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加热铸带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带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态加热铸带头。
技术介绍
在聚合物加工领域,铸带头的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物料(比如聚合物)进行挤压分配并形成丝股带束状。目前,铸带头的结构主要包括铸带头腔体,铸带头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盛放熔融状态的物料(比如聚合物)的分配腔,分配腔的主要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进行分配。铸带头腔体外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对铸带头腔体内的聚合物进行加热,使聚合物保持在熔融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但目前的铸带头的加热板都位于铸带头本体的外侧,加热效果和效率低,热量容易散发出去,不能保持温度恒定,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态加热铸带头。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液态加热铸带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铸带头本体、入料口、液态热媒入口、进液总管、进液分管、上保温板、下保温板、温度计、出液口、出液总管、出液分管、进料总管、进料分管、导轨、保护板、隔热板、底板、冷却导轨、喷丝组件,铸带头本体内设有一个加热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加热铸带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铸带头本体(1)、入料口(2)、液态热媒入口(3)、进液总管(4)、进液分管(5)、上保温板(6)、下保温板(7)、温度计(8)、出液口(9)、出液总管(10)、出液分管(11)、进料总管(12)、进料分管(13)、导轨(14)、保护板(18)、隔热板(19)、底板(20)、冷却导轨(21)、喷丝组件(101),铸带头本体(1)内设有一个加热腔,入料口(2)位于进料总管(12)的一端上,液态热媒入口(3)位于进液总管(4)的一端上,进液总管(4)的另一端与两个进液分管(5)的一端连通,两个进液分管(5)的另一端与加热腔的一侧连通,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加热铸带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铸带头本体(1)、入料口(2)、液态热媒入口(3)、进液总管(4)、进液分管(5)、上保温板(6)、下保温板(7)、温度计(8)、出液口(9)、出液总管(10)、出液分管(11)、进料总管(12)、进料分管(13)、导轨(14)、保护板(18)、隔热板(19)、底板(20)、冷却导轨(21)、喷丝组件(101),铸带头本体(1)内设有一个加热腔,入料口(2)位于进料总管(12)的一端上,液态热媒入口(3)位于进液总管(4)的一端上,进液总管(4)的另一端与两个进液分管(5)的一端连通,两个进液分管(5)的另一端与加热腔的一侧连通,上保温板(6)、下保温板(7)分别位于导轨(14)的上下方且形成一个预热腔,上保温板(6)、下保温板(7)都位于铸带头本体(1)的一侧,冷却导轨(21)位于铸带头本体(1)的另一侧,温度计(8)位于铸带头本体(1)的正面上,出液口(9)位于出液总管(10)的一端上,出液总管(10)的另一端与两个出液分管(11)的一端连通,出液分管(11)的另一端与加热腔的另一侧连通,入料口(2)位于进料总管(12)的一端上,进料总管(12)的另一端与两个进料分管(13)的一端连通,底板(20)的中间设有一个开槽(22),两根导轨(14)分别位于开槽(22)的两侧,喷丝组件(101)与导轨(14)滑动连接,喷丝组件(101)位于加热腔内且包括扩散板(15)、分配板(16)、喷丝板(17),分配板(16)位于扩散板(15)和喷丝板(17)之间,扩散板(15)上设有通孔(151)和扩散腔(152),通孔(151)和扩散腔(152)连通,进料分管(13)的另一端穿过保护板(18)后与通孔(151)连通,隔热板(19)固定在底板(20)上,分配板(16)上设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山,殷万里,苗广会,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吉铨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