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0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BR膜组件,包括框架,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框架内,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框架在与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第一、第二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帘式MBR膜的气孔,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能有效地对MBR膜进行均匀冲刷的技术问题,具有产水效率高且MBR的通透性得以有效保证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膜组件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MBR膜组件。
技术介绍
MBR为膜生物反应器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由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水处理系统,由于其处理出来的水质质量高,因此,取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现有的MBR组件由框架,若干竖向设置在框架内的MBR膜、与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管、若干水平设置在框架下方且与MBR膜相对应的曝气管以及与曝气管共同连通的进气管组成,明显的,这种结构使得气体只能从下往上对MBR膜进行冲刷,导致对MBR膜冲刷不均匀,甚至导致MBR膜的中上部得不到冲刷,再加上截留在MBR膜表面的污泥受到冲刷从上往下落,容易使曝气管上的气孔堵塞,导致MBR膜受到的冲刷力减弱,甚至无法对MBR膜冲刷,故而造成MBR的通透性差且产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BR膜组件,以达到保证MBR的通透性且产水效率高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BR膜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所述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所述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所述框架在与所述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和所述第一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所述帘式MBR膜的气孔,所述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均位于所述框架的上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立管的进口端上均设有法兰。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顶面的中部内置有与所述帘式MBR膜的上出水口共同连通的上集水条,且其底面内置有与所述帘式MBR膜的下出水口共同连通的下集水条,所述下集水条与所述上集水条相对应,并通过位于所述框架内的立管相连通,所述立管的中部通过水平设置的导流管与所述集水立管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集水立管、所述导流管以及所述立管的内径逐级递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帘式MBR膜为PVDF帘式MBR膜。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底部的四角上分别向下连接有支撑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高度调节地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顶侧壁以及底侧壁上对应向外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导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顶部向上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吊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中部设有与其截面相匹配的加强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框架与帘式MBR膜相对的两侧框架内对应安装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并在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上分别沿各自的轴向开设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帘式MBR膜的气孔,从而实现了能有效地对MBR膜进行均匀地冲刷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产水效率高,并有效保证了MBR的通透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帘式MBR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框架,2、帘式MBR膜,3、集水立管,4、第一曝气管,5、第二曝气管,6、气孔,7、第一进气立管,8、第二进气立管,9、法兰,10、上集水条,11、下集水条,12、立管,13、导流管,14、支撑腿,15、导轨,16、加强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MBR膜组件,包括框架1,框架1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2,若干帘式MBR膜2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框架1内,框架1内还设有进口端与帘式MBR膜2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3,框架1在与帘式MBR膜2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4,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第一曝气管4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5,第二曝气管5和第一曝气管4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帘式MBR膜2的气孔6,框架1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第一曝气管4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127以及出口端与第二曝气管5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框架1与帘式MBR膜2相对的两侧框架1内对应安装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4和第二曝气管5,并在第一曝气管4和第二曝气管5上分别沿各自的轴向开设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帘式MBR膜2的气孔6,从而实现了能有效地对MBR膜进行均匀地冲刷的技术效果。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集水立管3的出口端、第一进气立管7的进口端和第二进气立管8的进口端均位于框架1的上方,集水立管3的出口端、第一进气立管7的进口端和第二进气立管8的进口端上均设有法兰9,这样设置便于集水立管3与水泵相连,以及第一、第二进气立管与鼓风机相连。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集水立管3通过以下连接方式与帘式MBR膜2共同连接:框架1顶面的中部内置有与帘式MBR膜2的上出水口共同连通的上集水条10,且其底面内置有与帘式MBR膜2的下出水口共同连通的下集水条11,下集水条11与上集水条10相对应,并通过位于框架1内的立管12相连通,立管12的中部通过水平设置的导流管13与集水立管3的进口端相连通,集水立管3、导流管13以及立管12的内径逐级递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帘式MBR膜2为PVDF帘式MBR膜。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底部的四角上分别向下连接有支撑腿14,这样设置有效避免了落在框架1底部的污泥对帘式MBR膜2造成污染。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腿14的底端安装有高度调节地脚,这样设置便于调节高度。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的顶侧壁以及底侧壁上对应向外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导轨15,这样设置保证了本MBR膜组件的稳固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的顶部向上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吊耳,这样设置便于吊挂本MBR膜组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的中部设有与其截面相匹配的加强框16,这样设置加强了框架1的强度。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第一进气立管7以及第二进气立管8的进口端分别与外接一鼓风机,并将水立管12的出口端外接水泵,需要产水时,开启水泵,并使两个鼓风机交替运行,交替时间以一个产水周期为单位,水泵的运转产生负压,使得帘式MBR膜2产出的水被负压吸走,经集水立管3收集。与此同时,交替运行的鼓风机产生正压气体,正压气体从均匀设置在MBR膜的两相对侧的气孔6交替曝向M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所述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所述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所述框架在与所述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和所述第一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所述帘式MBR膜的气孔,所述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所述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所述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所述框架在与所述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和所述第一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所述帘式MBR膜的气孔,所述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均位于所述框架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立管的进口端上均设有法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面的中部内置有与所述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龙燕王梅赵雪陆克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