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喉糖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润喉糖包含叶下花60‑120份、鱼腥草20‑50份、金银花20‑50份和辅料220.1‑551份,另外还可包含白茶20‑50份、桔梗10‑30份、甘草10‑30份。其中,叶下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酚酸类、核苷类和倍半萜内酯类等多种化合物,与鱼腥草等中药材复配后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导致的炎症、咳嗽等症状,制得的润喉糖具有明显改善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的作用。此外,为提高润喉糖各药效成分如黄酮类、萜类物质等含量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常规技术方案上增加挥发油回收步骤,通过药效成分检测,各有效成分转移率达到90‑95%,具有经济环保优势,且制得润喉糖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喉糖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是一种润喉糖。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咽喉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咽炎按照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我国急、慢性咽炎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文献报道,慢性咽炎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10-12%,多发生于成年人,且城市发病率高,并呈逐渐上升趋势。慢性咽炎复发率高,其发病与环境污染、饮食习惯、生活规律以及咽部局部刺激等有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此外由于教师这一行业工作的特殊性,慢性咽炎已成为他们的“职业病”,浙江地区教师体检发现,有急慢性咽喉炎的老师比例是55%。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其中一类,分别处于慢性咽炎发展的不同阶段,常由萎缩性鼻炎蔓延而来,病因不明。现代医学提出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失调、臭鼻杆菌和类白喉杆菌的感染、维生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均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有关。发病初期为粘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继因粘膜下层慢性炎症,逐渐发生机化与收缩,压迫粘液腺和血管,妨碍腺体分泌和营养供给,致使粘膜及粘膜下层逐渐萎缩变薄。咽后壁上可有干痂皮附着,或有臭味。萎缩性咽炎多发于绝经期妇女,这一现象可能与绝经期妇女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有人主张在妇女绝经期前后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防治该病症。但长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导致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故该疗法在临床使用中受限。此外,在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中,西医疗法虽然具有见效快优势,但是难以达到持久作用的治疗效果,且由于西药的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对于该类慢性炎症,应用辩证中药治疗方法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属阴虚内热所致。分虚实两面而言,实者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宣降失司,致咽干、干咳少痰、口干渴等津液亏耗之症,此为主;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津液亏少,无津液下济大肠,致大便干结难解,此为次。虚者乃病久伤肾,肾精亏虚,阴虚津少,不能上承咽喉故咽干,有灼热感;阴虚火旺,虚火久灼肌膜,气血滞留,咽喉失于濡养,则可见咽腔宽阔,粘膜变薄而萎缩,表面干燥少津,并有痂皮。由此中医治疗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以养阴利咽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治疗。目前市面上生产销售的润喉糖组方大部分含有胖大海、藏青果、枇杷叶、罗汉果、芦根等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效果的中药材,常用于慢性咽喉炎。但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主要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有关,中老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降低,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减少,导致唾液流率减慢,颌下腺腺体萎缩,因此其病理与普通的慢性咽炎不同,服用市售润喉糖无法达到治愈或缓解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喉糖及其制备方法,其可用于治疗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一种润喉糖,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叶下花60-120份、鱼腥草20-50份、金银花20-50份和辅料220.1-551份。其中,上述润喉糖中还可以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茶20-50份、桔梗10-30份、甘草10-30份。此外,上述辅料包括芳香剂0.1-1份和甜味剂220-550份;进一步的,辅料为异麦芽糖醇200-500份、木糖醇20-50份、天然薄荷脑0.1-1份。进一步优选,上述润喉糖的组方及其重量组成为:叶下花90份、鱼腥草30份、金银花30份、白茶30份、桔梗15份、甘草15份、异麦芽糖醇400份、木糖醇40份、天然薄荷脑0.4份。叶下花为云南特色药材,味苦,性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各种骨折、虚劳咳喘等病症。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叶下花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酚酸类、核苷类和倍半萜内酯类等多种化合物,如化合物A、B、C、D、E、F等(如下所示),能有效激活唾液腺细胞,使分泌低下的唾液细胞的唾液分泌量增加,颌下腺腺体被浸润,从而抑制腺体萎缩,缓解了咽喉干燥导致的炎症、咳嗽等症状,由此可用于治疗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尤其是叶下花与鱼腥草等中药材复配后,其药效更显著。鱼腥草味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痛肿疮毒等病症。