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护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3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缆护套管,其中护套管主体为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管型状。柔性材料的护套管成瘪瘦状,方便穿过大管,而穿光缆时,又可被撑开,不影响穿缆施工,而且可有效利用大管内径穿设更多的光缆数。所述的软质柔性材料由尼龙6和聚酯纱线复合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穿缆速度更便捷,且可穿过小曲率半径的弯道,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省施工时间;穿缆率更高,同等大管口径可穿过更多的光缆,节省资源;通过材料的替换也可减轻对原油资源的压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光缆护套,尤其是一种软质柔性的保护套管。技术背景光缆护套管,顾名思义是用来保护光缆的,尤其是光缆穿缆施工吋保 护表皮不被磨损或损伤,影响光缆使用寿命。光缆施工方法一般是在地 表里预埋大管,也称之埋地管,而后根据大管能容纳的护套管数,穿设护 套管;具体铺设光缆吋,根据需要的光缆数,將光缆牵引穿过护套管。现 有通讯光缆护套一般采用聚乙烯(PE)光壁子管和聚乙烯硅芯管,该两种 产品主原料均由聚乙烯(PE)生产而成,质地较硬,拉伸强度低,在实际 施工过程中,不能充分应用大管内空间,存在大量的间隙,穿缆率低;而且生产该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聚乙烯树脂成本高,受到原油价格影响较大。图1和图2为现有大管1、护套管2及光缆3三者关系图,护套管2穿过大 管1吋,需考虑间隙余量.否则护套管2无法牵引穿过大管1;再者,光缆 3与护套管2间,同样要考虑间隙余量,否则穿缆阻力大,难以施工。由于 护套管2与光缆保护表皮均为硬质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熔点低,穿缆吋局部易摩擦发热,产生表皮磨损、损伤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由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的光缆护套。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护套管,其特征是护套管主体为软质柔性材料制成管型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千顷莫晨杰严立万陈奋强陈向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振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