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84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希望能够使多条收割谷秆良好地汇合,并且在汇合后也能够以适当的输送姿势输送收割谷秆。使收割谷秆汇合并向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具备:对左右方向一侧的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进行夹持输送的第一夹持输送装置(50)、以及对左右方向另一侧的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进行夹持输送的第二夹持输送装置(57),构成为彼此的谷秆输送路径面对且收割谷秆汇合,第一夹持导轨(82)在比第二夹持输送装置(57)的汇合部位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位设定夹持终端位置,在比第一夹持导轨(82)的夹持终端位置靠输送下游侧的位置具备辅助输送引导件(88、89)。

Combine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行驶机体的前部具备能够收割多条量的直立谷秆的收割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机体前部具备收割直立谷秆的收割部,在位于收割部的机体后方且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状态下具备驾驶部。
技术介绍
关于第一方面,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成为如下结构:具备将收割谷秆一边在收割宽度方向上汇集一边向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备:夹持右侧的条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的第一夹持输送装置、以及夹持与左侧邻接的条的收割谷秆并向后方输送的第二夹持输送装置,使由上述各夹持输送装置输送的收割谷秆汇合并向后方输送。而且,构成为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夹持导轨在比汇合部位靠跟前的位置处结束,使来自第二夹持输送装置的收割谷秆良好地汇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841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结构中,收割谷秆的汇合作用良好地进行,但在汇合部位附近,有时无法牢固地保持收割谷秆的根部。其结果是,例如,有可能不能充分发挥收割谷秆向后方输送的输送功能而导致收割谷秆的输送拖延、或者受到穗梢侧的卡定输送装置的拉伸力而导致所输送的收割谷秆向上方拔出等,在这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关于第二方面,在这种联合收割机中,具备使所收割的多条收割谷秆在左右方向上汇合并向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尤其是,在收割条数多的情况下,输送装置具备一侧输送部,所述一侧输送部从收割部的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端部通过驾驶部的前方并朝向机体后方弯曲而朝向机体后方延伸。一侧输送部具备对收割谷秆的根部侧部位进行夹持输送的根部夹持输送装置、以及对收割谷秆的穗梢侧进行卡定输送的穗梢卡定输送装置。而且,在以往,在输送路径中的向后方弯曲的弯曲部,谷秆的穗梢侧被滑动引导板承接而引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与穗梢卡定输送装置相向的部位具备使带有卡定突起的环形转动体转动的辅助输送装置。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结构中,一侧输送部中的穗梢卡定输送装置一边卡定收割谷秆的穗梢侧一边进行输送,因此,在朝向机体后方朝向弯曲的弯曲部,被输送的收割谷秆的穗梢侧有可能因惯性力而向从输送路径离开的方向受力而移动。在上述那样的辅助输送装置沿着输送路径进行引导的区域中,穗梢侧被承接,但在辅助输送装置的输送终端部,卡定突起向从一侧输送部的穗梢卡定输送装置离开的方向转动,有可能使收割谷秆向外方侧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关于第一方面,希望能够使多条收割谷秆良好地汇合,并且在汇合后也能够以适当的输送姿势输送收割谷秆。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左右的行驶装置、具备所述左右的行驶装置的行驶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能够收割多条量的直立谷秆的收割部,所述收割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划分形成多条谷秆导入路径的多个分禾器、与全部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每一条谷秆导入路径分别对应地设置并且扶起直立谷秆的多个谷秆扶禾装置、将被导入到全部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直立谷秆切断的收割装置、以及使所收割的收割谷秆在收割宽度方向上汇合并向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备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和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具有第一环形转动体和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相向的第一夹持导轨,夹持左右方向一侧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具有第二环形转动体和与所述第二环形转动体相向的第二夹持导轨,夹持左右方向另一侧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构成为,彼此的谷秆输送路径面对,并且,由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输送的收割谷秆与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汇合,所述第一夹持导轨在比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的汇合部位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位设定夹持终端位置,在比所述第一夹持导轨的所述夹持终端位置靠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下游侧的位置,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至少位于路径下侧部位的状态具备辅助输送引导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在由第一环形转动体和第一夹持导轨夹持收割谷秆的根部的状态下进行输送。在汇合部位的跟前,没有第一夹持导轨的夹持作用,因此,在汇合部位,由第二夹持输送装置输送来的收割谷秆不会被第一夹持导轨阻碍而能够良好地汇合。而且,在比第一夹持导轨的夹持终端位置靠输送下游侧的位置,虽然没有夹持导轨的夹持作用,但利用辅助输送引导件对收割谷秆进行引导以使第一环形转动体发挥作用。其结果是,收割谷秆受到第一环形转动体的输送作用而不会拖延地朝向后方输送。因此,能够使多条收割谷秆良好地汇合,并且在汇合后也能够以适当的输送姿势输送收割谷秆。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夹持导轨的谷秆夹持区域和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输送作用区域沿着谷秆输送方向局部重叠。根据该结构,收割谷秆一边受到第一夹持导轨的夹持作用,一边在其输送终端部附近同时受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输送引导作用。其结果是,收割谷秆的根部成为不会受到第一夹持导轨的夹持作用、以及辅助输送引导件的输送引导作用中的任一个作用的状态,能够可靠地避免输送拖延或向上方拔出等不利情形。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分别设置于路径上侧部位以及路径下侧部位。根据该结构,收割谷秆通过位于路径上侧部位的辅助输送引导件和位于路径下侧部位的辅助输送引导件,以第一环形转动体从上下两侧作用的方式引导收割谷秆。