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87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密封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包括门体和墙体,所述门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出所述门体顶部和底部,所述门体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转动装置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伸出所述门体顶部和底部转轴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滑动块,所述转轴插入所述滑动块内,所述滑动块两端通过弹簧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目的在于通过加强筋对门体的转动部件进行保护,同时利用内部设置的弹簧吸收门体所承受的冲击力,即使在遭受较大强度的冲击后,门体的转动部件仍然能被保护在内,并能较好的转动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密封门
本技术属于煤矿密封门
,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密封门。
技术介绍
我国为煤矿大国,而在煤矿开采
中,各类防护门参差不齐,而防护门是一种能抵抗各种冲击波或重物重装的门,一般采用钢质材料制成,现有技术中的防护门虽然设置有隔热层,但防护门整体重量大。且当煤矿发生爆炸等产生巨大的冲击时,门体没有相应的结构对产生的冲击能量进行吸收,而当冲击能量过大,超过吸收上限时,门的转动结构便会受到破坏。同时现有门体与墙体之间的转动结构均为一体式,没有相应的缓冲结构,进而造成爆炸冲击后的门体打开困难,只能采用暴力拆除法,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有鉴于此,急需一种耐冲击性能好且密封效果良好的煤矿用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冲击性能好且遭受冲击后仍然可较为顺利打开的耐冲击密封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包括门体和墙体,所述门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出所述门体顶部和底部,所述门体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转动装置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伸出所述门体顶部和底部转轴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滑动块,所述转轴插入所述滑动块内,所述滑动块两端通过弹簧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内、位于所述条形槽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Y型支架;自然状态下,所述支架靠近墙体一端伸进所述条形槽内、并位于所述滑块靠近墙体一侧,另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支架另一端相对应的所述加强筋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相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支架一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条形槽相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滑轮。优选的,所述门体上设置有防火层及抗压层。优选的,所述门体与墙体的缝隙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优选的,所述弹簧自然状态下均处于拉伸状态。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门体的转动结构上设置加强筋,防止爆炸产生的冲击直接损坏门体的转动结构。2、本技术通过在加强筋内部设置滑动块以及弹簧,能由弹簧直接吸收冲击所产生的能量,且将门体的转动部件设置在滑动块内,能防止传统的转动装置采用刚性连接方式,没有相应的卸力手段,而造成门体开关困难。3、本技术通过在滑动块行进方向设置Y型支架,配合限位块的使用,即使出现外侧弹簧失效或断裂的现象,也能支撑门体的转动机构,较为顺利的打开门体。4、本技术通过在门体上设置防火层及抗压层,并采用密封材料填充门体与墙体之间的空隙,提高门体的抗压能力的同时,保证门体的密封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图4为门体与加强筋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门体;3-转轴;4-支撑板;5-限位孔;6-支架;7-弹簧;8-滑动块;9-加强筋;10-凹槽;11-滑轮;12-条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参照图1-4,本申请为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包括门体2和墙体1,所述门体2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在墙体1内,所述门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伸出所述门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门体2通过设置在转轴3上的转动装置与所述墙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门体1上,也可在门体1加工时采用一体成型完成;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伸出门体2顶部和底部转轴3上的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上沿所述转轴3的轴心方向开设有条形槽12,所述条形槽12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8,所述滑动块8上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与转轴3相适配,即转轴3插入进滑动块8内,所述滑动块8两端通过弹簧7与条形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门体2通过侧边的转轴3穿插于加强筋9的滑动块8中,滑动块8与转轴3之间可设置转环或其他辅助转动结构,以提高门体的转动性能;所述滑动块8与条形槽12之间的滑动间隙设置有滑轮11,滑轮11的设置可以使滑动块8沿特定方向移动的同时,减少摩擦阻力,便于门体转动、吸收冲击载荷。不难想到的是,通过滑动块8在一定条件下的往复运动以吸收门体因爆炸所产生的冲击能量。还应注意到的是,所述门体2的锁止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锁结构,优选为多锁点结构锁,锁体与如本技术图4的门体2上的转轮盘连接,转动转轮盘便可打开门体2,或采用其他开闭门结构,同时位于转动机构对侧的所述锁点结构,也可如本申请的加强筋结构所示,相适应的设置在门体对侧内(图中未示出),只需能保证门体处于正常水平位置状态即可。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申请装置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所述加强筋9内,位于所述条形槽12两侧设置有开口远离所述条形槽12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呈阶梯状设置,其小径端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Y型支架6,与所述支架6另一端相对应的所述加强筋9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12相连通的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的孔径大于所述支架6一端的直径;在自然状态下(即为门体正常安装状态),所述支架6靠近墙体1的一端沿通孔5伸进所述条形槽12内、并位于所述滑动块8靠近墙体1的一侧,另一端位于所述凹槽10的大径端内。同时,所述条形槽12内还设置有限位块,限制滑动块8向内运动的极限运动距离。可以理解的是,自然状态下,所述支架6一端位于条形槽12内、靠近墙体1一侧且位于滑动块8的运动轨迹上,当出现外力压迫门体向内移动的情况时,会使得滑动块8向内运动,进而会拨动支架6向远离条形槽12一侧移动,对侧的支架6则被翘起、并伸入进与条形槽12相连通的限位孔5内,即为对滑动块8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当然也可在所述支架6的一端设置朝向条形槽12方向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可对滑动块8末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不难想到,本申请所述门体在受到猛烈冲击而使得位于外侧的弹簧7断裂或失效时,此时,位于内侧弹簧在弹力回复作用下使得滑动块8向内运动,进而使支架6的弯折部伸入进限位孔5内,对滑动块8起到支撑并限位的作用。本申请所述的弹簧7在自然状态(即门体正常关闭、打开时的状态)可处于压缩或拉伸状态,但优选的为拉伸状态。所述门体2上设置有防火层和抗压层,至于防火层及抗压层的材料或敷设位置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材料或位置设置方案,通过在门体上涂设防火层和抗压层,可进一步的提升门体抵抗外界环境影响能力的实用性能。所述门体2与墙体1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密封材料,所述密封材料可选用煤矿用上隅角充填密封材料,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种类的密封材料,具体敷设方式不限,只需保证门体需密封处密封性能良好便可。结合图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滑动块8中开设的通孔可供门体1的转轴3插入并灵活转动;当门体遭受冲击,通过滑动块8两端设置的弹簧对门体进行缓冲、卸力,防止损坏门体的转动部件;当冲击力过大,超过位于外侧弹簧的极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包括门体(2)和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伸出所述门体(2)顶部和底部,所述门体(2)通过设置在转轴(3)上的转动装置与所述墙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伸出所述门体(2)顶部和底部转轴(3)上的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上沿所述转轴(3)轴心方向开设有条形槽(12),所述条形槽(12)内设置有滑动块(8),所述转轴(3)插入所述滑动块(8)内,所述滑动块(8)两端通过弹簧(7)与条形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包括门体(2)和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伸出所述门体(2)顶部和底部,所述门体(2)通过设置在转轴(3)上的转动装置与所述墙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伸出所述门体(2)顶部和底部转轴(3)上的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上沿所述转轴(3)轴心方向开设有条形槽(12),所述条形槽(12)内设置有滑动块(8),所述转轴(3)插入所述滑动块(8)内,所述滑动块(8)两端通过弹簧(7)与条形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9)内、位于所述条形槽(12)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Y型支架(6);自然状态下,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付领王春霞郭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