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3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包括柱管、上帽、下帽、磁力混匀件、筛板和免疫磁珠,柱管包括相互连通的圆柱体形的柱身部和圆柱体形的出液口部,柱身部一端开口,该开口为进液口,用于与注射器或自动化取液系统连接;进液口可拆卸连接有上帽;出液口部的一端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出液口,并可拆卸连接有下帽,该开口用于进出液体;出液口部配有截流阀,用于控制液体流出;柱管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筛板;免疫磁珠设置于筛板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涡旋搅拌的方式,使磁性试剂与样本溶液得以充分搅拌,避免磁珠发生沉淀,进而保证磁性试剂的应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
本技术属于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的
,具体涉及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主要用于谷物、食品、中草药、饲料中真菌毒素快速的净化与富集。
技术介绍
真菌毒素是由曲霉菌属、镰刀菌属等各种真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次级代谢产物,其中一些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严重影响。由于真菌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农作物、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不能完全避免。因此,许多国家对危害较大的真菌毒素制定严格限量标准,目的是能够实现在食品和饲料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效控制真菌毒素的危害,从而使检测技术成为进行真菌毒素污染监管的重要手段。各国和地区在食品和饲料安全中重点观察和监管的真菌毒素主要有下列几种: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以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的呕吐毒素、T-2毒素/HT-2毒素。现有采用的真菌毒素常规分析方法主要有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广泛应用的是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样本的净化前处理过程尤为重要,免疫亲和柱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前处理净化方法,其具有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稳定性好等优势,但其存在处理步骤复杂,柱筛板易堵塞,处理耗时,自动化难度大等问题。近几年,磁珠法净化样本快速发展,磁珠又叫生物磁珠或免疫磁珠,是指具有细小颗粒的超顺磁微球,一般具有超强的顺磁性。磁珠在磁场中能够迅速聚集,离开磁场后又能够有助于磁分离地均匀分散,有效地提高了分离速度和富集效率,同时大大提高分析检测的灵敏度。磁性试剂需要充分搅拌,以使磁珠均匀。然而,现有的试剂容器无法充分搅拌,容易在搅拌过程发生涡旋现象,造成磁珠沉淀,严重影响免疫分析的精度,同时,常规磁珠法需要将磁珠从样本孔转移到洗涤孔,洗涤后转入洗脱孔,操作繁琐,需要磁珠分离器配合使用,而磁珠分离器价格昂贵,大面积普及具有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使磁性试剂得以充分搅拌,磁珠不会发生沉淀,进而保证磁性试剂的应用质量,同时采用净化柱的方式,试剂溶液依次流穿磁珠,缩短了样本前处理时间,避免繁琐的移液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包括柱管1、上帽2、下帽3、磁力混匀件4、筛板5和免疫磁珠6,其中,柱管1包括相互连通的圆柱体形的柱身部7和圆柱体形的出液口部9,柱身部7直径大于出液口部9,柱身部7远离出液口部9的一端开口,该开口为进液口8,用于与注射器或自动化取液系统连接;进液口8可拆卸连接有上帽2;出液口部9远离柱身部7的一端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出液口,并可拆卸连接有下帽3,该开口用于进出液体;出液口部9配有截流阀10,用于控制液体流出;柱管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筛板5;免疫磁珠6设置于筛板5之上。所述的磁力混匀件4包括外涡旋轮11、内涡旋轮12、中空传动杆13、磁力棒15和橡胶垫17;柱身部7中下部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垫17,橡胶垫17中央开设有凹陷腔,圆柱体的中空传动杆13穿过橡胶垫17的凹陷腔延伸至柱管1内部,中空传动杆13的轴线与柱管1的轴线相互垂直,橡胶垫17与柱身部7和中空传动杆13紧密贴合,避免柱管1内的液体流出。中空传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柱管1内部,设置有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中空传动杆13连接,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为涡扇形,直径一致,垂直于中空传动杆13,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的直径小于柱身部7内径0.3-0.5mm,以便于磁力混匀件4在柱管1的柱身部7内部的运动,起到混匀作用;中空传动杆13另一端保留在柱管1外部,端部与手柄14相连接,旋转手柄14即可带动中空传动杆13上的外涡旋11和内涡旋轮12同步转动,混匀液体。中空传动杆13设置手柄14的一端端面开口,用于将磁力棒15放置于中空传动杆13内部;内置于中空传动杆13中的磁力棒15长度与中空传动杆13一致,磁力棒15一端端部设置有推柄16,推柄16位于柱管1外部,推柄16便于磁力棒15的拆装。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均具有5片涡旋叶片。进一步地,柱管1的长度为65-95mm,外径为10-18mm,内径为9-19mm。进一步地,进液口8外径为13-21mm,内径为9-19mm。进一步地,中空传动杆13长度为18-38mm,外径为4-13mm,内径为3-12mm。进一步地,磁力棒15长度为18-38mm,直径为2.5-12.5mm。进一步地,筛板5直径为9-19mm。