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鹏专利>正文

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32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属于光束强度的调制和解调装置。是由透明的采光面封盖的采光室构成的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其中采光面是由多个相同平面形状的分隔面排列组合而成的阵列板,每一个分隔面封盖一个内锥体的采光室。该锥体的内表面为光反射夹面,锥尾有集束光能的出口夹缝。通过光波汇聚连接器连接光导线至光利用装置。锥体采光室的内表面是圆锥形或棱锥形的光反射夹面。集束光能出口夹缝是通过多级光波汇聚连接器和光导线的汇接至光利用装置。其优点是能大幅度减小占用空间,还能适应不同的光波接收环境依附于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光波利用设施的外表或隐蔽构成相应设施的一部分。(*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束强度的调制和解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采集和光波辐射信号聚集吸收装置主要以球面透镜或凹面反射装置为主。同时,中国专利申请92106082.3和93110024.0还提出了利用单一的底面朝向不同方向的圆台或棱台的内侧面,将由底面(大面)方向入射的光线经多次反射收缩聚集到棱台或圆台的顶面(小面)输出的聚光装置。此外,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曾经推广过一种利用单一内部设有分隔的向阳面内部带有黑色底衬并以透明玻璃封闭顶盖的太阳能加热箱。以上技术的缺点在于,透镜的加工成本过高,反射镜光线方向向外容易造成光污染。两者的焦点会随光源的移动而同步对称改变。同时,圆形聚光阵列会造成采光面的采光密集度降低。而单一的夹面内反射台体要想聚集大面积的光线则必须加大接收面,进而必须加大自身的高度(相当于焦距),由此导致占用与相应透镜同样大小的延展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采光装置焦距长、空间占用大、采光面密集度小、架设位置局限性过多,光能聚集空间开放,以及应用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变化环境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由反射或吸收面分隔采光空间的可封闭的吸收、反射阵列集束光波集散结构装置。即夹面分隔式光波集散采光装置。其设计方案是由透明的采光面封盖的采光室构成的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其中采光面是由多个相同平面形状的分隔面排列组合而成的阵列板,每一个分隔面封盖一个内锥体的采光室。该锥体的内表面为光反射夹面,锥尾有集束光能的出口夹缝。通过光波汇聚连接器连接光导线至光利用装置。锥体采光室的内表面是圆锥形或棱锥形的光反射夹面。集束光能出口夹缝是通过多级光波汇聚连接器和光导线的汇接至光利用装置。本技术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不仅能大幅度减小占用空间,还能适应不同的光波接收环境依附于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光波利用设施的外表或隐蔽构成相应设施的一部分。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1是本技术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2是本技术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是在由透明的采光面封盖的采光室构成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其采光面是由多个相同平面形状的分隔面(1)排列组合而成的阵列板。每一个分隔面(1)封盖一个内锥体的采光室(2),该锥体的内表面为光反射夹面(3),锥尾有集束光能出口的夹缝(4),通过光波汇聚连接器(5)连接光导线(6)至光利用装置(7)。锥体采光室(2)的内表面是圆锥形或棱锥形的光反射夹面(3)。集束光能出口夹缝(4)是通过多级光波汇聚连接器(5)和光导线(6)的汇接至光利用装置(7)。权利要求1.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是由透明的采光面封盖的采光室构成,其特征在于采光面是由多个相同平面形状的分隔面(1)排列组合而成的阵列板,每一个分隔面(1)封盖一个内锥体的采光室(2),该锥体的内表面为光反射夹面(3),锥尾有集束光能出口夹缝(4),通过光波汇聚连接器(5)连接光导线(6)至光利用装置(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锥体采光室(2)的内表面是圆锥形或棱锥形的光反射夹面(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其中的集束光能出口夹缝(4)是通过多级光波汇聚连接器(5)和光导线(6)的汇接至光利用装置(7)。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属于光束强度的调制和解调装置。是由透明的采光面封盖的采光室构成的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其中采光面是由多个相同平面形状的分隔面排列组合而成的阵列板,每一个分隔面封盖一个内锥体的采光室。该锥体的内表面为光反射夹面,锥尾有集束光能的出口夹缝。通过光波汇聚连接器连接光导线至光利用装置。锥体采光室的内表面是圆锥形或棱锥形的光反射夹面。集束光能出口夹缝是通过多级光波汇聚连接器和光导线的汇接至光利用装置。其优点是能大幅度减小占用空间,还能适应不同的光波接收环境依附于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光波利用设施的外表或隐蔽构成相应设施的一部分。文档编号G02B27/00GK2681159SQ200420018550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小鹏 申请人:李小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隔式光波集散传导利用装置是由透明的采光面封盖的采光室构成,其特征在于采光面是由多个相同平面形状的分隔面(1)排列组合而成的阵列板,每一个分隔面(1)封盖一个内锥体的采光室(2),该锥体的内表面为光反射夹面(3),锥尾有集束光能出口夹缝(4),通过光波汇聚连接器(5)连接光导线(6)至光利用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