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防起雾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8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防起雾口罩,包括具有通过性且覆盖口、鼻的口罩本体、与所述口罩本体连接的耳带、以及用于将口罩本体罩面拉成立体圆弧形状的横向皱褶;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面设有一层拉伸固定层,所述拉伸固定层覆盖口、鼻处开有一个倒T形或者三角形的开口,当将口罩本体罩面拉成立体圆弧形状时,拉伸固定层能够紧密贴附于鼻翼、口腔两侧,正好避开鼻梁及嘴唇这一立体结构复杂区域,与面部贴合度高,气密性好,固定牢,除防止鼻翼两侧漏气外也增加了四边的贴合度,增强了保护性。同时,拉伸固定层与口罩本体面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空间,基本解决了气流上行的问题。

Disposable anti fogging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防起雾口罩
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性防起雾口罩。
技术介绍
受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等一系列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各种医用口罩或其他类型防护性口罩已经并将可能长期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但对于广大眼镜一族,在温度较低或温差较大等条件下,佩戴口罩经常会导致眼镜镜片起雾而变模糊,影响正常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扰。这一问题的影响范围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近视的人数约占40%,其中一半佩戴了眼镜,学生及知识分子群体这一比例更高,可达七成以上,并且大多佩戴了眼镜。分析表明,造成戴口罩眼镜起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口罩主体的阻挡,使鼻孔呼出的暖湿气流改变方向上行至眼镜片并结成水雾滴,大致有两条路线,一是沿脸颊与口罩间的间隙(尤其鼻翼两侧部位)上行,二是穿透镜片下口罩罩面上行。目前已知的解决策略有以下几种:(1)提供软橡胶材质的鼻翼贴,或直接在鼻夹处口罩内侧增加软橡胶条层,配合鼻夹,通过持续压力防止口罩边缘的漏气问题。但这样做,一是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防起雾口罩,包括具有通过性且覆盖口、鼻的口罩本体(2)、与所述口罩本体(2)连接的耳带(1)、以及用于将口罩本体(2)罩面拉成立体圆弧形状的横向皱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2)的内侧面设有一层拉伸固定层(4),所述拉伸固定层(4)覆盖口、鼻处开有一个倒T形或者三角形的开口(5),当将口罩本体(2)罩面拉成立体圆弧形状时,拉伸固定层(4)能够紧密贴附于鼻翼、口腔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防起雾口罩,包括具有通过性且覆盖口、鼻的口罩本体(2)、与所述口罩本体(2)连接的耳带(1)、以及用于将口罩本体(2)罩面拉成立体圆弧形状的横向皱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2)的内侧面设有一层拉伸固定层(4),所述拉伸固定层(4)覆盖口、鼻处开有一个倒T形或者三角形的开口(5),当将口罩本体(2)罩面拉成立体圆弧形状时,拉伸固定层(4)能够紧密贴附于鼻翼、口腔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起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固定层(4)与口罩本体(2)大小相同,开口(5)的上缘距离口罩本体(2)上缘1.0-2.5cm,开口(5)的侧边边缘距离距离口罩本体(2)两侧0.5-1cm,开口(5)的下缘距离口罩本体(2)下缘0~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起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固定层(4)宽度小于口罩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永徐笑晨陈清茅慧华刘京鸽潘文静王玮王诗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