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6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其包括救护车本体,所述救护车本体的车厢内设有底板、长凳和病床,所述长凳的底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靠近车厢内侧壁的位置固定,所述车厢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病床升降的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需要对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为降低医护人员的疲劳度,医护人员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病床的高度,直至坐立于长凳上的医护人员可轻易对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停止对病床高度的调节即可,此时,医护人员不必俯身对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以此降低了医护人员产生腰酸背痛的概率,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

An ambulance compartment convenient for first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
本技术涉及救护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
技术介绍
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现有的救护车中,一般是设置有各种医疗设备,在病人通过救护车运送往医院的过程中,通过救护车上的救护人员进行先期的救治,以此降低病人病情加重的几率。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救护车,包括救护车本体,所述救护车本体的车厢内设有长凳和病床。此种救护车内设有长凳和病床,可同时供医护人员和病人乘坐,方便医护人员照看病人。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救护车存在以下缺陷:病床高度难以调节,当需要对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若医护人员坐立于长凳上,由于病床高度限制,医护人员需俯身对病人进行救治,而当医护人员长时间俯身后,容易产生腰酸背痛的现象,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其具有方便工作人员坐立于长凳上并对病人进行先期救治的效果,降低了医护人员产生腰酸背痛的概率,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疲劳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包括救护车本体,所述救护车本体的车厢内设有底板、长凳和病床,所述长凳的底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靠近车厢内侧壁的位置固定,所述车厢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病床升降的升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为降低医护人员的疲劳度,医护人员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病床的高度,直至坐立于长凳上的医护人员可轻易对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停止对病床高度的调节即可,此时,医护人员不必俯身对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以此降低了医护人员产生腰酸背痛的概率,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左滑槽以及水平设置于左滑槽内并与其端部侧壁转动连接的螺杆,所述左滑槽靠近车头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螺杆靠近车头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上具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螺杆的其中一段螺纹上并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一左滑块、套设于螺杆的另一段螺纹上并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二左滑块、与病床底面固定并位于靠近车头一侧的第一左固定块以及与病床底面固定并位于远离车头一侧的第二左固定块,所述第一左滑块位于远离车头的一侧并与左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块位于靠近车头的一侧并与左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左滑块与第一左固定块之间共同安装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左连杆,所述第一左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及第一左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块与第二左固定块之间共同安装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左连杆,所述第二左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及第二左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与病床上共同安装有用于保持病床在升降过程中平衡性的平衡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升降组件调节病床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螺杆转动,由于螺杆上具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螺杆的两段螺纹上分别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左滑块和第二左滑块,且第一左滑块以及第二左滑块均与左滑槽滑移连接,因此,随着螺杆的转动,第一左滑块与第二左滑块做相向或相离运动,而第一左连杆下端随第一左滑块同步移动,第二左连杆下端随第二左连杆同步移动,以此使得病床的高度得以调节,从而适应坐立于长凳上的医护人员的需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伺服电机作为螺杆的驱动件,无须编码器也可实现速度、位置、扭矩等的控制,使得伺服电机能够以不同的速度带动螺杆转动,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启闭驱动电机,从而实现病床高度的精确控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上均固定套设有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块,以此对第一左滑块及第二左滑块的运动起到了良好的阻挡作用,从而避免了第一左滑块及第二左滑块脱离螺杆上螺纹的情况,降低了医护人员重新组装第一左滑块及第二左滑块的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开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右滑槽、水平设置于右滑槽内并与其两端的内侧壁均固定的导向杆、套设于导向杆上并与之滑移连接的第一右滑块、套设于导向杆上并与之滑移连接的第二右滑块、与病床底面固定并位于靠近车头一侧的第一右固定块以及与病床底面固定并位于远离车头一侧的第二右固定块,所述第一右滑块位于远离车头的一侧并与右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块位于靠近车头的一侧并与右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右滑块与第一右固定块之间共同安装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右连杆,所述第一右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滑块顶部及第一右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块与第二右固定块之间共同安装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右连杆,所述第二右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滑块顶部及第二右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右滑块与第一左滑块之间固定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右滑块与第二左滑块之间固定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工作并带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左滑块与第二左滑块做相向或相离运动,同时,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作用下,第一右滑块随第一左滑块同步移动,第二右滑块随第二左滑块同步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右连杆与第二右连杆共同作用,以此对病床远离第一左连杆及第二左连杆的一侧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得病床在升降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病床上表面靠近其两侧的位置上均固定有护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对病人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以此避免了病人从病床上滚落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上表面远离车头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容纳槽,所述矩形容纳槽与左滑槽远离车头的一端及右滑槽远离车头的一端均连通,所述矩形容纳槽内安装有顶部开口的盒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矩形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安装盒体,医护人员可将在对病人进行先期救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用废弃物扔进盒体内,以便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医用废弃物随意丢弃的现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体远离车头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所述救护车本体远离车头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盒体滑出的方形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握住把手,并将盒体从方形通孔内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盒体内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中,当需要对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为降低医护人员的疲劳度,医护人员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病床的高度,直至坐立于长凳上的医护人员可轻易对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时,停止对病床高度的调节即可,此时,医护人员不必俯身对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先期救治,以此降低了医护人员产生腰酸背痛的概率,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本技术在使用升降组件调节病床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包括救护车本体(1),所述救护车本体(1)的车厢(12)内设有底板(2)、长凳(3)和病床(4),所述长凳(3)的底面与底板(2)的上表面靠近车厢(12)内侧壁的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2)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病床(4)升降的升降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包括救护车本体(1),所述救护车本体(1)的车厢(12)内设有底板(2)、长凳(3)和病床(4),所述长凳(3)的底面与底板(2)的上表面靠近车厢(12)内侧壁的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2)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病床(4)升降的升降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开设于底板(2)上表面的左滑槽(51)以及水平设置于左滑槽(51)内并与其端部侧壁转动连接的螺杆(52),所述左滑槽(51)靠近车头(13)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端部与螺杆(52)靠近车头(13)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52)上具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升降组件(5)还包括套设于螺杆(52)的其中一段螺纹上并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一左滑块(54)、套设于螺杆(52)的另一段螺纹上并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二左滑块(55)、与病床(4)底面固定并位于靠近车头(13)一侧的第一左固定块(56)以及与病床(4)底面固定并位于远离车头(13)一侧的第二左固定块(57),所述第一左滑块(54)位于远离车头(13)的一侧并与左滑槽(51)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块(55)位于靠近车头(13)的一侧并与左滑槽(51)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左滑块(54)与第一左固定块(56)之间共同安装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左连杆(58),所述第一左连杆(5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54)及第一左固定块(5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块(55)与第二左固定块(57)之间共同安装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左连杆(59),所述第二左连杆(5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55)及第二左固定块(57)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与病床(4)上共同安装有用于保持病床(4)在升降过程中平衡性的平衡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3)为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急救的救护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2)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上均固定套设有挡块(5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杨建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