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外壳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127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器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包括折弯成型机、转移机构和预定型装置,所述折弯成型机用于将长条状金属板材折弯成环状的矩形箱体外壳,箱体外壳的接缝位于顶壁上;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折弯成型机上的箱体外壳转移至预定型装置,所述预定型装置用于对箱体外壳的接缝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顶壁垮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箱体外壳折弯成型过程中采用扶持机构对悬壁段进行扶持,避免成型过程中悬壁段出现垮塌,同时在箱体成型后利用预定型装置对箱体顶壁处的接缝进行临时固定,避免箱体向下游转运过程中顶壁出现垮塌,为箱体的后续加工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器外壳成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器外壳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电器设备的外壳一般采用钣金弯折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首先将带状金属板弯折成矩形筒装本体,然后在筒装本体两端铆接其余结构件以形成完整壳体。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工艺需求,箱体弯折成型过程中会在顶部出现较长的悬壁段,该悬壁段会导致箱体顶部向中间垮塌,如图2所示,这样在后续转移加工过程中会导致箱体板面变形,另外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垮塌的箱体也不利于在箱体内安装其它结构件,为后续加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器外壳成型系统,能够避免成型后的箱体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垮塌。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包括折弯成型机、转移机构和预定型装置,所述折弯成型机用于将长条状金属板材折弯成环状的矩形箱体外壳,箱体外壳的接缝位于顶壁上;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折弯成型机上的箱体外壳转移至预定型装置,所述预定型装置用于对箱体外壳的接缝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顶壁垮塌。折弯成型机包括两向背设置的折弯单元,所述折弯单元包括托台、压座和折弯辊,所述托台与机座固接,所述压座沿竖直方向与托台开合设置,压座底部设有内模块,内模块具有一锐角拐角,所述折弯辊沿平行于自身辊轴的轴线摆动设置在机座上,且当压座与托台压合时所述锐角拐角的顶点位于折弯辊的摆动轴线上,所述机座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且滑动方向与折弯辊的轴线方向垂直;还包括悬壁扶持机构,所述悬壁扶持机构用于扶持箱体板面经两次同向90°折弯后形成的悬壁段,悬壁扶持机构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且第一摆臂两端的铰接轴相互平行,还包括摆臂驱动机构,所述摆臂驱动机构被装配为既能够驱动第二摆臂相对于第一摆臂摆动,又能够驱动第一摆臂相对于机架摆动;所述第二摆臂远离第一摆臂的一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位于折弯机的旁侧,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铰接轴轴心对应箱体板面第一次折弯时的折角设置;第一摆臂与机架之间的铰接轴轴心对应箱体板面第二次折弯时的折角设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二摆臂固接的固定板以及与第二摆臂转动连接的夹板,夹板为长条状,夹板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与第二摆臂垂直;夹板的转轴上固接有一配重块;当第二摆臂处于水平状态的初始工位时,夹板和固定板分置于尚未弯折的箱体板面的上下两侧,且夹板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处于悬伸状态并与箱体板面分离;箱体板面第一次弯折时第二摆臂摆动至竖直姿态时,夹板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向相对于第二摆臂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摆动并加紧箱体板面;箱体板面第二次弯折时第一摆臂摆动至竖直姿态,第二摆臂相对于第一摆臂静止且相对于机架摆动至水平姿态,此过程中夹板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始终抵紧箱体板面和固定板;所述夹板的转轴上固接有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上分别设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还包括上下往复运动设置的抬块,以及固定设置的顶块,当第一摆臂摆动至竖直姿态时,所述抬块位于第一销轴下方并与第一销轴挡接,此时抬块向上抬升能够驱动夹板的转轴转动并使配重块的重心从夹板转轴的轴心上方越过;当第二摆臂复位至初始工位时,所述顶块与第二销轴挡接且顶块推动夹板的转轴转动使配重块的重心再次从夹板转轴的轴心上方越过从而使配重块复位;所述抬块与压座固接。所述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之间设有联动控制机构,联动控制机构被装配为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摆臂沿第一方向摆动时第一摆臂与机架相对静止,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摆臂沿第一方向摆动时第二摆臂与第一摆臂相对静止,且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摆臂沿第二方向摆动时能够同时使第二摆臂相对于第一摆臂沿第二方向摆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旋转轴线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旋转方向;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的两端,其中第一转轴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一摆臂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一摆臂构成阻尼转动配合;第一转轴又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机架连接,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被装配为使第一转轴仅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