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浓缩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6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浓缩罐,涉及真空浓缩罐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真空浓缩罐的蒸发罐主要为球形,仅有下半部夹套部分能够加热,无法根据罐内液位自由调节加热范围,导致加热不均匀,且能源流失大的问题。所述蒸发罐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阀盖,且阀盖与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蒸发罐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压力表,所述蒸发罐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余料排出口,所述蒸发罐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圈,所述加热圈的前端设置有螺栓锁紧机构,所述加热圈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口,接线端口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接线端口均贯穿并延伸至加热圈壳体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浓缩罐
本技术涉及真空浓缩罐
,具体为真空浓缩罐。
技术介绍
球形真空浓缩罐,主要包括浓缩罐、第一冷凝器、汽液分离器、第二冷凝器、冷却器、受液桶六个不锈钢部分组成。浓缩罐为夹套结构,冷凝器为列管式,冷却器为盘管式。物料可采用自流或真空抽入浓缩罐内,利用夹套通蒸汽进行加热,上升的蒸汽由第一冷凝器控制回流量,对于工业溶剂,经第二冷凝器和冷却器最后在受液槽取得。但是,现有真空浓缩罐的蒸发罐主要为球形,仅有下半部夹套部分能够加热,无法根据罐内液位自由调节加热范围,导致加热不均匀,且能源流失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真空浓缩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真空浓缩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真空浓缩罐的蒸发罐主要为球形,仅有下半部夹套部分能够加热,无法根据罐内液位自由调节加热范围,导致加热不均匀,且能源流失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真空浓缩罐,包括蒸发罐,所述蒸发罐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阀盖,且阀盖与进料口密封连接,所述蒸发罐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真空浓缩罐,包括蒸发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1)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上设置有阀盖(3),且阀盖(3)与进料口(2)密封连接,所述蒸发罐(1)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压力表(13),所述蒸发罐(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余料排出口(4),所述蒸发罐(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圈(6),所述加热圈(6)的前端设置有螺栓锁紧机构(7),所述加热圈(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丝(601),所述电阻丝(60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口(603),接线端口(60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接线端口(603)均贯穿并延伸至加热圈(6)壳体的外部,所述电阻丝(601)的外壁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浓缩罐,包括蒸发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罐(1)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上设置有阀盖(3),且阀盖(3)与进料口(2)密封连接,所述蒸发罐(1)上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压力表(13),所述蒸发罐(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余料排出口(4),所述蒸发罐(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圈(6),所述加热圈(6)的前端设置有螺栓锁紧机构(7),所述加热圈(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丝(601),所述电阻丝(60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口(603),接线端口(60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接线端口(603)均贯穿并延伸至加热圈(6)壳体的外部,所述电阻丝(601)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绝缘层(602),所述蒸发罐(1)的一侧设置有磁翻板液位计(8),所述蒸发罐(1)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蒸汽出口(14),所述蒸汽出口(14)上密封连接有通气管道(15),所述通气管道(15)的一端安装有气液分离器(16),所述气液分离器(16)的下端设置有回流口(17),所述回流口(17)上密封连接有液体回流管(18),且液体回流管(18)的一端与蒸发罐(1)相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凝器(19),所述冷凝器(1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储液罐(20),所述储液罐(2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卸料口(24),所述储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雄张天鹏花玉鹏崔银城杜桂红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普乐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