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7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包括电池模块、休眠供电模块、主控模块、上电激活模块、充电激活模块,以及依次与电池模块正极连接的输入开关模块、降压模块;所述休眠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模块正极与主控模块之间,主控模块还与上电激活模块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与充电激活模块均与输入开关模块连接,且充电激活模块还分别与上电激活模块、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休眠供电模块及主控MCU,进而可提高其通用性及兼容性,同时,巧妙的利用了三极管的开关的特性,即在BMS系统关机休眠的时候,其处于完全断开的状态,即电流几乎零消耗,功耗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BMS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锂电池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电动汽车、储能以及UPS后备电源系统。但是,锂电池有个至命的缺点就是安全问题,为了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人们专利技术了锂电池保护板,即BMS(锂电池管理系统),BMS可通过关闭放电MOS管对电池的各种异常进行保护,如短路保护、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充电过压保护、电芯过温保护、温度过低保护、MOS管过温保护等。而目前,市面上的BMS供电电路一般由辅助电源DC-DC输入,没有取自电池本身,没有经过中央处理器进行算法控制,以至于存在通用性欠佳、功耗大、可靠性差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该电路增加了休眠供电模块及主控MCU,进而可提高其通用性及兼容性,同时,巧妙的利用了三极管的开关的特性,即在BMS系统关机休眠的时候,其处于完全断开的状态,即电流几乎零消耗,功耗低,且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进而无需外接按键开关,可减小PCB板的布局面积,降低成本、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包括电池模块、休眠供电模块、主控模块、上电激活模块、充电激活模块,以及依次与电池模块正极连接的输入开关模块、降压模块;所述休眠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模块正极与主控模块之间,主控模块还与上电激活模块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与充电激活模块均与输入开关模块连接,且充电激活模块还分别与上电激活模块、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用于在BMS系统接入电池模块正极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打开,进而通过降压模块对BMS系统进行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上电激活模块保持导通,进而为BMS系统持续供电;所述休眠供电模块用于在BMS系统关机休眠时,对主控模块供电;所述充电激活模块用于在BMS系统接入外部充电器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打开,进而经降压模块对BMS系统进行供电。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开关模块包括隔离二极管D1、保险电阻RF1、开关管Q1、隔离二极管D2、电阻R2;所述开关管Q1的发射极依次经保险电阻RF1、隔离二极管D1与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1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2与降压模块连接,开关管Q1的基极经电阻R2与上电激活模块、充电激活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激活模块包括启动电容C2、启动电阻R3、上电MOS管Q3、隔离二极管D5;所述上电MOS管Q3的基极依次经启动电阻R3、启动电容C2连接于电池模块正极与隔离二极管D1的公共连极端,上电MOS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上电MOS管Q3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5与电阻R2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激活模块包括隔离二极管D4、充电MOS管Q2、电阻R5、电阻R6、保护二极管D6;所述充电MOS管Q2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4连接于隔离二极管D5与电阻R2的公共连接端,充电MOS管Q2的基极依次经电阻R5、保护二极管D6与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充电MOS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电阻R5与保护二极管D6的公共连接端;所述充电MOS管Q2的基极还经电阻R6接地。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MCU、隔离二极管D3、电阻R4;所述主控MCU依次经隔离二极管D3、电阻R4连接于启动电阻R3与上电MOS管Q3的公共连接端。进一步地,所述休眠供电模块包括隔离二极管D7、限流电阻R9、开关管Q4、开关管Q5、滤波单元、稳压二极管ZD5;所述开关管Q4的集电极依次经限流电阻R9、隔离二极管D7与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4的发射极经滤波单元与主控MCU连接,开关管Q4的基极与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集电极连接于限流电阻R9与开关管Q4的公共连接端,开关管Q5的基极与限流电阻R9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基极还经稳压二极管ZD5与滤波单元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路增加了休眠供电模块及主控MCU,进而可提高其通用性及兼容性,同时,巧妙的利用了三极管的开关的特性,即在BMS系统关机休眠的时候,其处于完全断开的状态,即电流几乎零消耗,功耗低,且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进而无需外接按键开关,可减小PCB板的布局面积,降低成本、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