一摆臂和机架转动;第一摆臂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的第三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环形链条传动配合,第三转轴上设有与第二链轮同步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转轴与第二摆臂之间设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被装配为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摆臂摆动时离合机构分离,使第二摆臂与第二转轴构成相对转动配合,且当摆臂驱动机构与第二摆臂脱离时离合机构闭合,使第二摆臂与第二转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第二转轴固接的方轴,以及沿第二转轴的径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摆臂上的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U型槽,U型槽的宽度与方轴两相对直壁之间的宽度一致,当U型槽插在方轴上时第二摆臂与第二转轴同步转动配合,当U型插槽与方轴脱离时第二摆臂与第二转轴相对转动配合;所述摆臂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线平行,且驱动轴活动设置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所述驱动轴端部设有沿驱动轴径向设置的条形驱动块;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与第一转轴同轴的第一啮合块,第二摆臂上设有与第二转轴同轴的第二啮合块,第一啮合块的与驱动轴相对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与条形驱动块配合的条形插槽,第二啮合块与驱动轴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条形驱动块配合的扇形插槽;所述驱动轴与折弯辊的摆动轴同轴固接;所述插板与第二摆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所述第一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插板的U型插槽与方轴插合,所述插板上还设有弧形挡板,当条形驱动块沿第二转轴的径向插入扇形插槽时能够顶推弧形挡板并使插板的U型插槽与方轴脱离。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1;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1;所述第一摆臂与机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摆臂相对于机架的摆动角度限制在0-90°之间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二摆臂相对于第一摆臂的摆动角度限制在0-90°之间的第二限位块。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卸料架和卸料输送辊,转移机构位于折弯单元远离悬壁扶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卸料架包括平移支架和升降支架,所述平移支架沿平行于弯折辊的方向活动设置在一横梁上,所述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平移支架上且平移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支架竖直运动的驱动元件,所述升降支架上设有叉壁,所述叉壁向折弯单元所在的一侧悬伸设置,所述叉壁设有多个,且叉壁分别对应成型后的箱体的顶板和底板的下方设置,叉壁的悬伸段设有向上凸起的钩块;升降支架上还设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护板,所述两护板分别对应成型后的箱体的两侧壁外侧设置;所述卸料输送辊位于平移支架的平移路径下方。所述预定型装置位于卸料输送辊的输送路径上;所述预定型装置包括卡条、箱体支撑机构和插装机构,所述卡条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卡条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夹壁,两夹壁的其中一侧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两夹壁另一侧呈相互收拢状设置;所述箱体支撑机构包括外支撑部和内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成型机、转移机构和预定型装置,所述折弯成型机用于将长条状金属板材(1)折弯成环状的矩形箱体外壳,箱体外壳的接缝位于顶壁上;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折弯成型机上的箱体外壳转移至预定型装置,所述预定型装置用于对箱体外壳的接缝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顶壁垮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成型机、转移机构和预定型装置,所述折弯成型机用于将长条状金属板材(1)折弯成环状的矩形箱体外壳,箱体外壳的接缝位于顶壁上;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折弯成型机上的箱体外壳转移至预定型装置,所述预定型装置用于对箱体外壳的接缝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顶壁垮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折弯成型机包括两向背设置的折弯单元(10),所述折弯单元(10)包括托台(14)、压座(12)和折弯辊(11),所述托台(14)与机座固接,所述压座(12)沿竖直方向与托台(14)开合设置,压座(12)底部设有内模块(13),内模块(13)具有一锐角拐角,所述折弯辊(11)沿平行于自身辊轴的轴线摆动设置在机座上,且当内模块(13)与托台(14)压合时所述锐角拐角的顶点位于折弯辊(11)的摆动轴线上,所述机座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且滑动方向与折弯辊(11)的轴线方向垂直;还包括悬壁扶持机构(20),所述悬壁扶持机构(20)用于扶持箱体板面经两次同向90°折弯后形成的悬壁段,悬壁扶持机构(20)包括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所述第一摆臂(21)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22)的一端铰接,且第一摆臂(21)两端的铰接轴相互平行,还包括摆臂驱动机构,所述摆臂驱动机构被装配为既能够驱动第二摆臂(22)相对于第一摆臂(21)摆动,又能够驱动第一摆臂(21)相对于机架摆动;所述第二摆臂(22)远离第一摆臂(21)的一端设有夹持机构(30);所述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位于折弯单元(10)的旁侧,第一摆臂(21)与第二摆臂(22)之间的铰接轴轴心对应箱体板面第一次折弯时的折角设置;第一摆臂(21)与机架之间的铰接轴轴心对应箱体板面第二次折弯时的折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0)包括与第二摆臂(22)固接的固定板(32