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4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发光体、弹簧及门构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垂直的两侧壁,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所述门构件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枢接孔相配合的枢轴,所述枢轴上设有可抵持于侧壁内侧以限制门构件左右晃动的限位块,可防止枢轴脱离枢接孔而造成门构件的脱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门构件的光纤连接器。背景纟支术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4年1月8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第CN2667512Y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其前端具有一 容置空间以接受光纤插头,且该容置空间两侧分别设有一枢接孔,而其后侧则 具有一凹室; 一门片,其两侧具有安装于所述枢接孔内的枢轴; 一弹性元件安 装于门片上以控制该门片的开启与闭合; 一发光体安装于所述凹室内。该电连 接器门片两侧的枢轴安装于壳体两侧的枢接孔内,经长时间的多次旋转后,该 门片很容易松动而发生左右晃动,则门片两侧的枢轴很容易脱离枢接孔而造成 门片 一边或整个门片的脱落,而造成不能防尘及插接对接插头的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限制门构件左右晃动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发光体、弹簧及门构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 接面及与对接面相垂直的两侧壁,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两侧壁 上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所述门构件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枢接孔相配合的枢轴, 所述枢轴上设有可抵持于侧壁内侧以限制门构件左右晃动的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通过在门构 件两侧的枢轴上分别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抵持于门构件内侧以使门构件 的左右晃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则门构件两侧的枢轴不会脱离绝缘本体两侧 的枢接孔,从而不会发生门构件脱落而导致插接对接插头困难,且能起到有效 的防尘效果。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 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部分切除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电连4妄器的底-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 缘本体1内的发光体2、弹簧3及门构件4。所述绝缘本体l具有插接对接插头(未图示)的对接面IO、与对接面10垂 直的顶壁ll、底壁12及位于顶壁11与底壁12之间并与对接面10垂直的两侧壁 13。由所述顶壁ll、底壁12及两侧壁13包围形成一收容对接插头(未图示)的 收容空间14。所述对接面10上设有一连通收容空间14的以插接对接插头(未图 示)的插接口IOI,所述插接口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引对接插头(未图示) 插入的圓弧状凹口 102;所述顶壁11上"i殳有一连通收容空间14的开口 111以定位 对接插头(未图示)。所述底壁12内侧设有可固定弹簧3的定位槽141,所述定 位槽141与收容空间14相连通,所述定位槽141与收容空间14之间设有可将弹簧 3抵压固定于定位槽141中的挡板142,所述定位槽141前端两侧分别向收容空间 14内侧凸伸有一挡块143。所述弹簧3具有两个圆弧状本体31,所述圓弧状本体 31的一侧设有连接于两圆弧状本体31之间的固定部32,自所述圓弧状本体31 的另一侧分别向外弯折延伸有一成L型的抵持部33。安装时,先将弹簧3的固定 部32直接插入并固定所述定位槽141中,所述挡板142抵于弹簧3固定部32的上 方以防止固定部32向上移动,此时两圆弧状本体31则固定于所述挡块143之间 以防止其左右晃动;另外,所述门构件4内侧设有一对成纵长形的滑槽41,当 所述门构件4安装到绝缘本体l上后,所述抵持部33抵持于门构件4内侧的滑槽 41中并沿所述滑槽41上下运动以控制门构件4的开启与闭合。如此设计,使电 连接器100组装过程中,不用先将弹簧3向两侧拉开而套接于门构件4上,只需 将弹簧3直接插接在绝缘本体1的定位槽141中对其进行定位,而所述圆弧状本 体31固定于两挡块143之间并位于门构件4的内侧,组装方便且不会造成弹簧3 的变形或断掉,又能提高组装速度,避免浪费工时,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 型电连接器100弹簧3的固定部32是连接于两圆弧状本体31之间的部分,诚然,该弹簧3的两圆弧状本体31的固定部32也可分离设置,所述固定部32可分别自 两圓弧状本体31的 一侧向外延伸呈L型,且两固定部32可相对设置并共同插置 固定于定位槽141中,所述抵持部3 3i殳于圆弧状本体31与固定部32相对的另一 侧并向与固定部32相反方向延伸呈L型。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壁13内侧分别设有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道 131,所述槽道131延伸至对接面10的内侧并连通绝缘本体1后端,所述槽道131 与收容空间14相连通。所述槽道131与对接面10之间形成可防止门构件4回旋的 挡止部103;所述门构件4两側靠近于下端成直角形状设计,以使该直角部位可 抵持于挡止部103上而防止门构件4回旋时转出插接口101。该槽道131分别设于 绝缘本体1两侧壁13内侧,且未贯穿侧壁13,使得绝缘本体1两侧壁13均可承担 对接插头(未图示)晃动时及门构件4多次回旋对绝缘本体1对接面101的抵持 力,从而不会造成绝缘本体l的破损,有效防止门构件4的回旋,且能保证电连 接器100与对接插头(未图示)稳定的电气连接。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壁13下侧分别设有一可导引门构件4安装到绝缘本体1 上的装配槽132,所述装配槽132贯穿于绝缘本体1的底壁12上下,所述装配槽 132外侧设有一贯穿绝缘本体1侧壁13的枢接孔133,所述门构件4两侧分别设有 一安装于所述枢接孔133内的枢轴42,所述枢轴42边缘设有倒角421以导引门构 件4的插入,所述挡块143与绝缘本体1两侧壁13之间设有一贯穿绝缘本体1底壁 12上下的缺口 121,所述缺口 121自底壁12前端凹设并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延 伸成纵长形,所述缺口121靠近于枢接孔133,从而使两侧壁13具有一定的弹性, 则在安装门构件4的过程中,门构件4沿其倒角421将绝缘本体1两侧壁13向两侧 逐渐抵压,使两侧壁13向外扩张,待门构件4的枢轴42顺着所述装配槽132穿入 枢接孔133后,两侧壁13回弹可将门构件4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且不会造 成门构件4及绝缘本体1两侧壁13的破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所述门构件4是 自绝缘本体l下侧插入并固定到绝缘本体l上,所述枢轴42上设有限制门构件4 左右晃动的限位块43;所述限位块43可抵靠于绝缘本体l两侧壁13内侧并沿枢 轴42表面向外凸设呈大致圆柱状,所述枢轴42上位于限位块43外侧还突设有一 呈圓柱状的加强块44以增强门构件4枢轴42的强度,防止门构件4插入绝缘本体 l过程中产生断裂,所述加强块44收容于所述装配槽132内,所述加强块44与限 位块43沿枢轴42横向延伸并呈台阶状设置,所述限位块43的圆周半径大于加强块44的圆周半径。当门构件4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后,所述枢轴42穿入到枢接孔 133中,所述限位块43靠近于两侧壁13内侧设置,从而当门构件4左右晃动时, 所述限位块4 3可与两侧壁13内侧相抵持,从而可将门构件4的左右晃动限制在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发光体、弹簧及门构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及与对接面相垂直的两侧壁,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所述门构件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枢接孔相配合的枢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上设有可抵持于侧壁内侧以限制门构件左右晃动的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泉王继超尧中华郑启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