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机制的飞跨电容直流变换电路中,在直流侧初始上电时,电流经过二极管给母线电容充电,达到稳态后,飞跨电容两端电压为0,此时开关模块的电压应力等于输入电压;如果开关模块的耐压值按照半母线电压选取,在直流侧输入高电压时将会超过开关模块的电压应力许可范围,导致开关模块损坏。当多路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并联时,因上电顺序不同,存在母线电压建立先于直流侧电压建立情况,此时飞跨电容两端电压为零,如果开关模块开通将导致二极管承受整个母线电压,如果二极管的耐压值按照半母线电压选取,在多路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并联时将会存在超过二极管电压应力的情况,导致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直流功率变换电路中,开关器件电压应力超过限额将导致器件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限流充电,降低开关器件因为电压应力超过限额而损坏器件的概率,提高产品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直流功率变换电路的硬件电路基础。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i、电感L、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一母线电容C1和第二母线电容C2,所述电源Vi通过所述电感L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和第一母线电容C1相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和第二母线电容C2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母线电容C2分别与所述电源Vi相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开关模块S3、第三单向导通器件D6、电阻R1和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所述第三开关模块S3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器件D6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中的飞跨电容Cf,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器件D6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和第二母线电容C2,第三开关模块S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的正极,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的负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和第二母线电容C2;
或,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开关模块S3、第三单向导通器件D6、电阻R1和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所述第三开关模块S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中的飞跨电容Cf,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单向导通器件D6的正极,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器件D6的负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和第二母线电容C2,第三开关模块S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的正极,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的负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母线电容C1和第二母线电容C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模块S1、第一单向导通器件D4和第二单向导通器件D5,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器件D4的正极通过所述电感L连接至所述电源Vi的正极,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单向导通器件D7的正极,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器件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成瑞,刘超群,何展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