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54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该分散桨包括分散盘(1)、搅拌桨(2)和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与分散盘(1)穿插胀接,所述的搅拌桨(2)与连接杆(3)穿插连接,并位于分散盘(1)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使高粘度液体在搅拌时的液体返流与剪切稀化完美结合,快速达到搅拌均匀状态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
本技术涉及高粘度液体搅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
技术介绍
搅拌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而现有的搅拌桨在使用时,如果转动速度过快,在水流的阻力下,水流对搅拌桨的冲击容易导致搅拌桨损坏,并且安装不稳固,螺旋桨容易松动。不过,在高粘度涂料(粘度大于2500mPa·s)搅拌时,由于涂料粘度非常高,一般液体流动状态只会保持层流,因而适当提高转速也是可以接受的,但高粘度涂料的均匀混合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层流运动使得液体层与层之间难以混合,导致搅拌很长时间都难以混合均匀。此时,如何将液体返流与剪切稀化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本技术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使高粘度液体在搅拌时的液体返流与剪切稀化完美结合,快速达到搅拌均匀状态的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该分散桨包括分散盘、搅拌桨和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分散盘穿插胀接,所述的搅拌桨与连接杆穿插连接,并位于分散盘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盘包括圆盘和设于圆盘周围的分散齿。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齿包括上齿和下齿,所述的上齿和下齿在圆盘平面上下交错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齿与圆盘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100°。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齿与圆盘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0°。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分散齿与圆盘平面所成的夹角不为90°,一般为45°左右,需要仰仗这个不垂直的夹角促使高粘度涂料向轴向和法向扩散,加速主体流动,促进涂料的混合分散,但本技术由于存在搅拌桨,已经促使了主体流动的产生,因而在下方液体返流至上方时,其流动轨迹如果再受到干扰,可能会使返流趋势遭遇抵消,因而不需要锐角钝角的设计;同时,直角的设计也不会使分散齿有尖锐表面外露,增加了取用该分散盘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齿的数量为16-24个。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桨毂和至少三片桨叶;所述的桨毂上设有多个螺钉,在搅拌桨与连接杆穿插连接时,该螺钉与连接杆抵接,通过螺钉的拧紧作用使搅拌桨与连接杆连接更加稳固,不打滑。进一步地,所述的桨叶与分散盘的平面所成夹角为30-60°。进一步地,所述的桨叶与分散盘的平面所成夹角为45°。在高速搅拌混合时,这个夹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对高粘度涂料起到高速剪切的作用,利用这个夹角可以迫使液体向上、向外扩散,然后再向内、向下,完成返流,使得混合更加充分,再配合上方的分散盘,进一步对高粘度液体进行无返流剪切,使得高粘度液体更加稀化,使再次返流到搅拌桨处的液体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与剪切稀化。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盘的工作半径与搅拌桨的工作半径之比为(0.8-1.2):1,所述的分散盘与搅拌桨的距离为搅拌桨的工作半径的2-3倍。这些比例也不是任意定义的,是需要根据涂料液体的返流程度,使得其与高速剪切稀化达到完美地配合,使整个高粘度涂料体系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混合均匀,不出现分层、结块、局部固化等不良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搅拌桨的存在,已经促使了主体流动的产生,因此直角分散齿设计是使液体返流趋势不受到干扰;同时,直角的设计也不会使分散齿有尖锐表面外露,增加了取用该分散盘的安全系数;(2)连接杆与分散盘穿插胀接,搅拌桨与连接杆穿插连接,并利用螺钉锁紧,使得在工作时,连接杆、分散盘和搅拌桨三者保持相对静止,避免打滑造成效率下降;(3)桨叶与分散盘的平面形成的夹角,在高速搅拌混合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个夹角可以迫使液体向上、向外扩散,然后再向内、向下,完成返流,使得混合更加充分。(4)利用分散盘与搅拌桨的尺寸关系和位置关系,再结合二者本身的结构特征,可以将涂料的高速剪切稀化和返流作用达到完美地配合,最终使得高粘度涂料能在最短的周期内完成均匀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散桨示意图;图2为分散盘示意图;图3为搅拌桨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分散盘1、圆盘11、分散齿12、上齿121、下齿122、搅拌桨2、桨毂21、桨叶22、连接杆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如图1,该分散桨包括分散盘1、搅拌桨2和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与分散盘1穿插胀接,所述的搅拌桨2与连接杆3穿插连接,并位于分散盘1下方。分散盘1的工作半径与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之比为1:1,所述的分散盘1与搅拌桨2的距离为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的2.5倍。分散盘1,如图2,包括圆盘11和设于圆盘11周围的分散齿12。分散齿12包括上齿121和下齿122,所述的上齿121和下齿122在圆盘11平面上下交错排列。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0°。分散齿12的数量为20个。搅拌桨2,如图3,包括桨毂21和三片桨叶22;所述的桨毂21上设有多个螺钉,在搅拌桨2与连接杆3穿插连接时,该螺钉与连接杆3抵接。桨叶22与分散盘1的平面所成夹角为45°。实施例2参考图1-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分散盘1的工作半径与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之比为0.8:1,所述的分散盘1与搅拌桨2的距离为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的2倍。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分散齿12的数量为16个。桨叶22与分散盘1的平面所成夹角为30°。实施例3参考图1-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分散盘1的工作半径与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之比为1.2:1,所述的分散盘1与搅拌桨2的距离为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的3倍。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0°。分散齿12的数量为24个。桨叶22与分散盘1的平面所成夹角为60°。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该对比例中没有分散盘1。对比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分散盘1的工作半径与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之比为1.5:1,所述的分散盘1与搅拌桨2的距离为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的1.5倍。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5°。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分散盘1的工作半径与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之比为0.5:1,所述的分散盘1与搅拌桨2的距离为搅拌桨2的工作半径的3.5倍。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75°。各个实施例与对比例在搅拌红色、粘度为250000mPa·s的硅树脂,与无色、粘度为20000mPa·s的硅油,混合液体时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搅拌均匀所需时间15min20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其特征在于,该分散桨包括分散盘(1)、搅拌桨(2)和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与分散盘(1)穿插胀接,所述的搅拌桨(2)与连接杆(3)穿插连接,并位于分散盘(1)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其特征在于,该分散桨包括分散盘(1)、搅拌桨(2)和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与分散盘(1)穿插胀接,所述的搅拌桨(2)与连接杆(3)穿插连接,并位于分散盘(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盘(1)包括圆盘(11)和设于圆盘(11)周围的分散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齿(12)包括上齿(121)和下齿(122),所述的上齿(121)和下齿(122)在圆盘(11)平面上下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涂料搅拌用分散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齿(12)与圆盘(11)平面所成的夹角为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进全邱永兰
申请(专利权)人:享居派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