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倍焦距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99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倍焦距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技术特征在于:在激光器发出的光路中设置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镜;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设置扩束装置和全反射镜,待测超声场位于光路中设置在扩束装置和全反射镜之间,在扩束装置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在第二光束的光路中,设置一个将光束变为平行参考光的扩束装置;在与半透半反镜平行位置处设置一个将物光和参考光形成的干涉光的凸透镜,以及记录数字全息图的面阵CCD1。本测量装置运用倍增光路,从而可以探测声场扰动使空气产生的微小折射率变化造成的干涉条纹分布,使测量结果更加直观、精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倍焦距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利用数字全息技术实现超 声悬浮场的测量。
技术介绍
由于超声悬浮场是声波在空气中形成的驻波场,不能直接用眼睛或视频装置接收, 加上探测过程不能干扰声场,使得常规探测仪器无法使用。又由于引入测量器件后, 会对声悬浮场产生影响且难于实现全场测量。所以,到目前为止,对超声悬浮场的研 究工作多集中于声悬浮理论的数值计算。西北工业大学张琳等人用传统光学全息方法 首次对声悬浮场分布进行了测量(张琳,李恩普,冯伟,洪振宇,解文军,马仰华, 声悬浮过程的激光全息干涉研究,物理学报,54(5)(2005))。不过,由于其方法的局限 性,测量结果比较粗糙,该方法以全息干板作为记录介质,需要经过复杂的物理和湿 化学处理过程,记录的信息和记录效果极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而且信息处理手段 有限,不能解调出千涉场的相位信息;随后,张琳等人(张琳,声悬浮过程的激光全 息干涉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5)进一步应用数字全息方法并采用 双共聚焦光路对超声悬浮场进行了测量,由于其光路结构的限制,测量弱相位场的灵 敏度低,且测量范围固定不可调,测量过程较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倍焦距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激光器(14),分束装置(8),二个扩束装置(7)、(9),半透半反镜(6)、(12),全反射镜(5)、(10)、(16),凸透镜(2)、(3)、(4)、(11),衰减器(15)和面阵CCD(1);在激光器(14)发出的光路中设置衰减器(15)和改变光路方向的全反射镜(16),之后设置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分束装置(8);在第一光束的光路中,依次设置扩束装置(7)和全反射镜(5),待测超声场位于光路中设置在扩束装置(5)和全反射镜(5)之间,在扩束装置(5)与待测超声场之间设置一个将物光反射到与第一光束方向垂直的另外一侧的半透半反镜(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普赵建林郑普超邸江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