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77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借助机床并使用该模具使得金属薄板成型为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瓣式模具包括底盘、多个瓣模、固定柱体、上压件、压紧螺母及螺杆,底盘上设有底盘卡环,每个瓣模的底部设有与底盘卡环对应的卡扣,固定柱体压在底盘上,瓣模通过卡扣卡在底盘上,上压件上设有套孔,组装好后的瓣模组件上部套入上压件的套孔内,底盘、固定柱体以及上压件上均设有螺纹通孔,螺杆贯通压紧螺母、上压件、固定柱体,通过压紧螺母与底盘固定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制作壶体的效率,能有效控制壶体的厚度,不同壶体的型体基本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瓣壶体模具,属于加工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制作金属壶壶体,一般由手工敲制或浇铸而成。手工制作的时间久,且形状不规则;而浇铸的壶体壁厚较大,使壶体重量增加,不仅影响金属壶的日常使用,也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借助机床并使用该模具使得金属薄板成型为壶体,一般情况下壶体的口径小于腹径,本技术采用的分瓣式形式方便将模具从壶口一瓣一瓣的依次取出。本技术不仅能保证壶体规则,同时也可以控制壶体的厚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瓣式模具包括底盘、多个瓣模、固定柱体、上压件、压紧螺母及螺杆,底盘上设有底盘卡环,每个瓣模的底部设有与底盘卡环对应的卡扣,固定柱体压在底盘上,瓣模通过卡扣卡在底盘上,上压件上设有套孔,组装好后的瓣模组件上部套入上压件的套孔内,底盘、固定柱体以及上压件上均设有螺纹通孔,螺杆贯通压紧螺母、上压件、固定柱体,通过压紧螺母与底盘固定成型。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包括底盘、瓣模一、瓣模二、瓣模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包括底盘(1)、瓣模一(2)、瓣模二(3)、瓣模三(4)、瓣模四(5)、瓣模五(6)、瓣模六(7)、瓣模七(8)、瓣模八(9)、固定柱体(10)、上压件(11)、压紧螺母(12)及螺杆(13),其特征是:底盘(1)上设有底盘凹槽(101)、底盘螺纹通孔(102)、底盘卡环(103)、底盘内缩台(104),包括多个瓣模,瓣模的结构类似,以瓣模一(2)为例进行说明,瓣模一(2)上设有瓣模一柱径(21)、瓣模一卡扣(22),固定柱体(10)上设有固定柱体螺纹通孔(1001),上压件(11)上设有上压件螺纹通孔(111)、上压件套孔(112)、上压件柱径(113)以及上压件套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瓣式壶体模具,包括底盘(1)、瓣模一(2)、瓣模二(3)、瓣模三(4)、瓣模四(5)、瓣模五(6)、瓣模六(7)、瓣模七(8)、瓣模八(9)、固定柱体(10)、上压件(11)、压紧螺母(12)及螺杆(13),其特征是:底盘(1)上设有底盘凹槽(101)、底盘螺纹通孔(102)、底盘卡环(103)、底盘内缩台(104),包括多个瓣模,瓣模的结构类似,以瓣模一(2)为例进行说明,瓣模一(2)上设有瓣模一柱径(21)、瓣模一卡扣(22),固定柱体(10)上设有固定柱体螺纹通孔(1001),上压件(11)上设有上压件螺纹通孔(111)、上压件套孔(112)、上压件柱径(113)以及上压件套铜环(114),分瓣式壶体模具成型时,将固定柱体(10)放入在底盘凹槽(101)内,使得固定柱体螺纹通孔(1001)与底盘螺纹通孔(102)对齐,将瓣模一(2)、瓣模二(3)、瓣模三(4)、瓣模四(5)、瓣模五(6)、瓣模六(7)、瓣模七(8)、瓣模八(9)依次装到底盘卡环(10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杰穆怀玉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蟠龙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