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发挥引导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具备第一支承框体,所述第一支承框体将所述第一夹持导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进行按压施力及退避移动,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具备第二支承框体,所述第二支承框体将所述第二夹持导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转动体进行按压施力及退避移动,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一端部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框体,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另一端部朝向谷秆输送路径呈悬臂状延伸。对收割谷秆进行夹持输送的夹持输送装置具备支承框体,该支承框体用于将对谷秆进行按压施力的夹持导轨支承为能够退避移动。因此,在本结构中,采用有效利用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所具备的第二支承框体对辅助输送引导件的一端部进行支承的结构。辅助输送引导件根据被输送的收割谷秆的体积的差异,需要在相对于第二环形转动体接近分离的状态下进行姿势变化。因此,辅助输送引导件通过使另一端部朝向谷秆输送路径呈悬臂状延伸,从而可以进行自由的姿势变化。因此,能够与谷秆的体积的变化对应地发挥良好的辅助输送作用,而不会导致另行设置专用的支承部件等支承结构的复杂化。另外,关于第二方面,期望具备通过驾驶部的前方并朝向机体后方弯曲而朝向机体后方延伸的一侧输送部,并且,在弯曲部,能够避免收割谷秆从输送路径离开而无法进行良好的输送等的可能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设置在机体前部并收割直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左右的行驶装置、具备所述左右的行驶装置的行驶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能够收割多条量的直立谷秆的收割部,/n所述收割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划分形成多条谷秆导入路径的多个分禾器、与全部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每一条谷秆导入路径分别对应地设置并且扶起直立谷秆的多个谷秆扶禾装置、将被导入到全部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直立谷秆切断的收割装置、以及使所收割的收割谷秆在收割宽度方向上汇合并向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n所述输送装置具备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和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具有第一环形转动体和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相向的第一夹持导轨,夹持左右方向一侧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具有第二环形转动体和与所述第二环形转动体相向的第二夹持导轨,夹持左右方向另一侧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n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构成为,彼此的谷秆输送路径面对,并且,由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输送的收割谷秆与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汇合,/n所述第一夹持导轨在比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的汇合部位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位设定夹持终端位置,/n在比所述第一夹持导轨的所述夹持终端位置靠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下游侧的位置,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至少位于路径下侧部位的状态具备辅助输送引导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7 JP 2019-119904;20190627 JP 2019-119905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左右的行驶装置、具备所述左右的行驶装置的行驶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能够收割多条量的直立谷秆的收割部,
所述收割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划分形成多条谷秆导入路径的多个分禾器、与全部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每一条谷秆导入路径分别对应地设置并且扶起直立谷秆的多个谷秆扶禾装置、将被导入到全部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直立谷秆切断的收割装置、以及使所收割的收割谷秆在收割宽度方向上汇合并向后方输送的输送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具备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和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具有第一环形转动体和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相向的第一夹持导轨,夹持左右方向一侧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具有第二环形转动体和与所述第二环形转动体相向的第二夹持导轨,夹持左右方向另一侧的所述谷秆导入路径的收割谷秆的根部并向后方输送,
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构成为,彼此的谷秆输送路径面对,并且,由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输送的收割谷秆与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汇合,
所述第一夹持导轨在比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的汇合部位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位设定夹持终端位置,
在比所述第一夹持导轨的所述夹持终端位置靠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下游侧的位置,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至少位于路径下侧部位的状态具备辅助输送引导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第一夹持导轨的谷秆夹持区域和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输送作用区域沿着谷秆输送方向局部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分别设置于路径上侧部位以及路径下侧部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第一夹持输送装置具备第一支承框体,所述第一支承框体将所述第一夹持导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转动体进行按压施力及退避移动,
所述第二夹持输送装置具备第二支承框体,所述第二支承框体将所述第二夹持导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转动体进行按压施力及退避移动,
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一端部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框体,所述辅助输送引导件的另一端部朝向谷秆输送路径呈悬臂状延伸。


5.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所述联合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一树征矢保松本健安东良将池田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