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顶针结构及模具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05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顶针结构及模具镶件,其中扁顶针结构包括扁顶针,所述扁顶针包括针杆和针体,所述针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针体的一端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针体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引导针体进入插槽内的引导斜面,将针杆和针体分开同时进行生产制造,可缩减扁顶针的制造生产周期,并且在局部损坏时,将针体或针杆更换调,扁顶针可再次进行使用,减少整根扁顶针报废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顶针结构及模具镶件
本技术涉及模具上顶针部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扁顶针结构及模具镶件。
技术介绍
扁顶针是塑胶模具配件,主要用于塑胶模具中,扁顶针也叫扁销,主要用于塑料产品筋条部分的顶出,还有就是长条形的胶位,圆顶针无法摆下的时候,选择用扁顶针。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960707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带有扁顶针的注塑模具,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后模板和后模仁以及扁顶针,扁顶针设置于顶针底板上,在顶针面板、后模板和后模仁上分别设置有扁顶针过孔,扁顶针贯穿于过扁顶针过孔,扁顶针顶部和后模仁一起成型产品,且扁顶针还配合顶出产品。其中,扁顶针和扁顶针过孔相对于后模仁呈倾斜设置,扁顶针和扁顶针过孔的倾斜角度相同。产品脱模时,扁顶针在模具推出结构的作用下往前顶出产品,由于后模仁是不动的,扁顶针在扁顶针过孔中往前运动时相应地会横向移动。因此,扁顶针能够自动松脱,不会夹住产品,且顺利顶出产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扁顶针比较扁,且长度较长,一般扁顶针的整体采用机加工的方式生产出来,加工周期较长,且局部损坏会导致整根扁顶针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缩减扁顶针的制造生产周期和减少整根扁顶针报废的数量的扁顶针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扁顶针结构,包括扁顶针,所述扁顶针包括针杆和针体,所述针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针体的一端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针体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引导针体进入插槽内的引导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扁顶针分体设置为针杆和针体,并通过设置插槽和引导斜面,使针体的一端在引导斜面的引导作用下插入到插槽内,实现针杆和针体的插接配合,组成新型的扁顶针,将针杆和针体分开同时进行生产制造,可缩减扁顶针的制造生产周期,并且在局部损坏时,将针体或针杆更换调,扁顶针可再次进行使用,减少整根扁顶针报废的数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杆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插槽在针杆的径向上贯穿所述针杆的圆周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贯穿至针杆的圆周侧面,使得针体可以从插槽的侧方向安装进入插槽内,安装的角度更多,使针杆和针体之间装配更加的灵活、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杆的圆周侧面开设有与插槽相连通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由针杆连接针体的一端端面沿针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阶梯槽的槽面与针体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槽的槽面与针体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使针杆的安装端侧面与针体的侧面具有一定的整平度,相比于没有开设阶梯槽的针杆,位于插槽的边缘部位比较平整,不易受到磨损,产品质量得到一定保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凸柱,所述插槽的槽底开设有与定位凸柱定位配合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体的一端定位安装于针杆的一端,定位孔和定位凸柱使针体和针杆之间实现精准、牢固的定位安装,达到的安装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凸柱的截面形状为圆台形,所述定位凸柱靠近针体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所述定位凸柱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柱与定位孔之间过盈配合,且截面均为圆台形,使定位凸柱与定位孔之间定位安装后,定位凸柱不易从定位孔内脱离,加强针体与针杆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杆的圆周侧面开设有与插槽连通的沉头孔,所述针体侧面开设有与沉头孔相对的螺纹孔,所述针杆上设置有穿过沉头孔后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针体和针杆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牢固的固定在一起,方便拆卸,且安装效果牢固。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好顶料效果的模具镶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具镶件,用于固定安装在模具内,包括镶件本体、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扁顶针结构,所述镶件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扁顶针结构插接配合的顶针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工作时,扁顶针结构与顶针孔插接配合,将镶件本体固定安装在模具上,实现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对于顶针顶料的工作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槽面向镶件本体设置顶针孔的一端槽面与镶件本体的端面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槽限制扁顶针进入到顶针孔内的行程,从而避免扁顶针在顶针孔内伸入的深度过深造成物料受损,达到稳定的顶料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针孔和所述扁顶针结构数量均为三个,且一一相对应,三个所述顶针孔的中心连接形成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的构造使得三个扁顶针结构之间形成稳固的顶针布局,使物料顶出过程比较稳定,不易产生偏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针杆和针体分开同时进行生产制造,可缩减扁顶针的制造生产周期,并且在局部损坏时,将针体或针杆更换调,扁顶针可再次进行使用,减少整根扁顶针报废的数量;2.阶梯槽限制扁顶针进入到顶针孔内的行程,从而避免扁顶针在顶针孔内伸入的深度过深造成物料受损,达到稳定的顶料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针体和针杆连接处的结构;图4是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一,用于体现模具镶件的整体结构;图5是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二,用于体现模具镶件上的顶针孔位置。图中,1、扁顶针;1.1、针体;1.2、针杆;2、插槽;3、引导斜面;4、定位凸柱;5、定位孔;6、沉头孔;7、螺钉;8、螺纹孔;9、阶梯槽;10、镶件本体;11、顶针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扁顶针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扁顶针1,扁顶针1包括针杆1.2和针体1.1,针杆1.2的形状为圆柱体,针体1.1的形状长方体,针杆1.2的一端开设有插槽2,插槽2由针杆1.2的一端端面沿针杆1.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且插槽2在针杆1.2的径向上贯穿针杆1.2的圆周侧面。参照图2和图3,针体1.1的一端与插槽2插接配合,针体1.1插入到插槽2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引导斜面3,引导斜面3的倾斜趋势是由针体1.1边缘向中心逐渐高度逐渐降低倾斜,引导斜面3与插槽2的槽口边缘相抵触,对针体1.1插入到插槽2内起到引导作用。参照图3,针体1.1插入插槽2内的一端端面一体成型有定位凸柱4,定位凸柱4的截面形状为圆台体,且靠近针体1.1的一端直径小于远离针体1.1的一端直径,插槽2的槽底开设有定位孔5,定位孔5的截面形状为圆台形,定位凸柱4插入到定位孔5内,且两者过盈配合。参照图2和图3,针杆1.2的圆周侧面开设有沉头孔6,沉头孔6与插槽2的内部连通,针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顶针结构,包括扁顶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顶针(1)包括针杆(1.2)和针体(1.1),所述针杆(1.2)的一端开设有插槽(2),所述针体(1.1)的一端与插槽(2)插接配合,所述针体(1.1)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引导针体(1.1)进入插槽(2)内的引导斜面(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顶针结构,包括扁顶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顶针(1)包括针杆(1.2)和针体(1.1),所述针杆(1.2)的一端开设有插槽(2),所述针体(1.1)的一端与插槽(2)插接配合,所述针体(1.1)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引导针体(1.1)进入插槽(2)内的引导斜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2)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插槽(2)在针杆(1.2)的径向上贯穿所述针杆(1.2)的圆周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扁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2)的圆周侧面开设有与插槽(2)相连通的阶梯槽(9),所述阶梯槽(9)由针杆(1.2)连接针体(1.1)的一端端面沿针杆(1.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扁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1)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阶梯槽(9)的槽面与针体(1.1)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凸柱(4),所述插槽(2)的槽底开设有与定位凸柱(4)定位配合的定位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买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