)以及与第二摆臂(22)转动连接的夹板(31),夹板(31)为长条状,夹板(3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与第二摆臂(22)垂直;夹板(31)的转轴上固接有一配重块(33);当第二摆臂(22)处于水平状态的初始工位时,夹板(31)和固定板(32)分置于尚未弯折的箱体板面的上下两侧,且夹板(31)在配重块(33)的作用下处于悬伸状态并与箱体板面分离;箱体板面第一次弯折时第二摆臂(22)摆动至竖直姿态,夹板(31)在配重块(33)的作用下向相对于第二摆臂(22)向靠近固定板(32)的方向摆动并加紧箱体板面;箱体板面第二次弯折时第一摆臂(21)摆动至竖直姿态,第二摆臂(22)相对于第一摆臂(21)静止且相对于机架摆动至水平姿态,此过程中夹板(31)在配重块(33)的作用下始终抵紧箱体板面和固定板(32);所述夹板(31)的转轴上固接有第一摆杆(34)和第二摆杆(36),所述第一摆杆(34)和第二摆杆(36)上分别设有第一销轴(35)和第二销轴(37);还包括上下往复运动设置的抬块(15),以及固定设置的顶块(38),当第一摆臂(21)摆动至竖直姿态时,所述抬块(15)位于第一销轴(35)下方并与第一销轴(35)挡接,此时抬块(15)向上抬升能够驱动夹板(31)的转轴转动并使配重块(33)的重心从夹板(31)转轴的轴心上方越过;当第二摆臂(22)复位至初始工位时,所述顶块(38)与第二销轴(37)挡接且顶块(38)推动夹板(31)的转轴转动使配重块(33)的重心再次从夹板(31)转轴的轴心上方越过从而使配重块(33)复位;所述抬块(15)与压座(12)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21)、第二摆臂(22)之间设有联动控制机构,联动控制机构被装配为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摆臂(22)沿第一方向摆动时第一摆臂(21)与机架相对静止,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摆臂(21)沿第一方向摆动时第二摆臂(22)与第一摆臂(21)相对静止,且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摆臂(21)沿第二方向摆动时能够同时使第二摆臂(22)相对于第一摆臂(21)沿第二方向摆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旋转轴线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旋转方向;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21)的两端,其中第一转轴(23)通过第一单向轴承(233)与第一摆臂(21)连接,第二转轴(24)与第一摆臂(21)构成阻尼转动配合;第一转轴(23)又通过第二单向轴承(232)与机架连接,第一单向轴承(233)和第二单向轴承(232)被装配为使第一转轴(23)仅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一摆臂(21)和机架转动;第一摆臂(21)上设有与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平行的第三转轴(25),第一转轴(23)上设有第一链轮(231),第三转轴(25)上设有第二链轮(251),第一链轮(231)和第二链轮(251)之间通过环形链条(26)传动配合,第三转轴(25)上设有与第二链轮(251)同步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252),第二转轴(24)上设有与第一齿轮(252)啮合的第二齿轮(241),第二转轴(24)与第二摆臂(22)之间设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被装配为当摆臂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摆臂(22)摆动时离合机构分离,使第二摆臂(22)与第二转轴(24)构成相对转动配合,且当摆臂驱动机构与第二摆臂(22)脱离时离合机构闭合,使第二摆臂(22)与第二转轴(24)同步转动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第二转轴(24)固接的方轴(242),以及沿第二转轴(24)的径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摆臂(22)上的插板(223),所述插板(223)上设有U型槽,U型槽的宽度与方轴(242)两相对直壁之间的宽度一致,当U型槽插在方轴(242)上时第二摆臂(22)与第二转轴(24)同步转动配合,当U型插槽与方轴(242)脱离时第二摆臂(22)与第二转轴(24)相对转动配合;所述摆臂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27),所述驱动轴(27)的轴线与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的轴线平行,且驱动轴(27)活动设置与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之间;所述驱动轴(27)端部设有沿驱动轴(27)径向设置的条形驱动块(271);所述第一摆臂(21)上设有与第一转轴(23)同轴的第一啮合块(211),第二摆臂(22)上设有与第二转轴(24)同轴的第二啮合块(221),第一啮合块(211)的与驱动轴(27)相对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与条形驱动块(271)配合的条形插槽(212),第二啮合块(221)与驱动轴(27)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条形驱动块(271)配合的扇形插槽(242);所述驱动轴(27)与折弯辊(11)的摆动轴同轴固接;所述插板(223)与第二摆臂(2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225),所述第一弹性单元(225)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插板(223)的U型插槽与方轴(242)插合,所述插板(223)上还设有弧形挡板(224),当条形驱动块(271)沿第二转轴(24)的径向插入扇形插槽(242)时能够顶推弧形挡板(224)并使插板(223)的U型插槽与方轴(242)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52)和第二齿轮(241)之间的传动比为1:1;所述第一链轮(231)和第二链轮(251)之间的传动比为1:1;所述第一摆臂(21)与机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摆臂(21)相对于机架的摆动角度限制在0-90°之间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摆臂(21)与第二摆臂(22)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二摆臂(22)相对于第一摆臂(21)的摆动角度限制在0-90°之间的第二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外壳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卸料架(40)和卸料输送辊(50),转移机构位于折弯单元(10)远离悬壁扶持机构(20)的一侧,所述卸料架(40)包括平移支架(42)和升降支架(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六四王选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