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6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远离第一隔板的一端与集尘盒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隔板的侧壁与集尘盒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过滤机构,所述集尘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进水端与集尘盒的侧壁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机构与循环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集尘盒内的尘屑进行过滤沉降以及水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省水资源,相比未对集尘盒内尘屑进行处理而言,有利于避免集尘盒内的尘屑堆积过多造成集尘盒进口堵塞,有利于保证集尘盒进口的流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针织品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其中在针纺织品纬编机上常会用到吸尘装置。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8517626U公开了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吸尘箱,所述支撑板下端四角处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吸尘箱,所述吸尘箱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板上另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吸尘箱上另一侧壁中部设置有导管一,所述吸尘箱上远离所述导管一一侧壁中部设置有导管二。现有的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虽然通过设置吸尘盒、吸嘴、吸尘器,可实现自动除尘操作,除尘效果好,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导管一和导管二,可在除尘过程中保持线料的平稳,通过设置测量环和显示屏,可时刻检测并显示线料上的灰尘含量,便于及时发现故障并检修,实用性好,但是,该装置中的集尘盒在吸尘器的作用下吸进的尘屑未做进一步的处理,因而造成集尘盒内的尘屑漂浮在其顶面,难以下落至集尘盒的底面,造成集尘盒被工作员清理时造成尘屑乱飞现象,污染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集尘盒内的尘屑未做处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其不仅能对集尘盒内的尘屑进行处理,也能实现对水流的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远离第一隔板的一端与集尘盒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隔板的侧壁与集尘盒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过滤机构,所述集尘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进水端与集尘盒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机构的出水端贯穿于集尘盒的上端设置并延伸至其内部,过滤机构与循环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集尘盒内的尘屑进行过滤沉降以及水循环使用。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隔板与集尘盒侧壁上的同一块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滑动设置于第一隔板与集尘盒的侧壁上,过滤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灰尘与线屑进行分离,有利于对线屑进行集中收集,且有利于保证循环机构的流通性。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与集尘盒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分别滑动设置于多个滑槽内,滑槽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支撑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前端侧壁上接触连接有同一根挡杆,所述挡杆的上端与集尘盒的顶面转动连接设置,挡杆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防滑作用。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集尘盒上端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底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贯穿于集尘盒的顶端设置并连通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水端固定设置于集尘盒的顶面,所述水箱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集尘盒的侧壁连通设置,循环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水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优选地,所述集尘盒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密封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手柄,密封板的设置来实现对条形开口的密封,便于条形开口定期打开并人工清理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上的线屑。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过滤机构中的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设置来实现对灰尘与线屑的分级过滤,有利于实现对灰尘与线屑的分离,进而便于收集者对线屑进行集中处理,相比未对集尘盒内尘屑进行处理而言,有利于避免集尘盒内的尘屑堆积过多造成集尘盒进口堵塞,有利于保证集尘盒进口的流通性。2、本技术通过循环机构中的水箱、水泵、喷头的设置来实现对集尘盒内的尘屑进行喷水作用,进而增加尘屑的自重,进而导致尘屑下沉并进行过滤,有利于保证集尘盒内的容积,且通过第二隔板的设置来实现对过滤沉淀后的水来实现二次利用,有利于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尘盒、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通孔、5过滤机构、6循环机构、7第一过滤板、8连杆、9第二过滤板、10挡杆、11水箱、12水泵、13出水管、14喷头、15进水管、16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包括集尘盒1,其中,集尘盒1的下端与现有的吸尘箱连通设置,此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集尘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远离第一隔板2的一端与集尘盒1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通孔4,第一隔板2用于对尘屑漂浮的轨道进行改向,第二隔板3呈L型设置,主要用于过滤后的水进行隔绝沉淀,且通过通孔4的设置来实现对满足再次使用的水流进第二隔板3的右侧区域,以便二次利用,第一隔板2的侧壁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隔板2与集尘盒1侧壁上的同一块第一过滤板7,第一过滤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8,连杆8起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的连接作用,便于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的一次性取放,连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9滑动设置于第一隔板2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第一隔板2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滑槽,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分别滑动设置于多个滑槽内,滑槽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的支撑与滑动作用,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的前端侧壁上接触连接有同一根挡杆10,挡杆10的上端与集尘盒1的顶面转动连接设置,挡杆10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的限位作用,有利于保证第一过滤板7与第二过滤板9在滑槽内的稳定性。其中,集尘盒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机构6,循环机构6的进水端与集尘盒1的侧壁连通设置,循环机构6的出水端贯穿于集尘盒1的上端设置并延伸至其内部,循环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于集尘盒1上端的水箱11,水箱11内设有一定水量,进而实现对喷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包括集尘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3)远离第一隔板(2)的一端与集尘盒(1)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通孔(4),所述第一隔板(2)的侧壁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过滤机构(5),所述集尘盒(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机构(6),所述循环机构(6)的进水端与集尘盒(1)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机构(6)的出水端贯穿于集尘盒(1)的上端设置并延伸至其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包括集尘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3)远离第一隔板(2)的一端与集尘盒(1)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通孔(4),所述第一隔板(2)的侧壁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过滤机构(5),所述集尘盒(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机构(6),所述循环机构(6)的进水端与集尘盒(1)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机构(6)的出水端贯穿于集尘盒(1)的上端设置并延伸至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隔板(2)与集尘盒(1)侧壁上的同一块第一过滤板(7),所述第一过滤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9),所述第二过滤板(9)滑动设置于第一隔板(2)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纺织品纬编机上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与集尘盒(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送余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紫格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