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靖专利>正文

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0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分级吸收器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导流外壳与分级吸收器之间固定连接,分级吸收器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过滤通风槽与导流外壳之间相互连通,过滤通风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细尘吸附板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螺旋定位片与纤维防尘网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的涡旋效果,在织机的通风孔上加装单独的通风吸附及过滤装置,从而实现对羊毛纤维的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纬编织机一般是圆环形排针,称为圆机,也称针织机。钩针携带纱线依次穿入上一根针形成的线圈后,构成新一层线圈,循环织入纱线。大圆机旋转一周可以织入数十根纱线,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织造方法。毛衣横机和织领机是平幅排列织针的,需要来回一层层的编织,常见的还有织袜机、棉毛机等,均属纬编针织机。现有的羊毛织造工艺会挥发扩散大量的毛纤维在空气中,对人体及织造设备有一定的损害,严重的会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这现有技术中织造过程产生大量扩散纤维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在织机的通风孔上加装单独的通风吸附及过滤装置,从而实现对羊毛纤维的吸附。本技术具体方案为: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所述分级吸收器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所述导流外壳与所述分级吸收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吸收器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所述过滤通风槽与所述导流外壳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通风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所述细尘吸附板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所述导流外壳的内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螺旋定位片、支撑固定片以及纤维防尘网,所述螺旋定位片与所述纤维防尘网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所述纤维防尘网四周均匀设有定位螺栓,所述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所述螺旋定位片与所述纤维防尘网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的涡旋效果。优选的,所述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固定螺丝安装驱动旋转器,所述导流外壳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纤维过滤联动器,所述支撑固定片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可以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下方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方通过螺丝固定有清洁片,所述纤维过滤联动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部套设有往复转动片。优选的,所述分级吸收器与导流外壳为整体铸造结构,所述支撑固定片的一侧开设有滑动连接槽,所述滑动连接槽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滑动连接块与第二滑动杆为整体铸造结构。优选的,所述导流外壳的上部一侧开设有活动连接槽,所述往复转动片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接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底部装设有转动活片,所述转动活片与所述往复转动片的一侧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过滤通风槽为弧面结构从而促进空气流通,所述驱动旋转器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纤维防尘网的中心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优选的,所述分级吸收器的下方开设有下方出口,且所述下方出口与所述过滤通风槽之间相互内部相通。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槽的内壁设置有提高密封效果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厚度为1.5mm到2.5mm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分级吸收器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导流外壳与分级吸收器之间固定连接,分级吸收器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过滤通风槽与导流外壳之间相互连通,过滤通风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细尘吸附板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导流外壳的内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螺旋定位片、支撑固定片以及纤维防尘网,螺旋定位片与纤维防尘网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纤维防尘网四周均匀设有定位螺栓,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螺旋定位片与纤维防尘网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的涡旋效果,在织机的通风孔上加装单独的通风吸附及过滤装置,从而实现对羊毛纤维的吸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纺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的转动活片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分级吸收器;2、导流外壳;3、螺旋定位片;4、清洁片;5、第一滑动杆;6、第二滑动杆;7、滑动连接槽;8、滑动连接块;9、支撑固定片;10、驱动旋转器;11、纤维过滤联动器;12、转动活片;13、往复转动片;14、活动连接槽;15、纤维防尘网;16、下方出口;17、细尘吸附板;18、过滤通风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1,所述分级吸收器1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2,所述导流外壳2与所述分级吸收器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吸收器1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18,所述过滤通风槽18与所述导流外壳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通风槽18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17,所述细尘吸附板17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所述导流外壳2的内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螺旋定位片3、支撑固定片9以及纤维防尘网15,所述螺旋定位片3与所述纤维防尘网15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所述纤维防尘网15四周均匀设有定位螺栓,所述螺旋定位片3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10,所述螺旋定位片3与所述纤维防尘网15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10的涡旋效果,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本技术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1,所述分级吸收器1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2,所述导流外壳2与所述分级吸收器1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整体稳定性,所述分级吸收器1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18,所述过滤通风槽18与所述导流外壳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通风槽18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17,所述细尘吸附板17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优选的,细尘吸附板17厚度为10cm,保障细尘和通风的稳定性。所述导流外壳2的内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螺旋定位片3、支撑固定片9以及纤维防尘网15,所述螺旋定位片3与所述纤维防尘网15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所述纤维防尘网15四周均匀设有定位螺栓,所述螺旋定位片3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10,所述螺旋定位片3与所述纤维防尘网15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10的涡旋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定位片3的一侧通过固定螺丝安装驱动旋转器10,所述导流外壳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纤维过滤联动器11,所述支撑固定片9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可以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动杆6,所述第二滑动杆6的下方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滑动杆5,所述第一滑动杆5的下方通过螺丝固定有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吸收器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所述导流外壳与所述分级吸收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吸收器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所述过滤通风槽与所述导流外壳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通风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所述细尘吸附板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所述导流外壳的内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螺旋定位片、支撑固定片以及纤维防尘网,所述螺旋定位片与所述纤维防尘网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所述纤维防尘网四周均匀设有定位螺栓,所述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所述螺旋定位片与所述纤维防尘网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的涡旋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分级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吸收器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外壳,所述导流外壳与所述分级吸收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吸收器的内部设有用于相互连通的过滤通风槽,所述过滤通风槽与所述导流外壳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通风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细小纤维及灰尘的细尘吸附板,所述细尘吸附板的厚度为8cm到15cm之间,所述导流外壳的内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螺旋定位片、支撑固定片以及纤维防尘网,所述螺旋定位片与所述纤维防尘网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所述纤维防尘网四周均匀设有定位螺栓,所述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旋转器,所述螺旋定位片与所述纤维防尘网之间的吸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从而保证驱动旋转器的涡旋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羊毛纤维织造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定位片的一侧通过固定螺丝安装驱动旋转器,所述导流外壳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纤维过滤联动器,所述支撑固定片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可以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下方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方通过螺丝固定有清洁片,所述纤维过滤联动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靖吴丽敏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