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26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主要由壳体、机组激光发射器、机组补光灯、叶片激光发射器、叶片补光灯、永磁体、控制按键和控制电路组成。机组激光发射器和机组补光灯安装在校准腔的上前端面上,且机组激光发射器和机组补光灯的发光方向均朝向正前方;叶片激光发射器和叶片补光灯安装在校准腔的下前端面上,且叶片激光发射器和叶片补光灯均朝向正前方;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激光辅助校准的方式,让叶片端的零刻度线与机组端的零刻度线对准,从而能够避免人为校准方式所带来的误差,有效提高校准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清洁能源的推广,风电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而风力发电机组在组装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风机叶片的安装。叶片零刻度线对准位置与发电机安装位置是否吻合将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目前,在风力发电机组的组装过程中,风机叶片对零位置大多数采用肉眼或直尺测量的方式开展校准工作,而这种校准方式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机组的发电效率,甚至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风力发电机组的风机叶片的对零方式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主要由壳体、机组激光发射器、机组补光灯、叶片激光发射器、叶片补光灯、永磁体、控制按键和控制电路组成;壳体整体呈刀字形,其包括一个倒U形的校准腔和一个1字形的吸附腔;机组激光发射器和机组补光灯安装在校准腔的上前端面上,且机组激光发射器和机组补光灯的发光方向均朝向正前方;叶片激光发射器和叶片补光灯安装在校准腔的下前端面上,且叶片激光发射器和叶片补光灯均朝向正前方;机组激光发射器产生机组校准激光,叶片激光发射器产生叶片校准激光;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均包括竖向延伸且呈线形的主校准线;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永磁体安装在吸附腔的下端面上;控制按键嵌设在壳体上,控制电路安装在壳体内;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机组激光发射器、机组补光灯、叶片激光发射器和叶片补光灯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机组调节件和/或叶片调节件;机组调节件与机组激光发射器连接;叶片调节件与叶片激光发射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还进一步包括横向延伸且呈线形的辅助校准线,且辅助校准线与主校准线相垂直。上述方案中,机组补光灯和叶片补光灯均为LED灯。上述方案中,控制电路安装在吸附腔内。本技术采用机组激光发射器产生机组校准激光与机组组件上的校准刻度线相对,同时采用叶片激光发射器产生叶片校准激光与叶片组件上的校准刻度线相对。由于机组校准激光与叶片校准激光在竖直方向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因此通过调节机组和/或叶片的角度,让机组校准激光与机组组件上的校准刻度线完全重合,同时让叶片校准激光与叶片组件上的校准刻度线完全重合,便能够让将叶片端的零刻度线与机组端的零刻度线对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效避免了人为校准方式所带来的误差,能够有效提高叶片端的零刻度线与机组端的零刻度线对准的精度,其不仅具有可靠性高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而且其简单的结构也适于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的前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的后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机组激光发射器;3、机组补光灯;4、机组调节件;5、叶片激光发射器;6、叶片补光灯;7、叶片调节件;8、永磁体;9、控制按键;10、发电机机组组件;11、发电机叶片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中”、“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和2,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主要由壳体1、机组激光发射器2、机组补光灯3、机组调节件4、叶片激光发射器5、叶片补光灯6、叶片调节件7、永磁体8、控制按键9和控制电路组成。壳体1整体呈刀字形,其包括一个倒U形的校准腔和一个1字形的吸附腔。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安装在校准腔的上前端面上,且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的发光方向均朝向正前方。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前端面上,机组激光发射器2位于机组补光灯3的正上方,且机组补光灯3为LED灯。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安装在校准腔的下前端面上,且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均朝向正前方。在本实施例中,在下前端面上,叶片激光发射器5位于叶片补光灯6的正上方,且叶片补光灯6为LED灯。机组激光发射器2产生机组校准激光,叶片激光发射器5产生叶片校准激光。在本技术中,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可以为1字形,即仅包括竖向延伸且呈线形的主校准线;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也可以为十字形,即包括竖向延伸且呈线形的主校准线和横向延伸且呈线形的辅助校准线,且辅助校准线与主校准线相垂直。为了能够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发电机叶片组件11的零刻度线和发电机机组组件10的零刻度线的对准,无论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为1字形还是十字形,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此外,为了避免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因为安装等原因所造成的不重合现象,校准腔的上前侧面设有机组调节件4,且机组调节件4与机组激光发射器2连接,通过机组调节件4调节机组激光发射器2的位置,以使得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和/或校准腔的下前侧面设有叶片调节件7,且叶片调节件7与叶片激光发射器5连接,通过叶片调节件7调节叶片激光发射器5的位置,以使得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永磁体8安装在吸附腔的下端面上。控制按键9嵌设在壳体1上,控制电路安装在壳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按键9嵌设在吸附腔的外侧,控制电路安装在吸附腔内。控制按键9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机组激光发射器2、机组补光灯3、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本技术中,可以通过一个控制按键9来实现对机组激光发射器2、机组补光灯3、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的统一控制。但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按键9包括机组控制按键9和叶片控制按键9,此时,机组控制按键9通过控制电路同时控制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的开启和关闭,叶片控制按键9通过控制电路同时控制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前,需要先对装置进行校准。在校准过程中,同时开启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叶片激光发射器5,观察两者所发出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是否重合:如果重合,则表明无需校准;如果不重合,则需要校准,此时通过调节机组调节件4和/或叶片调节件7,让两者所发出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当装置校准完成后,将装置设置于发电机机组组件10和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壳体(1)、机组激光发射器(2)、机组补光灯(3)、叶片激光发射器(5)、叶片补光灯(6)、永磁体(8)、控制按键(9)和控制电路组成;/n壳体(1)整体呈刀字形,其包括一个倒U形的校准腔和一个1字形的吸附腔;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安装在校准腔的上前端面上,且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的发光方向均朝向正前方;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安装在校准腔的下前端面上,且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均朝向正前方;/n机组激光发射器(2)产生机组校准激光,叶片激光发射器(5)产生叶片校准激光;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均包括竖向延伸且呈线形的主校准线;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n永磁体(8)安装在吸附腔的下端面上;控制按键(9)嵌设在壳体(1)上,控制电路安装在壳体(1)内;控制按键(9)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机组激光发射器(2)、机组补光灯(3)、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对零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壳体(1)、机组激光发射器(2)、机组补光灯(3)、叶片激光发射器(5)、叶片补光灯(6)、永磁体(8)、控制按键(9)和控制电路组成;
壳体(1)整体呈刀字形,其包括一个倒U形的校准腔和一个1字形的吸附腔;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安装在校准腔的上前端面上,且机组激光发射器(2)和机组补光灯(3)的发光方向均朝向正前方;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安装在校准腔的下前端面上,且叶片激光发射器(5)和叶片补光灯(6)均朝向正前方;
机组激光发射器(2)产生机组校准激光,叶片激光发射器(5)产生叶片校准激光;机组校准激光和叶片校准激光均包括竖向延伸且呈线形的主校准线;机组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和叶片校准激光的主校准线在其竖向延长线方向上重合;
永磁体(8)安装在吸附腔的下端面上;控制按键(9)嵌设在壳体(1)上,控制电路安装在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涛朱怀英师重庆王鹏郑贤明杨兆辉薛文平郭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广西风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