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82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6
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中,蓄电池为制冷机、抽水泵、控制器供电,蓄水池内布置有防水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冷却水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内设有温度阈值,当冷却水温度高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抽水、制冷机制冷,冷却水经由抽水管进入制冷机,通过注水管注入蓄水池,以此来对冷却水进行制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辅助制冷装置,可减少蓄水池内冷却水白天时使用峰电制冷的电量,减少白天主要制冷机工作的频率,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电能的使用、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用通过光伏发电进行辅助蓄能型中央空调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互联网数据中心必须具备大规模的场地及机房设施,高速可靠的内外部网络环境,系统化的监控支持手段等一系列条件的主机存放环境。基于这一环境,IDC对外提供依托于internet的一系列由主机托管到应用外包等不同层次的服务。数据中心不仅要提供快速安全的网络,还提供对服务器监管、流量监控等网络管理方面的服务,而且要有高度可靠的、安全的机房网络环境。2019年9月9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发布《点亮绿色云端: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报告,首次对中国数据中心行业采购与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报告》,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为1,608.89亿千瓦时,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超过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后者去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567亿千瓦时。照此趋势预计,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达到2,667.92亿千瓦时,2019年-2023年将增长66%,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64%。数据中心通常占地面积较大,采用全年制冷模式,以实现数据中心IT间、配电间、电池间等房间的制冷需求,目前常使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通常都连接有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对中央空调的表冷器通入冷水,来使中央空调能够吹出冷风。冷水机组是利用电作为动力源,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载冷剂水的热量进行制冷,蒸发吸热后的制冷剂湿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水冷冷凝器冷凝后变成液体,经膨胀阀节流进入蒸发器再循环,但使用此种方式极为耗电,因此如何降低数据中心电能的消耗是目前数据中心研发的主要方向,如何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是一大难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中,蓄电池为制冷机、抽水泵、控制器供电,蓄水池内布置有防水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冷却水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内设有温度阈值,当冷却水温度高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抽水、制冷机制冷,冷却水经由抽水管进入制冷机,通过注水管注入蓄水池,以此来对冷却水进行制冷,本技术为辅助制冷装置,可减少蓄水池内冷却水白天时使用峰电制冷的电量,减少白天主要制冷机工作的频率,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电能的使用、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包括蓄水池、冷却水、排水管、排水泵、制冷机、注水管、蓄电池、光伏发电装置、防水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蓄水池内布置有冷却水、防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蓄水池侧壁布置有排水管接口、注水管接口、温度传感器接口,所述排水管与排水管接口相连接,所述排水管上布置有排水泵,所述注水管与注水管接口相连接,所述排水管、注水管与制冷机相连接,所述防水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相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通过输电电缆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输电电缆与排水泵、制冷机、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电缆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与排水泵、制冷机相连接。所述排水管、注水管表面布置有隔温层。技术使用时,所述蓄水池配备有主要制冷系统,对冷却水进行制冷,本技术仅为辅助制冷,目的是降低电能能耗。所述防水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蓄水池内存水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技术使用时,所述蓄水池外接表冷机、吹风机、导风管进行制冷。所述控制器使用时制定温度阈值进行自动操作,也可手动操作。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防水温度传感器温度信息,当蓄水池内存水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启动制冷机进行制冷。所述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装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各零部件,确保排水管、注水管密封,确保供电电缆、数据电缆、控制电缆接通。步骤2、设定控制器温度阈值。步骤3、通过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中。步骤4、通过防水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冷却水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步骤5、当冷却水温度高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抽水、制冷机制冷,冷却水经由抽水管进入制冷机,通过注水管注入蓄水池,以此来对冷却水进行制冷。步骤6、当冷却水温度等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制冷机关闭。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中,蓄电池为制冷机、抽水泵、控制器供电,蓄水池内布置有防水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冷却水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内设有温度阈值,当冷却水温度高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抽水、制冷机制冷,冷却水经由抽水管进入制冷机,通过注水管注入蓄水池,以此来对冷却水进行制冷,本技术为辅助制冷装置,可减少蓄水池内冷却水白天时使用峰电制冷的电量,减少白天主要制冷机工作的频率,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电能的使用、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蓄水池侧部布置示意图。附图标号:1、蓄水池2、冷却水3、排水管4、排水泵5、制冷机6、注水管7、蓄电池8、光伏发电装置9、防水温度传感器10、控制器11、排水管接口12、注水管接口13、温度传感器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包括蓄水池1、冷却水2、排水管3、排水泵4、制冷机5、注水管6、蓄电池7、光伏发电装置8、防水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所述蓄水池1内布置有冷却水2、防水温度传感器9,所述蓄水池1侧壁布置有排水管接口11、注水管接口12、温度传感器接口13,所述排水管3与排水管接口11相连接,所述排水管3上布置有排水泵4,所述注水管6与注水管接口12相连接,所述排水管3、注水管6与制冷机5相连接,所述防水温度传感器9与温度传感器接口13相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8通过输电电缆与蓄电池7相连接,所述蓄电池7通过输电电缆与排水泵4、制冷机5、控制器10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0通过数据电缆与温度传感器接口13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0通过控制电缆与排水泵4、制冷机5相连接。所述排水管3、注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冷却水(2)、排水管(3)、排水泵(4)、制冷机(5)、注水管(6)、蓄电池(7)、光伏发电装置(8)、防水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所述蓄水池(1)内布置有冷却水(2)、防水温度传感器(9),所述蓄水池(1)侧壁布置有排水管接口(11)、注水管接口(12)、温度传感器接口(13),所述排水管(3)与排水管接口(11)相连接,所述排水管(3)上布置有排水泵(4),所述注水管(6)与注水管接口(12)相连接,所述排水管(3)、注水管(6)与制冷机(5)相连接,所述防水温度传感器(9)与温度传感器接口(13)相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8)通过输电电缆与蓄电池(7)相连接,所述蓄电池(7)通过输电电缆与排水泵(4)、制冷机(5)、控制器(10)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0)通过数据电缆与温度传感器接口(13)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0)通过控制电缆与排水泵(4)、制冷机(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冷却水(2)、排水管(3)、排水泵(4)、制冷机(5)、注水管(6)、蓄电池(7)、光伏发电装置(8)、防水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所述蓄水池(1)内布置有冷却水(2)、防水温度传感器(9),所述蓄水池(1)侧壁布置有排水管接口(11)、注水管接口(12)、温度传感器接口(13),所述排水管(3)与排水管接口(11)相连接,所述排水管(3)上布置有排水泵(4),所述注水管(6)与注水管接口(12)相连接,所述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正泽信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