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790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及其制备方法,蒜蓉小龙虾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0‑20份、鸡脂油10‑15份、奶油8‑15份、蒜蓉酱80‑100份、食用盐5‑8份、鸡精3‑6份、味精3‑6份、大蒜精油0.4‑0.6份、护色溶液1‑2份和山梨酸钾0.06‑0.08份;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L‑半胱氨酸溶液4‑6%。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调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蒜蓉小龙虾调料味道鲜美,蒜香浓郁,色泽明亮,其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提升了产品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调料中蒜蓉颜色暗淡无食欲、蒜蓉风味欠佳、易出现褐变现象和保质期较短等问题。

A kind of garlic crayfish season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调料
,具体涉及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肉质鲜美,弹性十足,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营养特性,因而广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小龙虾产业迅速增长,消费市场异常“火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备菜,但是对于厨艺欠佳的人往往是到餐馆食用,消费较高。随着调味品产业的发展,各种菜品调味料的出现为大众带来了便利,让普通人在家也能做出餐馆的味道。目前常见的小龙虾调料口味主要有麻辣、油焖、蒜蓉等,其中麻辣小龙虾及油焖小龙虾因口味辛辣,吃后肠胃常有不适,而蒜蓉味小龙虾因口感较为清淡,老少皆宜,且大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而且含有特殊的抗菌、抗癌等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大家对蒜蓉小龙虾喜好度不断提高。但现有大多数的蒜蓉小龙虾调料中的蒜蓉颜色暗黄、无光泽、制备出的蒜蓉小龙虾的蒜香味不足,这是因为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大蒜常会出现绿变现象,导致产品中的蒜蓉颜色暗淡无食欲,而大蒜绿变色素是引起绿变的主要原因,由于大蒜绿变色素不稳定,在不同温度、pH值、盐、硫化物等因素条件下,会导致大蒜制备蒜蓉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绿变,尤其是低温条件。目前,为防止蒜蓉小龙虾调料加工过程中蒜蓉绿变,常采用漂烫、护色剂、油脂等方法对蒜蓉进行处理。但漂汤温度大多为70-90℃,会消减蒜蓉的风味。此外,在后期储存中蒜蓉也会出现褐变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降低产品保质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及其制备方法,蒜蓉小龙虾调料味道鲜美,蒜香浓郁,色泽明亮,其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提升了产品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调料中蒜蓉颜色暗淡无食欲、蒜蓉风味欠佳、易出现褐变现象和保质期较短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0-20份、鸡脂油10-15份、奶油8-15份、蒜蓉酱80-100份、食用盐5-8份、鸡精3-6份、味精3-6份、大蒜精油0.4-0.6份、护色溶液1-2份和山梨酸钾0.06-0.08份;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L-半胱氨酸溶液4-6%。进一步,蒜蓉小龙虾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5份、鸡脂油13份、奶油11份、蒜蓉酱90份、食用盐6份、鸡精5份、味精5份、大蒜精油0.5份、护色溶液2份和山梨酸钾0.07份。进一步,护色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蔗糖6-8%、壳聚糖1-1.5%和沙蒿籽胶0.6-0.8%。进一步,蒜蓉小龙虾调料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L-半胱氨酸溶液5%。进一步,L-半胱氨酸溶液浓度为5-10wt%。上述蒜蓉小龙虾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压渗透:将剥皮后大蒜与浸渍液按料液比1:1-2混合,在340-355MPa、35-45℃条件下渗透处理6-9min,料液分离,得处理后大蒜和分离液;(2)混油斩拌:向步骤(1)处理后大蒜中加入10-15wt%的菜籽油,在32-38℃温度下斩切成3-4mm的粒状蒜蓉,然后在32-38℃温度下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搅匀,得蒜蓉酱;(3)分段炒制:将剩余菜籽油、鸡脂油和奶油加热至128-135℃,然后加入步骤(2)所得蒜蓉酱炒制15-20min,待温度降至90-95℃时,加入食用盐、鸡精和味精,炒制2-4min,得中间料:(4)搅拌分装:向步骤(3)所得中间料中加入大蒜精油搅拌2-3min,然后加入护色溶液和山梨酸钾搅拌3-5min,分装,得蒜蓉小龙虾调料。进一步,步骤(1)中,浸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D-异抗坏血酸钠10-15份、柠檬酸3-6份、焦亚硫酸钠2-4份和水75-85份。进一步,步骤(1)中,料液比为1:1。进一步,步骤(4)中,护色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步骤(1)所得分离液与蔗糖、壳聚糖和沙蒿籽胶混合,得护色溶液。