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93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特点是包括蒸锅与煎锅,煎锅反扣在蒸锅上方作为锅盖,蒸锅的开口边缘处设有第一环形翻边,煎锅的开口边缘设有第二环形翻边,当煎锅作为锅盖使用时,第一环形翻边压设在第二环形翻边上,第一环形翻边与第二环形翻边之间具有出气的间隙;优点是煎锅可以作为蒸锅的锅盖使用,实现一锅多用,不需要为达到多种烹调方式购入各种锅类,更加节省空间。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aming and frying pan which can change the bottom pan and th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
技术介绍
蒸锅主要用于家庭、饮食店、食堂、餐馆、饭店等场所清蒸或清炖鱼虾类、禽蛋类、肉类、面食类等食物。也可以用来快速加热饭菜和各种其它食物;蒸锅还可用于炖汤,煲粥;蒸面食。在专利公开号CN208371530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锅具,其问题是,煎锅的底面为平面,不像传统的锅盖是个弧面。作为蒸锅盖子使用时,平面的水滴沿着整个平面的范围下落,尤其是水滴在中间下落,当滴到面食(馒头)时会使面食糊化。其次,煎锅作为锅盖使用时再被气体冲击时容易偏移,如何快速简便的进行定位也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煎锅可用作蒸锅的锅盖使用,实现一锅多用,不需要为达到多种烹调方式购入各种锅类,节省空间。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锅与煎锅,所述煎锅反扣在蒸锅上方作为锅盖,煎锅上设有连接侧耳,所述煎锅底面为平面,设有导流结构将煎锅中心的水蒸气凝珠导向平面的周边滴下。进一步的,所述煎锅平面上设有向内凸起的纹路,纹路的中心聚集在一起,平面上位于纹路的外缘设有凸点。进一步的,纹路包括由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状放射的螺旋线,螺旋线的宽度从其中间处向两端逐渐缩小。纹路呈螺旋状由多个螺旋线组成。进一步的,螺旋线内端与煎锅锅底齐平,螺旋线高度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增高,外端指向凸点,凸点高度大于螺旋线高度。进一步的,螺旋线的截面外缘为弧形面,所述螺旋线的表面为磨砂面。进一步的,凸点与纹路之间设有导引槽,导引槽槽底与煎锅底面齐平,导引槽的间距为4~8mm。进一步的,煎锅开口向下时,凸点的最低面低于纹路的最低面。进一步的,凸点为弧形面。进一步的,煎锅上的连接侧耳与把手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蒸锅与煎锅的锅口处均设有环形翻边,所述的环形翻边面面接触,环形翻边上具有出气的间隙,所述蒸锅的环形翻边上设有环形的挡边,所述挡边用于限制煎锅的径向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煎锅反扣在蒸锅上方作为锅盖,蒸锅的开口边缘处设有环形翻边,煎锅的开口边缘设有环形翻边,当煎锅作为锅盖使用时,两环形翻边压设在第二环形翻边上,第一环形翻边与第二环形翻边之间具有出气的间隙;煎锅可以作为蒸锅的锅盖使用,实现一锅多用,不需要为达到多种烹调方式购入各种锅类,更加节省空间。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
技术介绍
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蒸锅与煎锅组合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蒸锅与煎锅组合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煎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蒸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纹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水滴流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套锅包括蒸锅1与煎锅2,在套锅中每个套锅单件都有关联功能。而往往煎锅2不能与套锅匹配使用。因此,将煎锅2赋予锅盖的功能,将煎锅2反扣在蒸锅1上方作为锅盖。优选的,蒸锅1的开口边缘处设有第一环形翻边3,煎锅2的开口边缘设有第二环形翻边4,第一环形翻边3上还设有一圈挡边。煎锅2盖到蒸锅1上时,第一环形翻边3和第二环形翻边4面面接触,第二环形翻边4架设在第一环形翻边3上,第一环形翻边3与第二环形翻边4之间具有出气的间隙。因为煎锅2上不设气口,因此由出气的间隙出气。间隙包括在第一环形翻边3或第二环形翻边4上设磨砂面,使其有垫起来的空隙产生,或者也包括开设用于出气的开口。而第一环形翻边3上的挡边用于限制煎锅的径向移动,可以快速的定位。煎锅2上设有两个连接侧耳5,对称的设在煎锅2的外侧壁上,当作为煎锅2使用时,在其中一个连接侧耳5上装上长手柄,方便烹饪时持握,长手柄与连接侧耳5可拆卸连接;当作为锅盖使用时,卸下长手柄,在两个连接侧耳5上均装上短提手,在使用时锅盖温度较高,方便使用者打开锅盖,防止烫伤。优选的,煎锅2作为锅盖时,在内部产生蒸汽附着在煎锅2的平面的底面上。为了防止蒸汽凝结水珠后全面下落需要将水珠引导到煎锅2边缘落下。因此需要设置导流结构,但是导流结构也不能影响煎锅2正常的使用。优选的,导流结构包括在底部平面设向内凸起的纹路8,纹路8呈螺旋状且由多个螺旋线9组成,由中心向四周外缘放射,平面上位于纹路的外缘设有凸点11。更优选的,一个凸点对着一根螺旋线9。具体的,螺旋线9的宽度从其中间处向两端逐渐缩小,由于螺旋线9内端集中在一起,所以内端越细则螺旋线9条数可以越多,螺旋线9外端指向凸点11并与其对应,因此也是需要较细的尖端。中间较粗可以加强蒸汽凝珠的吸附。又具体的,螺旋线9内端与煎锅2锅底齐平,螺旋线9高度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增高,煎锅2倒扣时,凝珠从高端流向低端,煎锅2平面中间有较密的螺旋线9,因此,煎锅2中间的凝珠附着在螺旋线9上从螺旋线9内端流向外端。优选的,螺旋线9的截面外缘为弧形面,螺旋线9的外表面为磨砂面,磨砂面增加凝珠的吸附力,不至于在煎锅2中心位置下落。由于螺旋线9内端与外端的倾斜角度不大,做不到自然重力下流,在螺旋线9上的凝珠通过水珠自身的张力一滴滴的吸附在一起,外端的凝珠下落时也给内端的凝珠拉力,使其向外端流动。优选的,凸点11与螺旋线9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导引槽12,螺旋线9外端指向凸点11,凸点11高度大于螺旋线9高度。导引槽12的底面即为煎锅2的平面。导引槽12的作用:各个螺旋线9外端间距较大,将部分煎锅2外缘的凝珠通过张力凝结,再由凸点11导流。凸点11为弧形凸面且为光面,其流速大于螺旋线9,导引槽12中的水滴作为张力中介,将凸点11与螺旋线9外端的水滴连接,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锅与煎锅,所述煎锅反扣在蒸锅上方作为锅盖,煎锅上设有连接侧耳,所述煎锅底面为平面,设有导流结构将煎锅中心的水蒸气凝珠导向平面的周边滴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锅与煎锅,所述煎锅反扣在蒸锅上方作为锅盖,煎锅上设有连接侧耳,所述煎锅底面为平面,设有导流结构将煎锅中心的水蒸气凝珠导向平面的周边滴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平面上设有向内凸起的纹路,纹路的中心聚集在一起,平面上位于纹路的外缘设有凸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纹路包括由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状放射的螺旋线,螺旋线的宽度从其中间处向两端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螺旋线内端与煎锅锅底齐平,螺旋线高度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增高,外端指向凸点,凸点高度大于螺旋线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底锅与锅盖的蒸煎套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平胡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欣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