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01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的制备;(2)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以左旋聚乳酸、明胶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使用微流控装置制备微球;然后将微球置于碱水中处理,再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即制得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3)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采用EDC/NHS法将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进行偶联,制备成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通过一系列材料学测试、细胞实验及体内实验证明了该多孔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炎性能,纠正因炎症导致的细胞外基质代谢失平衡,促进组织功能恢复。

Preparation of L-polylactic acid porous microspheres functionalized with antagoni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炎症反应在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触发级联反应,在多个系统、器官参与疾病的发生[1-5]。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炎症反应开展了多种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激素治疗等[6]。然而,因参与炎症反应的基因较多且转染率较低,因此基因治疗的效果尚待考察[7]。而激素治疗因其带来的诸多副作用令医务工作者在使用时慎之又慎[8]。在炎症反应中,炎症因子浓度升高导致组织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进而引起功能紊乱,加速疾病进程[9]。近年来,针对炎症因子的拮抗剂疗法取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拮抗剂特异性结合炎症因子,可有效抑制其活性,从而纠正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紊乱,恢复组织功能[10,11]。与其他疗法相比,拮抗剂疗法作用靶点明确,作用效率高,微创注射至病变部位可形成局部高浓度,发挥治疗作用。通过使用不同的拮抗剂特异性结合不同的炎症因子,能够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但外源性拮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的制备/n(2)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n以左旋聚乳酸、明胶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使用微流控装置制备微球;然后将微球置于碱水中处理,再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即制得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n(3)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n采用EDC/NHS法将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进行偶联,制备成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的制备
(2)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
以左旋聚乳酸、明胶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使用微流控装置制备微球;然后将微球置于碱水中处理,再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即制得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
(3)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
采用EDC/NHS法将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进行偶联,制备成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制备BSA水溶液,向BSA水溶液中加入拮抗剂;将乙醇泵入BSA溶液中,室温下搅拌过夜;将溶于醋酸的壳聚糖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混合;接着再泵入乙醇溶液,室温搅拌混合;将混合液离心用50%乙醇溶液清洗多次,即制得负载拮抗剂的BSA纳米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拮抗剂功能化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醇第一次泵入BSA溶液的流量为2mL/min;乙醇第二次泵入BSA溶液的流量为0.5mL/min,乙醇第二次泵入BSA溶液后于室温搅拌混合的时间为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拮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顾勇崔文国蔡峰许眙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