,因锈导致锈壳增多增厚,会造成铁制文物二次伤害,不利于铸铁制文物长期保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焊接封护修复和阻锈耐候修复,具体的修复过程如下:(一)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采用废弃的白口可煅铸铁作为基料,废弃基料中内含碳、硅、锰、硫、磷元素,取铜0.04kg、钒0.06kg、镍0.04kg、铝0.06kg、钴0.02kg、锌0.02kg与废弃基料9.76kg混合配料后放入石墨罐中,经1600℃高温溶化,将溶化后的铁水浇灌于型砂模型中,待冷却后清除型砂,经焖火炉300℃煅烧时效退火,即得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相比于普通的白口可煅铸铁基料增加了铜、钒、镍、铝、钴和锌等铁素质,经焊接试验无热炸裂和冷裂,与破损的文物碎片材质大致相同。(二)焊接、封护修复修复过程中的焊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就是在文物的薄壁生铁裂缝处,通过焊接将文物与修补材料融为一体,焊接时需要增加铁丝或熟铁焊条,实施冷焊,由于熟铁或铁丝中除含有铁、碳以外,还含有铜、钒、镍、铝、钴、锌等能够改善焊接性能的元素体,增加铁丝或铜丝或采用熟铁焊条可改变焊接处的铁素质。将步骤(一)制备的修复材料与文物母体进行焊接前,先对文物母体薄壁断面的两侧边沿进行打磨,将断面处打磨成为V形刀口状,然后将刀口状的断面处预热,使温度达到300℃~400℃;然后将事先准备的修复材料也裁剪成与断面处相吻合的形状,通过点焊固定修复材料边沿的几个位置,再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处用生铁焊条加入铁丝或用熟铁焊条,电压调制180V,采用型号为MG289焊条施焊,利用铁素质缓解应力的原理,焊接处不会出现各种裂纹,保持焊路平缓顺直,即可。由于铜、钒、镍、铝、钴和锌等新配元素铁素质,可对焊接处进行锈蚀封护,不会先于母体文物生锈,以达到阻锈耐候的目的。(三)阻锈耐候修复a.预先制备一种缓蚀耐候的防锈油剂,是采用天然的桐油和茶油,按9:1的配比比例混合,经270℃高温煮沸后,经200℃中火熬制10分钟,再由120℃纹火慢熬30分钟,制成防锈油剂。b.修复时,在步骤a制备的防锈油剂中加入漆包线绝缘漆,防锈油剂与漆包线绝缘漆的混合比例为10:1,搅拌调匀后喷刷在母体薄壁铸铁文物的整个外壁上,喷刷均匀,即可。所述的漆包线绝缘漆为市购产品,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作详细描述。通过现场操作发现,采用普通材料与传统焊接手法,与母体焊接冷却后会产生应力变异而炸裂、变薄,并失去自防锈蚀功能,不能满足母体对填补材料和焊接接头的强度和文物防蚀阻锈等要求。所以必须研究一种与母体材料中化学元素成份,功能一致的新型材料铁素体,以及焊接技术和防锈油剂,以确保焊接后的接头具有母体相一致的强度与耐候功能。与现有的普通焊接技术以及普通焊料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材料白口可煅铸铁,并在薄壁铸铁文物焊接处增加铁丝或采用熟铁焊条,在焊接修复过程中匹配C—Si—Mn—S—P—Cu—V—Ni—Al—Co—Zn元素材料,使铁素体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与母体焊接无热炸裂和冷裂,接头具有很高强度,而且对于薄壁铸铁制文物母体材料无腐蚀性,且焊接后的硫渣容易清除干净,特别适用于室外古薄壁铸铁制文物破损、耐蚀阻锈、封护与修复成原貌,具体的理由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铸铁制文物填补修复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蚀性,且可焊性和耐候性都较好。这是因为在修复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尽量避免了硫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过高,而导致降低产品的耐候性,使之易生锈的问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材料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是以碳元素为主,增加铜、钒、镍、铝、钴和锌元素,使得抗耐蚀性晶体具有耐候性功能。碳,硅,锰,硫,磷、铜、钒、镍、铝、钴和锌这些金属元素能增强修复材料的强度与硬度,以形成合金金属表面抗蚀性,可以作为配位体与多种金属离子相互性作用。