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保护电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70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入保护电路及装置,所述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过压保护电路;第一开关与第一电源正极、负载第二端及第一电源负极连接;第二开关与第一开关、第一电源正极及负载第一端连接;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受控端连接;第一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导通,在第一电源反向接入时截止;第二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延时导通;过压保护电路,用于在第一电源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第二开关发送截止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第一电源供电的过程中实现过压保护、反接保护以及防止打火现象的多重保护,充分保障负载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保护电路及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电子领域,尤其涉及输入保护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通常是通过适配器与市电连接,适配器能够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压为电子产品进行供电。对于不同的电子产品,由于所需的供电电压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对应不同的适配器。而若将不对应的适配器与电子产品连接,将会存在因供电电压过大而导致电子产品损坏的故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保护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适配器与电子产品不对应造成电子产品过压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输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过压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受控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负载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受控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负载第一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导通,在第一电源反向接入时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延时导通;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电源电压,并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截止信号。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负载第二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MOS管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负载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可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及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MOS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二MOS管为P沟道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可选地,所述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可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可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可选地,所述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输入保护装置,所述输入保护装置包括与第一电源连接的输入保护电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被配置为如上所述的输入保护电路。本技术通过设置过压保护电路和两个控制开关,在与第一电源连接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变为导通状态,第一电源可以为负载进行供电。第二开关可以通过延时导通以避免电路接通时的瞬时电流过大。在第一电源反接时,第一开关可以由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以使负载断电;在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电源电压过大时,还可以控制第二开关截止以使负载断电。在第一电源为负载供电的过程中实现过压保护、反接保护以及防止电子器件打火的多重保护,充分保障负载运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输入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第一开关R1第一电阻20第二开关R2第二电阻30过压保护电路R3第三电阻Q1第一MOS管R4第四电阻Q2第二MOS管ZD稳压二极管Q3第一三极管C1第一电容Q4第二三极管VIN第一电源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输入保护电路,应用于输入保护装置中,该输入保护装置可以接入适配器获取第一电源电压为负载供电。其中,适配器可以接入市电,负载可以为播放器、小家电、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20及过压保护电路30。第一开关10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第一受控端与第一电源VIN正极连接,第一输入端与负载第二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VIN负极连接;第二开关20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输入端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过压保护电路;/n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受控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负载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受控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负载第一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端连接;/n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导通,在第一电源反向接入时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延时导通;/n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电源电压,并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截止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过压保护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受控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负载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受控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负载第一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导通,在第一电源反向接入时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第一电源正向接入时延时导通;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输出的第一电源电压,并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截止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负载第二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MOS管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负载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及稳压二极管;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