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BR膜组件,包括框架,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框架内,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框架在与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第一、第二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帘式MBR膜的气孔,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能有效地对MBR膜进行均匀冲刷的技术问题,具有产水效率高且MBR的通透性得以有效保证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膜组件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MBR膜组件。
技术介绍
MBR为膜生物反应器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由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水处理系统,由于其处理出来的水质质量高,因此,取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现有的MBR组件由框架,若干竖向设置在框架内的MBR膜、与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管、若干水平设置在框架下方且与MBR膜相对应的曝气管以及与曝气管共同连通的进气管组成,明显的,这种结构使得气体只能从下往上对MBR膜进行冲刷,导致对MBR膜冲刷不均匀,甚至导致MBR膜的中上部得不到冲刷,再加上截留在MBR膜表面的污泥受到冲刷从上往下落,容易使曝气管上的气孔堵塞,导致MBR膜受到的冲刷力减弱,甚至无法对MBR膜冲刷,故而造成MBR的通透性差且产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BR膜组件,以达到保证MBR的通透性且产水效率高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BR膜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所述帘式M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所述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所述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所述框架在与所述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和所述第一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所述帘式MBR膜的气孔,所述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帘式MBR膜,若干所述帘式MBR膜分若干排并列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内还设有进口端与所述帘式MBR膜共同连通的集水立管,所述框架在与所述帘式MBR膜相对的一侧架内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第一曝气管,并于该侧架的相对侧架内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曝气管相对应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和所述第一曝气管上均沿各自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朝向所述帘式MBR膜的气孔,所述框架外侧上还设有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一进气立管以及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管共同连通的第二进气立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均位于所述框架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进气立管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立管的进口端上均设有法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R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面的中部内置有与所述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龙燕王梅赵雪陆克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