进一步地,免疫磁珠6为真菌毒素抗体磁珠偶联物,体积为30-300μL。本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1.本技术利用抗真菌毒素抗体免疫磁珠富集真菌毒素,可在短时间迅速、选择性的分离样本中的真菌毒素,同时对真菌毒素进行富集和纯化,避免了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有效的减少了背景物质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准性;2.采用涡旋搅拌的方式,使磁性试剂与样本溶液得以充分搅拌,避免磁珠发生沉淀,进而保证磁性试剂的应用质量;3.该操作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和特殊培训的专业人员,样本前处理不需要特殊方法,样本处理时间短,与免疫亲和柱净化方法相比,操作更简单,可广泛应用于饲料、粮油制备、中草药等的真菌毒素的纯化、富集与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柱管;2上帽;3下帽;4磁力混匀件;5筛板;6免疫磁珠;7柱身部;8进液口;9出液口部;10截流阀;11外涡旋轮;12内涡旋轮;13中空传动杆;14手柄;15磁力棒;16推柄;17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提供了本技术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具体材料及其来源。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图限制本技术,与如下试剂和仪器的类型、型号、品质、性质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均可以用于实施本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包括柱管(1)、上帽(2)、下帽(3)、磁力混匀件(4)、筛板(5)和免疫磁珠(6),其中,柱管(1)包括相互连通的圆柱体形的柱身部(7)和圆柱体形的出液口部(9),柱身部(7)直径大于出液口部(9),柱身部(7)远离出液口部(9)的一端开口,该开口为进液口(8),用于与注射器或自动化取液系统连接;进液口(8)可拆卸连接有上帽(2);出液口部(9)远离柱身部(7)的一端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出液口,并可拆卸连接有下帽(3),该开口用于进出液体;出液口部(9)配有截流阀(10),用于控制液体流出;柱管(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筛板(5);免疫磁珠(6)设置于筛板(5)之上;/n所述的磁力混匀件(4)包括外涡旋轮(11)、内涡旋轮(12)、中空传动杆(13)、磁力棒(15)和橡胶垫(17);柱身部(7)中下部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垫(17),橡胶垫(17)中央开设有凹陷腔,圆柱体的中空传动杆(13)穿过橡胶垫(17)的凹陷腔延伸至柱管(1)内部,中空传动杆(13)的轴线与柱管(1)的轴线相互垂直,橡胶垫(17)与柱身部(7)和中空传动杆(13)紧密贴合,避免柱管(1)内的液体流出;/n所述的中空传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柱管(1)内部,设置有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中空传动杆(13)连接,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为涡扇形,直径一致,垂直于中空传动杆(13),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的直径小于柱身部(7)内径0.3-0.5mm,以便于磁力混匀件(4)在柱管(1)的柱身部(7)内部的运动,起到混匀作用;中空传动杆(13)另一端保留在柱管(1)外部,端部与手柄(14)相连接,旋转手柄(14)即可带动中空传动杆(13)上的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同步转动,混匀液体;/n所述的中空传动杆(13)设置手柄(14)的一端端面开口,用于将磁力棒(15)放置于中空传动杆(13)内部;内置于中空传动杆(13)中的磁力棒(15)长度与中空传动杆(13)一致,磁力棒(15)一端端部设置有推柄(16),推柄(16)位于柱管(1)外部,推柄(16)便于磁力棒(15)的拆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珠法真菌毒素净化柱包括柱管(1)、上帽(2)、下帽(3)、磁力混匀件(4)、筛板(5)和免疫磁珠(6),其中,柱管(1)包括相互连通的圆柱体形的柱身部(7)和圆柱体形的出液口部(9),柱身部(7)直径大于出液口部(9),柱身部(7)远离出液口部(9)的一端开口,该开口为进液口(8),用于与注射器或自动化取液系统连接;进液口(8)可拆卸连接有上帽(2);出液口部(9)远离柱身部(7)的一端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出液口,并可拆卸连接有下帽(3),该开口用于进出液体;出液口部(9)配有截流阀(10),用于控制液体流出;柱管(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筛板(5);免疫磁珠(6)设置于筛板(5)之上;
所述的磁力混匀件(4)包括外涡旋轮(11)、内涡旋轮(12)、中空传动杆(13)、磁力棒(15)和橡胶垫(17);柱身部(7)中下部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垫(17),橡胶垫(17)中央开设有凹陷腔,圆柱体的中空传动杆(13)穿过橡胶垫(17)的凹陷腔延伸至柱管(1)内部,中空传动杆(13)的轴线与柱管(1)的轴线相互垂直,橡胶垫(17)与柱身部(7)和中空传动杆(13)紧密贴合,避免柱管(1)内的液体流出;
所述的中空传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柱管(1)内部,设置有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中空传动杆(13)连接,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为涡扇形,直径一致,垂直于中空传动杆(13),外涡旋轮(11)和内涡旋轮(12)的直径小于柱身部(7)内径0.3-0.5mm,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君王睿睿齐红莉王莲王晓铮王金陈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精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