性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省却休眠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休眠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电池模块;2—休眠供电模块;3—主控模块;4—上电激活模块;5—充电激活模块;6—输入开关模块;7—降压模块;21—滤波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包括电池模块1、休眠供电模块2、主控模块3、上电激活模块4、充电激活模块5,以及依次与电池模块1正极连接的输入开关模块6、降压模块7;所述休眠供电模块2连接于电池模块1正极与主控模块3之间,主控模块3还与上电激活模块4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4与充电激活模块5均与输入开关模块6连接,且充电激活模块5还分别与上电激活模块4、电池模块1的负极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4用于在BMS系统接入电池模块1正极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6打开,进而通过降压模块7对BMS系统进行供电;所述主控模块3用于控制上电激活模块4保持导通,进而为BMS系统持续供电;所述休眠供电模块2用于在BMS系统关机休眠时,对主控模块3供电;所述充电激活模块5用于在BMS系统接入外部充电器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6打开,进而经降压模块7对BMS系统进行供电。其中,所述输入开关模块6包括隔离二极管D1、保险电阻RF1、开关管Q1、隔离二极管D2、电阻R2;所述开关管Q1的发射极依次经保险电阻RF1、隔离二极管D1与电池模块1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1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2与降压模块7连接,开关管Q1的基极经电阻R2与上电激活模块4、充电激活模块5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4包括启动电容C2、启动电阻R3、上电MOS管Q3、隔离二极管D5;所述上电MOS管Q3的基极依次经启动电阻R3、启动电容C2连接于电池模块1正极与隔离二极管D1的公共连极端,上电MOS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上电MOS管Q3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5与电阻R2连接。所述充电激活模块5包括隔离二极管D4、充电MOS管Q2、电阻R5、电阻R6、保护二极管D6;所述充电MOS管Q2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4连接于隔离二极管D5与电阻R2的公共连接端,充电MOS管Q2的基极依次经电阻R5、保护二极管D6与电池模块1的负极连接,充电MOS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电阻R5与保护二极管D6的公共连接端;所述充电MOS管Q2的基极还经电阻R6接地;所述主控模块3包括主控MCU、隔离二极管D3、电阻R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休眠供电模块、主控模块、上电激活模块、充电激活模块,以及依次与电池模块正极连接的输入开关模块、降压模块;所述休眠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模块正极与主控模块之间,主控模块还与上电激活模块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与充电激活模块均与输入开关模块连接,且充电激活模块还分别与上电激活模块、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用于在BMS系统接入电池模块正极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打开,进而通过降压模块对BMS系统进行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上电激活模块保持导通,进而为BMS系统持续供电;所述休眠供电模块用于在BMS系统关机休眠时,对主控模块供电;所述充电激活模块用于在BMS系统接入外部充电器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打开,进而经降压模块对BMS系统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休眠供电模块、主控模块、上电激活模块、充电激活模块,以及依次与电池模块正极连接的输入开关模块、降压模块;所述休眠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模块正极与主控模块之间,主控模块还与上电激活模块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与充电激活模块均与输入开关模块连接,且充电激活模块还分别与上电激活模块、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上电激活模块用于在BMS系统接入电池模块正极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打开,进而通过降压模块对BMS系统进行供电;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上电激活模块保持导通,进而为BMS系统持续供电;所述休眠供电模块用于在BMS系统关机休眠时,对主控模块供电;所述充电激活模块用于在BMS系统接入外部充电器时导通,以控制输入开关模块打开,进而经降压模块对BMS系统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开关模块包括隔离二极管D1、保险电阻RF1、开关管Q1、隔离二极管D2、电阻R2;所述开关管Q1的发射极依次经保险电阻RF1、隔离二极管D1与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1的集电极经隔离二极管D2与降压模块连接,开关管Q1的基极经电阻R2与上电激活模块、充电激活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BMS上电唤醒零电流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激活模块包括启动电容C2、启动电阻R3、上电MOS管Q3、隔离二极管D5;所述上电MOS管Q3的基极依次经启动电阻R3、启动电容C2连接于电池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强于崇江刘启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芮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