经焖火炉中温时效退火工艺,生成高强度的耐蚀性晶体铁素体合金,以达到缓蚀耐候阻锈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材料,与文物母体元素化学成份、材质一样,其机械性能好,具有耐候、抗自然环境的侵蚀,保证在加热、焊接过程中不被氧化、热裂或冷裂,以改善新添加和母体材料焊接接触面焊缝的形成,使所焊物体熔点及最低活性温度稍低于焊条的熔化温度。经多次焊接试验对比,母体和添补新型材料焊接处无明显变薄、发生热裂和冷裂的现象出现,效果显著,满足文物保护方面的各项要求。3、本专利技术的焊接方法具有良好的铺展性,并保证焊接后不产生热裂和冷裂(产生应力),使焊缝处具有较好的强度与刚度,经整理成形加工后,喷刷防锈油剂可确保恢复文物原貌与原形状。经过强度破坏性对比试验,修补后,满足铸铁薄壁文物的文物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4、本专利技术的阻锈防锈油剂具有耐候性,施工前,添加一定比例的漆包线用绝缘漆,经搅拌后涂刷形成整体封护缓蚀,达到阻锈、防锈耐候的目的,确保恢复文物原貌。经酸蚀冻融反复破坏性对比试验,防锈油剂涂刷的铸铁薄壁文物寺庙古钟等,满足铸铁薄壁文物的文物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5、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材料、焊接、封护、耐候阻锈等工艺技术手段,才能把它修复成一座完整的铁经幢,可供人们观赏、研究和耐候性保护的铸铁文物。在桐油与茶油匹配熬制时,根据气候撑握配料技巧,熬油时通过专利技术人耳听、观看火候、油温变化与手搅等经验,经特殊熬制和施工调配的防锈油剂,与传统方法熬制的桐油相比,它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焊接封护修复和阻锈耐候修复,具体的修复过程如下:/n(一)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n采用废弃的白口可煅铸铁作为基料,废弃基料中内含碳、硅、锰、硫、磷元素,取铜0.04kg、钒0.06kg、镍0.04kg、铝0.06kg、钴0.02kg、锌0.02kg与废弃基料9.76kg混合配料后放入石墨罐中,经1600℃高温溶化,将溶化后的铁水浇灌于型砂模型中,待冷却后清除型砂,经焖火炉煅烧时效退火,即得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n(二)焊接、封护修复/n将步骤(一)制备的修复材料与文物母体进行焊接前,先对文物母体薄壁断面的两侧边沿进行打磨,将断面处打磨成为V形刀口状,然后将刀口状的断面处预热,使温度达到300℃~400℃;然后将事先准备的修复材料也裁剪成与断面处相吻合的形状,通过点焊固定修复材料边沿的几个位置,再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处用生铁焊条加入铁丝或用熟铁焊条施焊,利用铁素质缓解应力的原理,焊接处不会出现裂纹,保持焊路平缓顺直,即可;/n(三)阻锈耐候修复/na.预先制备一种缓蚀耐候的防锈油剂,防锈油剂是采用天然的桐油和茶油混合后,经270℃高温煮沸后,经200℃中火熬制,再由120℃纹火熬制,制成防锈油剂;/nb.修复时,在步骤a制备的防锈油剂中加入漆包线绝缘漆,搅拌调匀后喷刷在母体薄壁铸铁文物的整个外壁上,喷刷均匀,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薄壁铸铁文物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焊接封护修复和阻锈耐候修复,具体的修复过程如下:
(一)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的制备
采用废弃的白口可煅铸铁作为基料,废弃基料中内含碳、硅、锰、硫、磷元素,取铜0.04kg、钒0.06kg、镍0.04kg、铝0.06kg、钴0.02kg、锌0.02kg与废弃基料9.76kg混合配料后放入石墨罐中,经1600℃高温溶化,将溶化后的铁水浇灌于型砂模型中,待冷却后清除型砂,经焖火炉煅烧时效退火,即得新型白口铸铁修补材料;
(二)焊接、封护修复
将步骤(一)制备的修复材料与文物母体进行焊接前,先对文物母体薄壁断面的两侧边沿进行打磨,将断面处打磨成为V形刀口状,然后将刀口状的断面处预热,使温度达到300℃~400℃;然后将事先准备的修复材料也裁剪成与断面处相吻合的形状,通过点焊固定修复材料边沿的几个位置,再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处用生铁焊条加入铁丝或用熟铁焊条施焊,利用铁素质缓解应力的原理,焊接处不会出现裂纹,保持焊路平缓顺直,即可;
(三)阻锈耐候修复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义学青光绪
申请(专利权)人:青义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