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包括隔热层、保护层、固定卡销、固定卡口、数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探头,隔热层外壁与保护层相连接,固定卡销与保护层相连接,固定卡口贯穿布置于保护层、隔热层内部,数显温度传感器布置于保护层表面,温度传感器探头贯穿布置于保护层、隔热层,数显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探头相连接,使用过程中通过隔热层、保护层的协同作用,可最大限度降低制冷管道的制冷量流失,并解决了制冷管道产生冷凝水所造成的危害,并可实时监测制冷管道的温度变化,具有测温、隔热、保护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热保护层安装灵活、易于打理维护,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道用的具有测温、隔热、保护功能的保护层。
技术介绍
2019年9月9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发布《点亮绿色云端: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报告,首次对中国数据中心行业采购与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报告》,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为1,608.89亿千瓦时,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超过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后者去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567亿千瓦时。照此趋势预计,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达到2,667.92亿千瓦时,2019年-2023年将增长66%,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64%。数据中心通常占地面积较大,采用全年制冷模式,以实现数据中心IT间、配电间、电池间等房间的制冷需求,目前常使用中央空调,通过制冷管道对各个房间进行制冷,但是制冷管道在制冷过程中由于热传导作用,易造成制冷量流失,由于数据中心需具有一定的湿度,制冷管道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产生冷凝水,对管道本身及相应的数据中心设备造成了一定的腐蚀及安全隐患。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是一种具有测温、隔热、保护功能的保护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隔热层、保护层的协同作用,可最大限度降低制冷管道的制冷量流失,并解决了制冷管道产生冷凝水所造成的危害,通过数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探头的协同作用,可实时监测制冷管道的温度变化,具有测温、隔热、保护的功能,间接降低了制冷能耗、降低了用电成本,且本技术隔热保护层安装灵活、易于打理维护,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包括隔热层、保护层、固定卡销、固定卡口、数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探头,所述隔热层外壁与保护层相连接,所述固定卡销与保护层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口贯穿布置于保护层,所述固定卡口布置于隔热层内部,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布置于保护层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贯穿布置于保护层、隔热层,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探头相连接。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包括LCD显示器、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与LCD显示器相连接,所述LCD显示器与温度传感器探头相连接。技术使用时,所述隔热层内壁与制冷管道密封贴合接触。技术使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与制冷管道贴合接触,用于实时获取制冷管道温度数据,并实时传送温度数据至LCD显示器。所述隔热层材质为玻璃棉、聚氨酯、橡塑海绵其中的一种。所述隔热层、保护层根据实际需求可制定不同长度、宽度、厚度。所述隔热层、保护层的连接方式为胶结。所述保护层材质为聚丙烯,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水、防尘、保护作用。技术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数据中心制冷管道需求,在制冷管道的一部分布置隔热保护层,也可在制冷管道整体布置隔热保护层。所述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数据中心制冷管道要求定制隔热保护层规格,包括保温层、隔热层的面积和厚度。步骤2、将隔热层密封贴合于制冷管道,将固定卡销固定至固定卡口,将隔热保护层固定至制冷管道。步骤3、在电池槽中安装电池。步骤4、通过温度传感器探头实时获取制冷管道温度数据。步骤5、通过LCD显示器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探头发出的温度数据。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隔热层、保护层的协同作用,可最大限度降低制冷管道的制冷量流失,并解决了制冷管道产生冷凝水所造成的危害,通过数显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探头的协同作用,可实时监测制冷管道的温度变化,具有测温、隔热、保护的功能,间接降低了制冷能耗、降低了用电成本,且本技术隔热保护层安装灵活、易于打理维护,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外观示意图。图3为技术使用切面示意图。图4为数显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隔热层2、保护层3、固定卡销4、固定卡口5、数显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探头7、制冷管道8、LCD显示器9、电池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包括隔热层1、保护层2、固定卡销3、固定卡口4、数显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探头6,所述隔热层1外壁与保护层2相连接,所述固定卡销3与保护层2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口4贯穿布置于保护层2,所述固定卡口4布置于隔热层1内部,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布置于保护层2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6贯穿布置于保护层2、隔热层1,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与温度传感器探头6相连接。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包括LCD显示器8、电池槽9,所述电池槽9与LCD显示器8相连接,所述LCD显示器8与温度传感器探头6相连接。技术使用时,所述隔热层1内壁与制冷管道7密封贴合接触。技术使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6与制冷管道7贴合接触,用于实时获取制冷管道7温度数据,并实时传送温度数据至LCD显示器8。所述隔热层1材质为玻璃棉、聚氨酯、橡塑海绵其中的一种。所述隔热层1、保护层2根据实际需求可制定不同长度、宽度、厚度。所述隔热层1、保护层2的连接方式为胶结。所述保护层2材质为聚丙烯,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水、防尘、保护作用。技术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数据中心制冷管道7需求,在制冷管道7的一部分布置隔热保护层2,也可在制冷管道7整体布置隔热保护层2。所述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数据中心制冷管道7要求定制隔热保护层规格,包括保温层、隔热层1的面积和厚度。步骤2、将隔热层1密封贴合于制冷管道7,将固定卡销3固定至固定卡口4,将隔热保护层固定至制冷管道7。步骤3、在电池槽9中安装电池。步骤4、通过温度传感器探头6实时获取制冷管道7温度数据。步骤5、通过LCD显示器8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探头6发出的温度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热层1规格为长50cm、宽20cm、高5cm,保护层长50cm、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1)、保护层(2)、固定卡销(3)、固定卡口(4)、数显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探头(6),所述隔热层(1)外壁与保护层(2)相连接,所述固定卡销(3)与保护层(2)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口(4)贯穿布置于保护层(2),所述固定卡口(4)布置于隔热层(1)内部,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布置于保护层(2)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6)贯穿布置于保护层(2)、隔热层(1),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与温度传感器探头(6)相连接;/n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包括LCD显示器(8)、电池槽(9),所述电池槽(9)与LCD显示器(8)相连接,所述LCD显示器(8)与温度传感器探头(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管测温隔热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1)、保护层(2)、固定卡销(3)、固定卡口(4)、数显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探头(6),所述隔热层(1)外壁与保护层(2)相连接,所述固定卡销(3)与保护层(2)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口(4)贯穿布置于保护层(2),所述固定卡口(4)布置于隔热层(1)内部,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布置于保护层(2)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6)贯穿布置于保护层(2)、隔热层(1),所述数显温度传感器(5)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正泽信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