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络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43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络筒机,属于络筒机领域,解决传统络筒机络筒时纱线容易松脱打滑的问题。该络筒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卷绕电机、退绕机构、张力检测器、润滑装置和导纱机,所述退绕机构的退绕轴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内的退绕轴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一侧的退绕轴上套接有中空气电滑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中空气电滑环的转子出线电性连接,所述的气囊与中空气电滑环的转子出气孔连通,且所述导纱机与中空气电滑环的定子进线电性连接,所述中空气电滑环的定子进气孔与气泵连接,所述的导纱机还与气泵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纱线络筒机,能够有效防止内层纱线松脱,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络筒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络筒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纱线络筒机。
技术介绍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8776091U的公开文献,公开了一种一机多用途防断纱络筒机,包括机架,绞纱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还设有主动卷绕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退绕机构,绞纱架与退绕机构可拆卸连接,且退绕机构可驱动绞纱架发生转动,松筒与主动卷绕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松筒与绞纱架之间还设有超喂轮,超喂轮设置在机架上,从绞纱架上输出的纱线经过超喂轮到达松筒。现有的络筒机采用转轴、绞纱杆、撑开段、绞纱段、凸起段等部件组合成的绞纱架来支撑并固定纱线筒,其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绞杀架放置的纱线筒为染色后的蓬松状纱线,随着纱线不断的减少,内层纱线受其弹性力作用,容易向外弹开而造成松脱打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纱线络筒机,能够有效防止内层纱线松脱,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络筒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主动卷绕电机(2)、退绕机构(3)、张力检测器(4)、润滑装置(5)和导纱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绕机构(3)的退绕轴(7)上设有气囊(8),所述气囊(8)内的退绕轴(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气囊(8)一侧的退绕轴(7)上套接有中空气电滑环(10),所述的压力传感器(9)与中空气电滑环(10)的转子出线电性连接,所述的气囊(8)与中空气电滑环(10)的转子出气孔连通,且所述导纱机(6)与中空气电滑环(10)的定子进线电性连接,所述中空气电滑环(10)的定子进气孔与气泵连接,所述的导纱机(6)还与气泵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络筒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主动卷绕电机(2)、退绕机构(3)、张力检测器(4)、润滑装置(5)和导纱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绕机构(3)的退绕轴(7)上设有气囊(8),所述气囊(8)内的退绕轴(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气囊(8)一侧的退绕轴(7)上套接有中空气电滑环(10),所述的压力传感器(9)与中空气电滑环(10)的转子出线电性连接,所述的气囊(8)与中空气电滑环(10)的转子出气孔连通,且所述导纱机(6)与中空气电滑环(10)的定子进线电性连接,所述中空气电滑环(10)的定子进气孔与气泵连接,所述的导纱机(6)还与气泵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气电滑环(10)的转子与退绕轴(7)连接,所述中空气电滑环(10)的定子与退绕机构(3)的退绕电机的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络筒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剑斌唐义伟褚艺郎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益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