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蒜蓉小龙虾调料味道鲜美,蒜香浓郁,色泽明亮,其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克服了调料易变色的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保质期,有效解决了现有调料中蒜蓉颜色暗淡无食欲、蒜蓉风味欠佳、易出现褐变现象和保质期较短等问题,符合消费者口味,广受大众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在风味上通过高压渗透处理,可以抑制大蒜绿色素生成,也可避免热烫导致蒜蓉风味损失;同时,通过添加大蒜精油、奶油补充了热加工后散失的大蒜风味,产品蒜味浓郁、口感醇厚丰富,更受小朋友喜爱。3、在色泽上,通高压渗透处理后混合菜籽油恒温斩拌、L-半胱氨酸恒温搅拌,能有效防止大蒜加工过程中变绿,避免低温加速绿变的问题,同时调料中通过添加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和焦亚硫酸钠制成的浸渍液以及添加蔗糖、壳聚糖、沙蒿籽胶制备的护色液,在蒜蓉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达到护色的作用,防止调料货架期的褐变,延长保质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2份、鸡脂油10份、奶油8份、蒜蓉酱80份、食用盐5份、鸡精3份、味精4份、大蒜精油0.4份、护色溶液1份和山梨酸钾0.06份;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浓度为5wt%的L-半胱氨酸溶液4%。其中,护色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蔗糖6%、壳聚糖1%和沙蒿籽胶0.6%。上述蒜蓉小龙虾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压渗透:将剥皮后大蒜与浸渍液按料液比1:1混合,在350MPa、40℃条件下渗透处理9min,料液分离,得处理后大蒜和分离液;浸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D-异抗坏血酸钠15份、柠檬酸6份、焦亚硫酸钠4份和水85份;(2)混油斩拌:向步骤(1)处理后大蒜中加入10wt%的菜籽油,在32℃温度下斩切成4mm的粒状蒜蓉,然后在32℃温度下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搅匀,得蒜蓉酱;(3)分段炒制:将剩余菜籽油、鸡脂油和奶油加热至128℃,然后加入步骤(2)所得蒜蓉酱炒制15min,待温度降至90℃时,加入食用盐、鸡精和味精,炒制4min,得中间料:(4)搅拌分装:向步骤(3)所得中间料中加入大蒜精油搅拌3min,然后加入护色溶液和山梨酸钾搅拌3min,分装,得蒜蓉小龙虾调料。其中,护色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步骤(1)所得分离液与蔗糖、壳聚糖和沙蒿籽胶混合,得护色溶液。实施例2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5份、鸡脂油13份、奶油11份、蒜蓉酱90份、食用盐6份、鸡精5份、味精5份、大蒜精油0.5份、护色溶液2份和山梨酸钾0.07份;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浓度为6wt%的L-半胱氨酸溶液5%。其中,护色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蔗糖5%、壳聚糖1.2%和沙蒿籽胶0.7%。上述蒜蓉小龙虾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压渗透:将剥皮后大蒜与浸渍液按料液比1:1混合,在340MPa、40℃条件下渗透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0-20份、鸡脂油10-15份、奶油8-15份、蒜蓉酱80-100份、食用盐5-8份、鸡精3-6份、味精3-6份、大蒜精油0.4-0.6份、护色溶液1-2份和山梨酸钾0.06-0.08份;/n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L-半胱氨酸溶液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蒜蓉小龙虾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0-20份、鸡脂油10-15份、奶油8-15份、蒜蓉酱80-100份、食用盐5-8份、鸡精3-6份、味精3-6份、大蒜精油0.4-0.6份、护色溶液1-2份和山梨酸钾0.06-0.08份;
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L-半胱氨酸溶液4-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蓉小龙虾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菜籽油15份、鸡脂油13份、奶油11份、蒜蓉酱90份、食用盐6份、鸡精5份、味精5份、大蒜精油0.5份、护色溶液2份和山梨酸钾0.07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蒜蓉小龙虾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色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蔗糖6-8%、壳聚糖1-1.5%和沙蒿籽胶0.6-0.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蓉小龙虾调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L-半胱氨酸溶液5%。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蒜蓉小龙虾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L-半胱氨酸溶液浓度为5-10wt%。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蒜蓉小龙虾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高压渗透:将剥皮后大蒜与浸渍液按料液比1:1-2混合,在3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镓贾碧洪陈鸿岩马博伦张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