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6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后套固定的光缆连接器接触件的改进。它由插针1、插针尾柄2、前套3、弹簧4、后套5、热缩管6和光缆7组成,其特征在于,前套3的后端与后套5前端的连接结构为弹性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难度小,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后套固定的光缆连接器接触件^;改进。技术背景现有的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为美国专利US6811321 "OPTICAL CONNECTOR FOR SIMULTANEOUSLY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FIBER OPTICAL CABLES AND ADAPTER FOR SAID CONNECTOR"所公开的结 构,其前套的外形和内孔都是方形,其插针尾柄的前端也是方形,导致 接触件的结构十分复杂,加工时需要多套专用模具,工艺复杂,加工难 度大,成本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难度小、 成本低的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它 由插针1、插针尾柄2、前套3、弹簧4、后套5、热縮管6和光缆7组成, 插针1的后端插在插针尾柄2中心孔前段的大直径孔中并与该孔过盈配 合,插针1的前端从前套3前端面的中心孔穿出,插针尾柄2是一个外 形为台阶轴的套简,位于前套3的内孔中,插针尾柄2前端的大直径段 与前套3的内孔滑动配合,弹簧4位于前套3的内孔中,弹簧4的前端 套在插针尾柄2后端的小直径段圆柱上,后套5的前端与前套3的后端 连接,弹簧4的后端顶在后套5的前端面上,光缆7从后套5的后端插 入,光缆7的内芯穿进插针尾柄2的内孔,光缆7内芯中的纤芯穿进插 针1的中心孔,热缩管6包裹在后套5的后端和与该后端邻近的一段光 缆7的外面;其#征在于,前套3的后端与后套5前端的连接结构为弹 性键连接,在前套3的后端有3-6条沿轴向伸展的、沿圆周均布的贯通 槽8,将前套3的后端画周分割成3 ~ 6个对称的弹性爪9,在前套3的 后端口内的内壁上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0,使每个弹性爪9的外端形成一 个弹性键ll;在后套5前端的外圃周面上有环形键槽12,后套5的前端 插进前套3的后端口内,前套3后端弹性爪9上的弹性键11嵌入后套5前端的环形键槽12内。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难度小,大大降 低了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的前套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的后套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 2、 3,本技术 的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它由插针l、插针尾柄2、前套3、弹 簧4、后套5、热缩管6和光缆7组成,插针1的后端插在插针尾柄2中 心孔前段的大直径孔中并与该孔过盈配合,插针1的前端从前套3前端 面的中心孔穿出,插针尾柄2是一个外形为台阶轴的套简,位于前套3 的内孔中,插针尾柄2前端的大直径段与前套3的内孔滑动配合,弹簧4 位于前套3的内孔中,弹簧4的前端套在插针尾柄2后端的小直径段圆 柱上,后套5的前端与前套3的后端连接,弹簧4的后端顶在后套5的 前端面上,光缆7从后套5的后端插入,光缆7的内芯穿进插针尾柄2 的内孔,光缆7内芯中的纤芯穿进插针1的中心孔,热缩管6包裹在后 套5的后端和与该后端邻近的一段光缆7的外面;其特征在于,前套3 的后端与后套5前端的连接结构为弹性键连接,在前套3的后端有3 ~ 6 条沿轴向伸展的、沿圆周均布的贯通槽8,将前套3的后端圆周分割成3~ 6个对称的弹性爪9,在前套3的后端口内的内壁上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0, 使每个弹性爪9的外端形成一个弹性键11;在后套5前端的外圆周面上 有环形键槽12,后套5的前端插进前套3的后端口内,前套3后端弹性 爪9上的弹性键11嵌入后套5前端的环形键槽12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套3的后端有4条沿轴向伸展 的、沿圆周均布的贯通槽8,将前套3的后端圆周分割成4个对称的弹性 爪9。权利要求1、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它由插针、插针尾柄、前套、弹簧、后套、热缩管和光缆组成,插针的后端插在插针尾柄中心孔前段的大直径孔中并与该孔过盈配合,插针的前端从前套前端面的中心孔穿出,插针尾柄是一个外形为台阶轴的套筒,位于前套的内孔中,插针尾柄前端的大直径段与前套的内孔滑动配合,弹簧位于前套的内孔中,弹簧的前端套在插针尾柄后端的小直径段圆柱上,后套的前端与前套的后端连接,弹簧的后端顶在后套的前端面上,光缆从后套的后端插入,光缆的内芯穿进插针尾柄的内孔,光缆内芯中的纤芯穿进插针的中心孔,热缩管包裹在后套的后端和与该后端邻近的一段光缆的外面;其特征在于,前套的后端与后套前端的连接结构为弹性键连接,在前套的后端有3~6条沿轴向伸展的、沿圆周均布的贯通槽,将前套的后端圆周分割成3~6个对称的弹性爪,在前套的后端口内的内壁上有一个环形的凹槽,使每个弹性爪的外端形成一个弹性键;在后套前端的外圆周面上有环形键槽,后套的前端插进前套的后端口内,前套后端弹性爪上的弹性键嵌入后套前端的环形键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对后套固定的光缆连接器接触件的改进。它由插针1、插针尾柄2、前套3、弹簧4、后套5、热缩管6和光缆7组成,其特征在于,前套3的后端与后套5前端的连接结构为弹性键连接。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难度小,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文档编号G02B6/38GK201035187SQ20072000337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方尚杰, 李小卫, 胡志国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套固定式光缆连接器接触件,它由插针[1]、插针尾柄[2]、前套[3]、弹簧[4]、后套[5]、热缩管[6]和光缆[7]组成,插针[1]的后端插在插针尾柄[2]中心孔前段的大直径孔中并与该孔过盈配合,插针[1]的前端从前套[3]前端面的中心孔穿出,插针尾柄[2]是一个外形为台阶轴的套筒,位于前套[3]的内孔中,插针尾柄[2]前端的大直径段与前套[3]的内孔滑动配合,弹簧[4]位于前套[3]的内孔中,弹簧[4]的前端套在插针尾柄[2]后端的小直径段圆柱上,后套[5]的前端与前套[3]的后端连接,弹簧[4]的后端顶在后套[5]的前端面上,光缆[7]从后套[5]的后端插入,光缆[7]的内芯穿进插针尾柄[2]的内孔,光缆[7]内芯中的纤芯穿进插针[1]的中心孔,热缩管[6]包裹在后套[5]的后端和与该后端邻近的一段光缆[7]的外面;其特征在于,前套[3]的后端与后套[5]前端的连接结构为弹性键连接,在前套[3]的后端有3~6条沿轴向伸展的、沿圆周均布的贯通槽[8],将前套[3]的后端圆周分割成3~6个对称的弹性爪[9],在前套[3]的后端口内的内壁上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0],使每个弹性爪[9]的外端形成一个弹性键[11];在后套[5]前端的外圆周面上有环形键槽[12],后套[5]的前端插进前套[3]的后端口内,前套[3]后端弹性爪[9]上的弹性键[11]嵌入后套[5]前端的环形键槽[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尚杰胡志国李小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