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粒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粒机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塑料造粒是将合成树脂或塑料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各种工艺的总称,是塑料工业中一个较大的生产部门,塑料加工一般包括塑料的配料、成型、机械加工、接合、修饰和装配等,塑料加工所用的原料,除聚合物外,一般还要加入各种塑料助剂、染料以改善成型工艺和制品的使用性能或降低制品的成本,因此在进行成型工艺前需要利用一定的搅拌设备将塑料原料搅拌均匀。
2、专利号为“cn20171147348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本体、搅拌腔室、电机、轴承、搅拌轴、搅拌齿、电磁阀、过滤网、视窗、人工爬梯、排杂口、出料口、大盖、卡扣、出料阀门、计重器、电器箱、支架、移动轮和电源,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腔室,所述搅拌腔室外部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右侧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安装有搅拌齿,所述搅拌腔室内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搅拌腔室表面设置有视窗,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外部右侧设置有人工爬梯,所述搅拌腔室内部右侧设置有排杂口,所述搅拌腔室内部左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顶端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搅拌腔室上方设置有大盖,所述大盖四周设置有卡扣,所述搅拌腔室底部设置有计重器,所述搅拌腔室外侧下方设置有电器箱。该搅拌装置在搅拌腔室底部设置有计重器,不需要分步计量,可直接计量出搅拌塑料颗粒的重量。
3、上述专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该搅拌装置只设置了搅拌齿,使得塑料颗粒的搅拌不够均匀,并且塑料颗粒中含有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造粒机的搅拌装置。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顶端设有一进料管,搅拌桶的顶端设有一排料管;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螺旋片、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第一电机的一第一驱动轴与驱动齿轮的中间连接,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两侧,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都与驱动齿轮啮合,第一转轴与驱动齿轮的中间固定,多个螺旋片分别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二转轴与第一从动齿轮的中间固定,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三转轴与第二从动齿轮的中间固定,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固定在第三转轴上,第一电机、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都位于搅拌桶的顶端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螺旋片、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都位于搅拌桶内;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罩和加热线圈,加热罩固定在搅拌桶的底部上,加热线圈位于加热罩内。
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一第一电机座安装在搅拌桶的顶端上。
4、优选地,所述造粒机的搅拌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管道、第二电机、风扇、第一间隔网、第二间隔网、灰尘收集箱,除尘管道的中间与排料管连通,第二电机位于除尘管道的外侧,第二电机的一第二驱动轴与风扇连接,风扇、第一间隔网、第二间隔网都位于除尘管道内,风扇、第二间隔网分别位于第一间隔网的两侧,除尘管道的一端与灰尘收集箱连通。
5、优选地,所述除尘管道的中间设有两个第一通孔,除尘管道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通孔,加热罩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
6、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一第二电机座上。
7、优选地,所述排料管上设有一阀门,阀门上设有一转动把手。
8、优选地,所述搅拌桶上设有一观测窗口。
9、优选地,所述搅拌桶的底部由多个支撑脚支撑,支撑脚的底部与一个底盘固定。
10、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一,进料管用于向搅拌桶通入塑料颗粒原料,排料管将搅拌桶中搅拌混合后的塑料颗粒排出,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二转轴、第一搅拌叶片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三转轴、第二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多个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对塑料颗粒进行多重搅拌,驱动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螺旋片进行转动,螺旋片使搅拌桶内底部的塑料颗粒再往上移动到搅拌桶的中部和顶部,使搅拌混合更加均匀。
11、二,加热机构中的加热线圈对搅拌桶进行加热,对搅拌桶内的塑料颗粒进行烘干,使得位于搅拌装置内的塑料颗粒不会发生粘黏的现象,保证搅拌后的塑料颗粒的正常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搅拌桶(1)的顶端设有一进料管(12),搅拌桶(1)的顶端设有一排料管(13);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驱动齿轮(3)、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螺旋片(9)、第一搅拌叶片(10)、第二搅拌叶片(11),第一电机(2)的一第一驱动轴与驱动齿轮(3)的中间连接,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分别位于驱动齿轮(3)的两侧,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都与驱动齿轮(3)啮合,第一转轴(6)与驱动齿轮(3)的中间固定,多个螺旋片(9)分别固定在第一转轴(6)上,第二转轴(7)与第一从动齿轮(4)的中间固定,多个第一搅拌叶片(10)固定在第二转轴(7)上,第三转轴(8)与第二从动齿轮(5)的中间固定,多个第二搅拌叶片(11)固定在第三转轴(8)上,第一电机(2)、驱动齿轮(3)、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都位于搅拌桶(1)的顶端上,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螺旋片(9)、第一搅拌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通过一第一电机座(16)安装在搅拌桶(1)的顶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的搅拌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管道(17)、第二电机(18)、风扇(19)、第一间隔网(20)、第二间隔网(21)、灰尘收集箱(22),除尘管道(17)的中间与排料管(13)连通,第二电机(18)位于除尘管道(17)的外侧,第二电机(18)的一第二驱动轴与风扇(19)连接,风扇(19)、第一间隔网(20)、第二间隔网(21)都位于除尘管道(17)内,风扇(19)、第二间隔网(21)分别位于第一间隔网(20)的两侧,除尘管道(17)的一端与灰尘收集箱(22)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道(17)的中间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3),除尘管道(17)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通孔(24),加热罩(14)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2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8)安装在一第二电机座(28)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13)上设有一阀门(25),阀门(25)上设有一转动把手(2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上设有一观测窗口(2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底部由多个支撑脚(30)支撑,支撑脚(30)的底部与一个底盘(3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搅拌桶(1)的顶端设有一进料管(12),搅拌桶(1)的顶端设有一排料管(13);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驱动齿轮(3)、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螺旋片(9)、第一搅拌叶片(10)、第二搅拌叶片(11),第一电机(2)的一第一驱动轴与驱动齿轮(3)的中间连接,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分别位于驱动齿轮(3)的两侧,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都与驱动齿轮(3)啮合,第一转轴(6)与驱动齿轮(3)的中间固定,多个螺旋片(9)分别固定在第一转轴(6)上,第二转轴(7)与第一从动齿轮(4)的中间固定,多个第一搅拌叶片(10)固定在第二转轴(7)上,第三转轴(8)与第二从动齿轮(5)的中间固定,多个第二搅拌叶片(11)固定在第三转轴(8)上,第一电机(2)、驱动齿轮(3)、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都位于搅拌桶(1)的顶端上,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螺旋片(9)、第一搅拌叶片(10)、第二搅拌叶片(11)都位于搅拌桶(1)内;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罩(14)和加热线圈(15),加热罩(14)固定在搅拌桶(1)的底部上,加热线圈(15)位于加热罩(1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通过一第一电机座(16)安装在搅拌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万里,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吉铨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