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18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护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主体,所述下护板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底端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端面螺旋连接有防护板,所述螺栓的底端设置有堵盖结构,所述堵盖结构与防护板卡合,所述防护板的内端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卡合有卡块,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卡块、伸缩杆、拉杆、通风口和第一弹簧,这样可以通过过滤网将从前面进入的空气中的粉尘过滤,汽车行驶的振动过滤后的空气进入通风口,便于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同时过滤网易更换,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护板
,具体为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下护板是现在汽车必备的,发动机下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理念首要是防止路面突起的石块撞击而造成发动机损坏,其次是为了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泥土和污水侵入发动机舱导致发动机故障,起缓冲和隔离作用,同时发动机下护板还起到减小行车过程中风阻的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的销售量越来越来,因此,因此,对发动机下护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的发动机下护板功能单一,仅仅对发动机具有保护功能,而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而且灰尘容易进入发动机仓内,缺乏一种有利于发动机进行辅助散热和防尘的发动机护板,同时大部分发动机下护板都是由螺栓或者自攻钉固定,汽车行驶时汽车与发动机下护板共振容易引起螺栓或自攻钉脱落,不利于保护发动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架(2),所述加强架(2)的底端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栓(3),所述螺栓(3)的外端面螺旋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下护板主体(1)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与螺栓(3)螺旋连接,所述螺栓(3)的底端设置有堵盖结构(5),所述堵盖结构(5)与防护板(4)卡合,所述防护板(4)的内端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固定框(6)的内侧卡合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架(2),所述加强架(2)的底端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栓(3),所述螺栓(3)的外端面螺旋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下护板主体(1)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与螺栓(3)螺旋连接,所述螺栓(3)的底端设置有堵盖结构(5),所述堵盖结构(5)与防护板(4)卡合,所述防护板(4)的内端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固定框(6)的内侧卡合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另一端与防护板(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位于伸缩杆(10)的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堵盖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结构(5)包括底座(501)、连接板(502)、固定杆(503)、圆筒(504)、连接杆(505)、挡块(506)、第二弹簧(507)和挡板(508),所述底座(5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2),所述底座(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3)和挡板(508),所述固定杆(5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筒(504),所述圆筒(50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挡块(506),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辉睿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