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黏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78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元件黏合治具,它包括设有V字形开口的治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本体上组设有设置于开口一侧的第一挡止部及第二挡止部;治具本体开口底部凹设沟槽;第一挡止部垂直于V字形开口及沟槽的纵方向;第二挡止部第一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上,其第二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上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元件组装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光学元件黏合治具。于光学元件中,偏极光分光片系利用两个三角棱镜相黏而形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为了方便黏合偏极光分光片,系将两个涂有黏合胶的三角棱镜3放置在光学元件黏合治具4中。习知的光学元件黏合治具无法固定光学元件在X轴及Y轴的位置。在光学元件的黏合定位上,容易因为光学元件的位移,存在定位上的困难。同时,涂在光学元件上的黏合胶的溢胶情形,使得多余的黏合胶流到治具上,导致光学元件部分与治具黏合,同时亦有清理治具上溢胶的麻烦本技术包括设有V字形开口的治具本体、设置于开口一侧的第一挡止部及第二挡止部;治具本体开口底部凹设沟槽;第一挡止部垂直于V字形开口及沟槽的纵方向;第二挡止部第一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上,其第二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上方。其中第一挡止部系藉由螺接元件锁合于治具本体上。第二挡止部第一端设有位移孔,藉由穿设于位移孔内的螺接元件调整第二挡止部固定于治具本体上的位置。治具本体上V字形开口的角度系为90°。由于本技术包括设有V字形开口的治具本体、设置于开口一侧的第一挡止部及第二挡止部;治具本体开口底部凹设沟槽;第一挡止部垂直于V字形开口及沟槽的纵方向;第二挡止部第一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上,其第二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上方。实施时,将光学元件设置于本技术中;在置放光学元件时,藉由第一挡止部限制光学元件在平行于沟方向(X轴)的位移,并藉由设置于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上方第二挡止部的第二端限制光学元件在垂直于沟方向(Y轴)的位移,在定位上亦能轻易的对正,并减少定位校正的困难。黏合光学元件时,系于两个三角棱镜的斜面涂上黏合胶,并相对黏合于一起,藉以形成光学元件;将初步黏合的光学元件置于本技术中,藉以对光学元件进一步作更精准的定位。藉由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底部沟槽,使涂在三角棱镜上多余的黏合胶可直接流入治具本体中的沟槽中,以解决溢胶而产生的问题。不仅定位容易、操作简单,而且清理溢胶方便,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治具本体11设有底部凹设沟槽111的V字形开口110。第一挡止部12系设置于治具本体11V字形开口110的一侧,并垂直于V字形开口110及沟槽111的纵方向。第二挡止部13的第一端131系设置于治具本体11上,其第二端132系设置于治具本体11V字形开口110的上方。本技术光学元件黏合治具1系用以辅助黏合光学元件2,以使光学元件2在黏合时能够更加方便定位及更容易实施。藉由本技术黏合的光学元件2系为偏极光分光片。偏极光分光片系利用两个三角棱镜黏合而形成,在可见光、宽波段可见光(420-680nm)或是光纤通讯波段(1300-1650nm)中,用以分离s-极化光及p-极化光。实施时,如图4所示,将光学元件2设置于本技术光学元件黏合治具1中。黏合光学元件2时,系于两个三角棱镜的斜面涂上黏合胶,并相对黏合于一起,藉以形成光学元件2。将初步黏合的光学元件2置于本技术光学元件黏合治具1中,藉以对光学元件2进一步作更精准的定位。如图4所示,由于本技术的治具本体11设有底部凹设沟槽111的V字形开口110, V字形开口110的角度系为90°。在此,涂在三角棱镜上多余的黏合胶可直接流入治具本体11中的沟槽111中,以解决溢胶而产生的问题。如图2、图3所示,第一挡止部12系设置于治具本体11V字形开口110的一侧,并垂直于V字形开口110及沟槽111的纵方向,且第一挡止部12系藉由螺接元件121锁合于治具本体11上;当然,第一挡止部12亦可黏合或焊接于治具本体11上。另外,第一挡止部12亦可临设于治具本体11。在置放光学元件2时,藉由第一挡止部12限制光学元件2在平行于沟111方向(X轴)的位移,在定位上能够轻易的对正,减少定位校正的困难。如图3所示,第二挡止部13第一端131系设置于治具本体11上,而其第二端132设置于治具本体11V字形开口110上方,藉以固定光学元件2的位置。第二挡止部13第一端131设有位移孔1311,藉由穿设于位移孔1311内的螺接元件1312调整第二挡止部13固定于治具本体11上的位置。亦即,可随着光学元件2的大小而改变第二挡止部13在治具本体11的位置。由于第二端132系设置于治具本体11V字形开口110的上方,藉以限制光学元件2在垂直于沟111方向(Y轴)的位移,在定位上亦能轻易的对正,并减少定位校正的困难。本技术系用于黏合光学元件。与习知技术相比,藉由治具本体11V字形开口110底部的沟槽111,能让多余的黏合胶流入沟槽111,减少溢胶所产生的问题,同于在取出光学元件2后,亦能方便清理在治具中的溢胶。另外,由于具有第一挡止部12及第二挡止部13,能够减少光学元件2在X轴与Y轴的位移,在光学元件2的定位上更能轻易的对正,同时减少定位校正的困难与操作上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再者,第二挡止部13能够随着光学元件2的大小而改变在治具本体11上的位置,对于黏合不同大小的光学元件,更能轻易的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元件黏合治具,它包括设有V字形开口的治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本体上组设有设置于开口一侧的第一挡止部及第二挡止部;治具本体开口底部凹设沟槽;第一挡止部垂直于V字形开口及沟槽的纵方向;第二挡止部第一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上,其第二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黏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止部系藉由螺接元件锁合于治具本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黏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挡止部第一端设有位移孔,藉由穿设于位移孔内的螺接元件调整第二挡止部固定于治具本体上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黏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本体上V字形开口的角度系为90°。专利摘要一种光学元件黏合治具。为提供一种定位容易、操作简单、清理溢胶方便的光学元件组装辅助装置,提出本技术,它包括设有V字形开口的治具本体、设置于开口一侧的第一挡止部及第二挡止部;治具本体开口底部凹设沟槽;第一挡止部垂直于V字形开口及沟槽的纵方向;第二挡止部第一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上,其第二端系设置于治具本体V字形开口上方。文档编号G02B27/62GK2557974SQ0224146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方裕贤, 詹淑静, 金克恕, 余安华, 张智能 申请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裕贤詹淑静金克恕余安华张智能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