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所述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压及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开关组件,独立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且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输出电压,或者,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停止电压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手机终端的充电需求,手机终端上配置了通用的充电接口,不同的充电设备采用统一相似的接口,比如安卓手机采用统一的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MicroUniversalSerialBus)或类型C(TypeC)的USB接口。同时,充电环境变得非常复杂,例如,常用的充电器有车充、太阳能充电器和墙充等,手机终端被设计成可以使用不同的充电器进行充电。而不同的充电器可能具有不同的输出电压,手机终端会因为输入过高的电压造成电源管理单元(PMU,PowerManagementUnit)或者充电集成电路芯片(IC,IntegratedCircuitChip)等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压及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开关组件,独立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且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输出电压,或者,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停止电压输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用于与输入电源连接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输出电压的电源输出端和稳压组件,其中,所述稳压组件,用于产生所述参考电压;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稳压组件连接;所述开关组件,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第一电阻和稳压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稳压元件依次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参考地之间;所述稳压元件,在所述输入电压作用下被施加的电压为所述参考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元件包括:稳压二极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稳压组件连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端的所述输入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并输出第一控制子信号;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并输出第二控制子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断开所述开关组件;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导通所述开关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PNP三极管;其中,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出电压;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过压保护控制器连接,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控制子信号,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或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控制子信号,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P沟道场效应管;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用于释放所述漏极和所述栅极之间寄生电容存储的电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负载电路和第一方面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中,所述负载电路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接收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瞬态电压抑制器;其中,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设置于输入电源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之间,并与参考地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压及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开关组件,独立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且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输出电压,或者,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停止电压输出。一方面,过压保护控制器基于参考电压控制开关组件的导通与关断,提高过压保护准确程度。另一方面,开关组件独立于过压保护控制器,可以提高开关组件选择的灵活性,进而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当前应用场景的开关组件,提高开关组件针对应用场景的适应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实施例。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相关技术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示结构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过压保护触发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所以手机终端陆续加入了集成过压保护(OVP,OverVoltageProtection)电路,但集成的OVP电路导通阻抗大,响应时间容易受到外围电路影响而变长,且成本较高。手机终端采用的集成OVP过压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过压保护电路由OVPICU5400和外围的电容和电阻构成。通过分压电阻R5401、R5402、R5404可以设定OVPIC过压保护的电压值,同时通过外围电容C5415、C5418、C5419、C5412、C5433保证整个充电回路的电压稳定和降低电源噪声。集成OVPIC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路包括:/n过压保护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压及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n开关组件,独立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且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输出电压,或者,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停止电压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路包括:
过压保护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电压及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
开关组件,独立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且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输出电压,或者,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断开停止电压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用于与输入电源连接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输出电压的电源输出端和稳压组件,其中,
所述稳压组件,用于产生所述参考电压;
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稳压组件连接;
所述开关组件,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第一电阻和稳压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稳压元件依次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参考地之间;所述稳压元件,在所述输入电压作用下被施加的电压为所述参考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元件包括:稳压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控制器包括:
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开关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稳压组件连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参考地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端的所述输入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并输出第一控制子信号;或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并输出第二控制子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子信号断开所述开关组件;所述第二控制子信号导通所述开关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长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