鱼腥草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主要活性物质为挥发油和槲皮苷等黄酮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急性热病及外科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疥疮肿痛、痢疾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有机酸类和黄酮类物质。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有宣肺、祛痰、利咽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桔梗具有镇咳、抗炎、降血糖、降血脂、阵痛解热、抗溃疡等作用。桔梗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桔梗总皂苷。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等症。甘草主要药效成分为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甘草根及根茎含甘草甜素,因此其既是药物,也是一种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其可调节口感和药性,缓解药物毒性,提升组合物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效果。白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祛暑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白茶有特殊香味,使人口气香洁,还可治痰多、咳嗽等病症。单一的白茶产品功效成分不全面,其与中药材复配之后,可提升保健效果和药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润喉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重量份称取叶下花、鱼腥草、金银花,粉碎,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蒸馏1-3小时,收集挥发成分A,其余部分B收集待用;(2)、向步骤(1)中的其余部分B中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提取1-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E;(3)、将所得滤液E浓缩到在60-80℃条件下热测相对密度为1.3-1.5的浸膏;(4)、向步骤(3)的浸膏中加入80-95%乙醇进行醇沉,使含醇量为50-65%,静置20-48小时,醇沉过程密封,防止乙醇挥发;(5)、将醇沉上清液过滤,回收乙醇,将药液浓缩至60-80℃条件下热测相对密度为1.3-1.5的浸膏,备用;(6)、在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中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溶解,加入步骤(5)的浸膏,在90-120℃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过滤,滤液经140-160℃真空熬煮5-10分钟,冷却后加入天然薄荷脑和步骤(1)所得挥发成分A,搅拌均匀,浇注成型,铝塑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润喉糖,也可以是按照如下工艺制备:(1)、按照重量份称取叶下花、鱼腥草、金银花,粉碎,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蒸馏1-3小时,收集挥发成分A,其余部分B收集待用;(2)、按照重量份称取白茶、桔梗、甘草,粉碎,加入处方量药材10-15倍量体积的水,蒸馏1-4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喉糖,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叶下花60-120份、鱼腥草20-50份、金银花20-50份和辅料220.1-55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喉糖,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叶下花60-120份、鱼腥草20-50份、金银花20-50份和辅料220.1-5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喉糖,其特征在于,组分还可包含桔梗10-30份、白茶20-50份、甘草10-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喉糖,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芳香剂0.1-1份和甜味剂220-5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喉糖,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异麦芽糖醇200-500份、木糖醇20-50份、天然薄荷脑0.1-1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润喉糖,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叶下花90份、鱼腥草30份、金银花30份、白茶30份、桔梗15份、甘草15份、异麦芽糖醇400份、木糖醇40份、天然薄荷脑0.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润喉糖,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叶下花、鱼腥草、金银花粉碎,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蒸馏1-3小时,收集挥发成分A,其余部分B收集待用;
(2)、向步骤(1)中的其余部分B中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提取1-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E;
(3)、将所得滤液E减压浓缩至在60-80℃条件下热测相对密度为1.3-1.5的浸膏;
(4)、向步骤(3)的浸膏中加入80-95%乙醇进行醇沉,使含醇量为50-65%,静置20-48小时,醇沉过程密封,防止乙醇挥发;
(5)、将醇沉上清液过滤,回收乙醇,将药液浓缩至60-80℃条件下热测相对密度为1.3-1.5的浸膏,备用;
(6)、在处方量的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中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溶解,加入步骤(5)的浸膏,在90-120℃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过滤,滤液经140-160℃真空熬煮5-10分钟,冷却后加入天然薄荷脑和步骤(1)所得挥发成分A,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润喉糖,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叶下花、鱼腥草、金银花,粉碎,加入5-10倍量体积的水,蒸馏1-3小时,收集挥发成分A,其余部分B收集待用;
(2)、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铃,褚晓波,金汉台,金志文,陈丽诗,姚建标,吴健,虞利东,祝雷强,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恩贝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